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9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为研究蛋白质O-甘露糖转移酶-1(Protein O-mannosyltransferase-1,Pmt1p)与Pmt5p基因对酵母细胞寿命的影响,采用一步基因置换法构建PMT5基因缺失菌株(pmt5Δ),在此基础上,缺失PMT1基因,构建PMT1和PMT5双基因缺失菌株(pmt1Δpmt5Δ)。显微镜下分离和计数酵母子细胞的数目,统计菌株的复制性寿命;检测细胞吸光度值来评价细胞分裂增殖速度。结果发现,与对照组酵母细胞的平均复制性寿命(25代)比较,pmt5Δ菌株(26代)的寿命无明显变化(P 0. 05),而pmt1Δpmt5Δ菌株(21代)的寿命明显缩短(P 0. 01);热量限制条件下,与对照组酵母细胞比较,pmt5Δ菌株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变化,而pmt1Δpmt5Δ菌株的生长曲线低平,细胞分裂增殖减慢。结果表明,PMT1与PMT5双基因缺失明显缩短酵母细胞的寿命,机制可能与细胞的增殖活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82.
研究黄土丘陵区植被与地形特征对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带下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养分循环规律.选择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3个植被区(森林区、森林草原区、草原区)和5种地形部位(阴/阳沟坡、阴/阳梁峁坡、峁顶)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研究植被和地形对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壤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在不同地形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沟坡位置和阴坡高于其他坡位和阳坡.植被类型的变化对两个土层(0~10、10~20 cm)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坡向对表层(0~10 cm)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强于坡位,而在10~20 cm土层,坡位对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影响更显著.植被类型显著影响土壤C∶N、C∶P、N∶P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C∶P,坡向和坡位仅影响土壤C∶P和N∶P,植被类型的变化是影响土壤C∶N的主要因素.同时,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大于地形因子.标准化主轴分析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带土壤微生物具有内稳性,特别在草原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具有更加严格的约束比例.在黄土丘陵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P或许可以作为判断养分限制的另一个有力工具,若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P与植物叶片N∶P配合使用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加精确地判断黄土丘陵区的土壤养分限制情况.  相似文献   
83.
光合作用气孔限制分析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398,自引:1,他引:397  
简要分析评论了光合作用气孔限制分析中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及其作法的不可靠性。  相似文献   
84.
陆地生态系统氮沉降增加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极大地改变着氮素从大气向陆地生态系统输入的方式和速率,人为固定的氮素正在不断积累,并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产生显著影响。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大气氮沉降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1)氮输入增加可能影响植物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碳蓄积能 力,生态系统响应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系统的初始氮状况(氮限制或氮饱和)以及当地的植被和土壤特征;2)持续氮输入有可能改变土壤氮循环 过程,降低土壤固持氮的能力,甚至导致土壤酸化、盐基离子损耗,进而影响到土壤有机碳的分解;3)高的氮沉降速率和持续氮输入都可能加 速含氮痕量气体的释放,但其影响程度受生态系统初始状态的影响(例如磷限制和氮限制);4)氮沉降增加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植物 群落结构和动态,促进森林扩张,改变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5)持续氮输入带来的植物群落结构和植物生理特征的变化可能影响昆虫取食特 性,进而通过食物链改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6) 氮沉降增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CO2浓度升高和O3浓度变化有协同作 用,但难以从其协同效应中区分出各自的影响。最后,该文总结了我国的氮沉降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
为阐明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下丘脑神经肽基因表达量在限食条件下的体质量调节作用,本研究测定了限食(正常摄食量的80%)条件下中缅树鼩的体质量、体脂含量、血清瘦素浓度以及神经肽Y(NPY)、刺鼠相关蛋白(AgRP)、阿片促黑色素原(POMC)和可卡因-安他非明转录调节肽(CART)表达量。结果表明:限食极显著降低中缅树鼩的体质量和体脂含量(P0.01)。对照组和限食组的血清瘦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瘦素浓度与体脂含量呈正相关。下丘脑神经肽基因NPY、AgRP、POMC和CART表达量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结果表明限食可以降低中缅树鼩的体质量、体脂含量和血清瘦素浓度,调整下丘脑神经肽基因表达量。瘦素通过调节NPY/AgRP和POMC/CART表达量来调节中缅树鼩的体质量。  相似文献   
86.
木耳属真菌rDNA特异性扩增片段的RFLP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木耳属8个种25个菌株的ITS和28SrDNA5’端两个区域分别进行了PCR扩增和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研究。ITS-RFMP研究结果表明,HaeⅢ可将黑木耳与其它种区分开,MspⅠ可将盾形木耳、角质木耳、琥珀木耳和黑木耳4个种区分开,而供试的HaeⅢ、TaqⅠ、HinfⅠ和MaPⅠ这四种限制酶均不能将皱木耳、大木耳、网脉木耳及毛木耳4个种区分开,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结果还表明,ITS—rDNA拷贝在毛木耳和琥珀木耳种内是异质性的,而在黑木耳种内是同质性的。285rDNA-RFLP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限制酶中,仅MspⅠ可将盾形木耳和角质木耳区分开,而不能将其它种区分开,这显示了28SrDNA序列在木耳属不同种间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87.
本文用限制酶HaeIII、AluI和胰酶显代技术处理了水牛染色体,并且用CMA3/DA/DAPI三重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水牛染色体的荧光染色情况。结果表明:HaeIII处理水牛染色体18小时产生G样带带纹,处理20小时产生C样带带纹。AluI处理水牛染色体20小时也能产生G样带带纹。CMA3使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发出明亮荧光,DA/DAPI则不能说明着丝粒区的结构异染色质相对富含GC碱基。  相似文献   
88.
无性繁殖的Epstein-Barr病毒、疱疹病毒(Ⅰ和Ⅱ型)和B犁肝炎病毒序列,被用作研制Southern印迹上非放射性检测系统的模型。这些克隆用结合了生物素或麦芽三糖的2′-脱氧UTP-烯丙基胺进行缺口翻译。然后在无关的细胞DNA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下,让这些探针同上述病毒DNA的限制酶消化物的Southern印迹进行杂交。  相似文献   
89.
新高考对基因工程的考查体现出情境新颖、信息量大、区分度高等特点。本文对2021—2022年山东生物学等级考试第25题基因工程试题中,有关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过程中引物的设计、限制酶的选择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反思今后有关基因工程内容的教学。  相似文献   
90.
摘要 目的:观察限制能量平衡膳食联合运动干预对肥胖儿童身体成分、脂质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肥胖儿童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肥胖儿童分为对照组(n=52,限制能量平衡膳食)和观察组(n=52,限制能量平衡膳食联合运动干预)。对比两组身体成分、脂质代谢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2个月后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去脂体重、脂肪量、体脂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2个月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2个月后肠球菌、大肠杆菌低于对照组;乳杆菌、双歧杆菌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限制能量平衡膳食联合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肥胖儿童身体成分,调节脂质代谢及肠道菌群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