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用抑制差减杂交法分离小麦幼苗水分胁迫诱导表达的cDNA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麦种子水培 ,幼苗长至一叶一心后 ,在 2 0℃生长箱中水培 4 8h作为对照组 (Driver) ,PEG 6 0 0 0水溶液胁迫培养 4 8h作为处理组 (Tester)。进行抑制差减杂交 ,构建包含 15 0 0个独立克隆的SSH文库。以正向和反向差减杂交后的cDNA为探针 ,筛选SSH文库 ,得到 181个阳性克隆 ,测序后获不重复EST 10 1个。  相似文献   
102.
为了克隆与分析霍乱弧菌O1E1Tor流行株与非流行株两类菌株基因组差异片段 ,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 (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 ,SSH)分别以国内保留的流行株Wujiang 2及非流行株Js 32一株作为被检菌 ,另一株作为参考菌进行基因组差异研究 .在进行的差减杂交实验中 ,流行株Wujiang 2共检出 34个特异差异片段 ,经同源检索共代表 35个基因片段 ,其中包括许多重要的霍乱弧菌毒力相关基因如CTX遗传单元、TLC因子及可移动外来成分如霍乱弧菌整合子RVC序列及Tn10转位酶 .非流行株Js 32共检出 14个特异差异片段 ,经同源检索未能检出同源片段 ,可能代表新基因序列 .研究表明 ,霍乱弧菌流行株与非流行株基因组存在较多差异基因 ,表现在毒力、毒力相关基因、代谢以及其它噬菌体等可转移的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运用水压法复制HBV小鼠急性模型,用于研究双表达siRNA在小鼠体内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使用HBV质粒DNA对BALB/c小鼠进行尾静脉大剂量快速推注,获得急性HBV体内表达模型。同时使用相同方法对推注后的小鼠进行RNAi干预。对不同处理组动物的HBsAg、HBeAg、HBcAg和HBV DNA进行ELISA、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果水压法复制HBV小鼠急性模型与HBV DNA感染剂量无明显相关。与单表达siRNA相比较,双表达siRNA对HBV抗原表达抑制较为明显。结论双表达siRNA不失为一种体内抑制HBV感染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104.
2006年6月30日,广西环江县兴环营林有限责任公司与生物碳基金托管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签订了一项碳减排量购买协议,标志着“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05.
骼内动脉栓塞是盆腔出血性疾病和肿瘤治疗的重要治疗方法,常规采用Seldinger技术,从一侧股动脉径路两侧骼内动脉选择性与超选择性插管.骼内动脉是盆腔脏器主要供血来源,根据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rteriography,DSA)功能可分为:常规DSA,旋转DSA,平板数字减影旋转血管造影与三维血管重建和路图技术.检塞剂可分为颗粒型和液态型栓塞剂.本文综述了盆腔疾病骼内动脉检塞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6.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也称为生长分化因子8(GDF8),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主要在骨骼肌中表达,在负向调控肌细胞的生长发育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对MSTN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MSTN信号通路与其他通路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阐述了试验条件下MSTN对肌肉发育相关基因的作用,介绍了通过基因操作或使用抗体的方法抑制MSTN的表达对于提高动物产肉量、治疗肌肉萎缩等疾病以及延缓衰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黄萎病菌诱导的海岛棉抗病反应的SSH文库构建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Pima90幼苗接种黄萎病病原菌后2、4、8、12、24、48、72和96h分批取幼根以抽提棉花总RNA。以未接种病原的棉花cDNA为驱动方,利用SSH法对接种病原后的棉花cDNA进行差减杂交。对杂交后的cDNA进行T/A克隆并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完成文库构建,共获得了534个克隆。以M13引物对扩增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电泳结果显示插入片段大小从0.2—1.2kb不等,平均大小为0.5kb。将克隆中的插入片段点种于尼龙膜上,分别以病原诱导前后的总cDNA为探针进行反向Northern杂交。对78个在海岛棉的抗病反应中呈上升表达的克隆进行了测序并对测序结果去载体后在NCBI上利用Blastn和Blastx进行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阳性克隆与拟南芥等多个物种不同逆境条件下诱导的相关基因或表达序列相同或同源,如棉花病程相关蛋白家族10,拟南芥抗病反应家族蛋白等。SSH文库的构建和分析将有助于了解棉花抗黄萎病反应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8.
刘军  石耀华  尹隽  桂建芳 《遗传学报》2005,32(3):253-263
构建了雌核发育银鲫原肠期胚胎和尾芽期胚胎间的抑制性差减杂交cDNA质粒文库。对原肠期’739个和尾芽期816个PCR阳性克隆进行斑点杂交,得到72个原肠期和98个尾芽期斑点杂交阳性克隆。测序和基因数据库比对结果表明:72个原肠期斑点杂交阳性克隆中,包括19个已知基因的cDNA片段和31个没有同源性的cDNA片段;98个尾芽期斑点杂交阳性克隆中,包括52个已知基因的cDNA片段和37个没有同源性的cDNA片段。采用虚拟Northern杂交和RT-PCR证实了部分基因在银鲫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呈现为进一步研究银鲫胚胎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以紫外线灭活的dsRNA病毒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诱导和模拟诱导的牙鲆胚胎细胞为材料,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成功构建了双链RNA病毒诱导的牙鲆胚胎细胞(FEC)差减cDNA文库.以管家基因α-tublin作为差减指标,经检测,该文库差减效率达2 10倍,表明经病毒诱导后某些差异表达基因也得到了相应倍数的富集.将获得的cDNA片段连接到pGEM-T载体,PCR检测显示差减片段在250bp~2 000bp之间.该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牙鲆培养细胞对dsRNA病毒的免疫反应、以及进一步鉴定和克隆差异表达基因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0.
差减抑制杂交技术在医学研究中应用较多,而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较少,近几年有所增加。本文介绍了目前差减抑制杂交技术在植物发育、逆境胁迫或人为诱导条件下差异基因表达以及不同组织中差异基因表达和突变等研究方面的应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差减抑制杂交技术将在植物新基因的发现和克隆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