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为研究中国长足摇蚊幼虫(Tanypus chinensis)和霍普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扰动对表层沉积物氧气渗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采集梅梁湾表层沉积物,借助高精度溶氧微电极,研究两种生物扰动作用下,太湖梅梁湾表层沉积物氧气渗透深度和空间分布的变化,并根据氧气在流动培养体系中浓度的变化和在扩散边界层中的扩散过程这两种方法计算界面氧气交换速率。结果表明,中国长足摇蚊幼虫和霍普水丝蚓两种底栖生物扰动均能提高沉积物界面氧气交换速率,且微电极法的计算值要低于流动培养法。通过溶氧微电极剖面能够准确的获得氧气渗透深度的信息。结果发现:长足摇蚊幼虫的扰动能提高沉积物氧气渗透深度并造成氧气在沉积物内空间分布的差异,长足摇蚊幼虫扰动后沉积物氧气渗透深度由无扰动的6 mm增至10 mm。与长足摇蚊幼虫相比,霍普水丝蚓扰动没有增加沉积物氧气渗透深度及造成空间分布差异。对比两种计算方法发现,在生物扰动作用下,由于生物作用的影响,根据氧气在扩散边界层的扩散得到的值可能会低估氧气的界面交换速率。    相似文献   
8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是评价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指标,研究植被NPP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子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实际参考意义。本研究基于土地覆被数据、气候数据(气温和降水)和MODIS平台的NPP产品,采用相关性分析、贡献度分析和土地覆被转移矩阵等结合空间分析方法,研究2001—2020年厦漳泉地区植被NPP的演变特征,定量阐述土地覆被变化和气候变化对植被NPP的影响,并对植被NPP变化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厦漳泉地区植被NPP年均值在938.1~1100.9 g C·m-2·a-1范围内波动,整体减少趋势不明显;林地的植被NPP总值(11117.40 Gg C)和增速(103.75 Gg C·a-1)在所有土地覆被类型中最高;厦漳泉地区植被NPP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呈负相关,与气温的偏相关显著性要强于降水量,且厦漳泉地区大部分地区植被NPP受非气候因素影响;不同时期不同土地覆被类型植被NPP变化的主导因素在气候变化和土地覆被变化之间转化。  相似文献   
83.
基于水文平衡的湿地退化驱动因子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但是,近年来湿地生态系统退化速度远大于其他类型生态系统,开展湿地退化的定量评估分析研究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北京城市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分别提取得到1991年和2007年的湿地面积,基于湿地水量平衡理论和湿地水文方程方法,定量评估分析了导致湿地退化的原因和不同驱动因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与1991年相比,2007年北京湿地减少约6275.31 hm2,约占1991年北京湿地总面积的24.46%。显著退化区域主要发生在野鸭湖湿地和密云水库湿地,分别减少了约1377.69 hm2和4654.50 hm2。(2)引起湿地退化的自然驱动因子中,以降水减少、入境地表水减少和蒸发量增加为主,驱动湿地退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9.22%、14.05%和11.85%。引起湿地退化的人为驱动因子中,以城市扩展为主,驱动湿地退化的贡献率为3.42%,而技术进步所采取的节水措施等有利于湿地保护,贡献率为25.55%。  相似文献   
84.
李燕丽  潘贤章  王昌昆  刘娅  赵其国 《生态学报》2014,34(18):5220-5228
受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影响,广西土壤酸化、水土流失及石漠化等问题比较严重,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NPP能有效反映植物群落在自然环境中的生产能力,是评价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利用2000—2011年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对广西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进行估算,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探讨气象因子、植被类型、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近12年广西全区NPP总体呈增加趋势,在西南部地区上升较为明显,而在桂林、柳州等地区呈缓慢下降趋势。广西NPP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温度相关性不显著;NPP值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NPP时空变化特征随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其中栽培植被NPP不断上升,显示人类活动逐渐成为影响NPP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办法在哮喘吸入治疗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在哮喘吸入治疗管理中运用PDCA持续质量改进的办法对哮喘吸入治疗患者进行管理。科室成立吸入小组,通过分析2012年60例入住本院呼吸科治疗的哮喘患者吸入治疗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对护理人员定期培训、考核、制定落实规范的哮喘吸入治疗患者教育计划、哮喘吸入治疗患者出院回访内容等措施,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2013年76例入住本院呼吸科治疗的哮喘吸入治疗患者进行管理。结果:将PDCA循环管理办法应用于哮喘吸入治疗患者管理中,护理人员吸入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显著提高,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从60%提升至76%,吸入方法正确率从50%提升至80%。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办法应用于哮喘吸入治疗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刘剑梅  王自秀 《蛇志》2014,(2):175-176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吸入治疗正确操作流程写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制定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哮喘防治知识教育、吸入技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吸入治疗正确技术操作流程写真,制作成系列相片,发给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ACT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ACT评分比较,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吸入治疗正确操作流程写真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哮喘病情控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7.
运用网袋法,在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米槠天然林内,将米槠根系按直径大小分成0~1、1~2和2~4 mm 3个级别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在为期2年(720 d)的分解试验过程中,网袋内所有米槠根系的分解速率均呈现前期较快、后期较慢的变化特征,主要是可萃取物的淋溶损失使根系的前期分解较快,而酸不溶性物质浓度的上升抑制了其后期分解.根系分解1年(360 d)后,不同径级根系的分解速率由其初始可萃取物和N浓度控制;而分解2年(720 d)后,其根系底物中初始C/N、初始酸不溶物质与N、P浓度共同决定分解速率.在分解过程中,米槠3个径级根系都表现为N浓度不断上升、P浓度不断下降的趋势,其中N的释放呈现富集-释放格局,而P则为直接释放.  相似文献   
88.
北京市平谷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北京市平谷区1995年和2004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利用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对平谷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平谷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95年的3.291×109元减少到2004年的3.044×109元,变化幅度为-7.50%;耕地和水域面积的减少是该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的最主要原因;研究区水域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量最大,森林生态系统对平谷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该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凸显出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性,应加大研究区森林、农田和水域面积的比重,严格控制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作为北京市的应急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今后须加强对平谷区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保障首都水资源和生态的安全.  相似文献   
89.
生物法生产2,3-丁二醇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3-丁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二战期间由于合成橡胶需要大量1,3-丁二烯,2,3-丁二醇生产空前发展。近年来,由于聚对苯二甲酸丁烯树脂、γ-丁内酯,Spandex弹性纤维及其前体的需求增长,2,3-丁二醇的需求和产量也稳步增长。多年来,生物法生产2,3-丁二醇虽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一直没有实现工业化。本文从产生2,3-丁二醇的菌种及2,3-丁二醇的生理意义、代谢途径、旋光异构体的形成机理、影响发酵的因素与产物的提纯等方面对生物法生产2,3-丁二醇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生物法生产2,3-丁二醇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0.
劳元德 《蛇志》2000,12(2):64-66
为了解和评价速尿在临床上的平喘效果,近年来,我们采用雾化吸入速尿治疗哮喘,包括支气管哮喘、慢阻肺哮喘、喘性支气管炎等33例,对其即时平喘作用及治疗前后的症状、呼吸频率、心率、肺罗音及肺功能变化作了比较观察,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其中男24例,女9例,年龄18~72岁,平均50.3岁,病程3个月~26年,平均8.8年。诊断分类参照1992年美国胸科协会制定的哮喘病因分类标准。主要疾病:支气管哮喘22例,其中外源性哮喘6例,内源性哮喘5例,混合性哮喘4例,职业性哮喘3例,药物性哮喘2例,精神性哮喘1例及其它1例,喘息性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