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3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304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546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686篇
  2007年   516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555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497篇
  2002年   501篇
  2001年   486篇
  2000年   419篇
  1999年   365篇
  1998年   289篇
  1997年   311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207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人巨细胞病毒DNA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4.
反义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几年目睹了反义技术的爆炸性发展,文章较全面地评述了反义技术的主要内容和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它们包括几类受人注意的DNA类似物、RNA和Ribozyme.。此外,基于研究现状还展示了反义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35.
抗人CD8单抗κ轻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OK T8杂交瘤细胞株从American typecuhure collection(ATCC)获得,产生抗人CD8分子的单克隆抗体IgG2a(γ2a,κ),为了对这一鼠源性单抗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我们首先克隆了该单抗的κ轻链可变区基因,并测定了其碱基序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通过计算机查找并分析了已发表的几十株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基因序列,经比较其5’端保守序列和J区序列,设计了一对DNA引物:GTGAATTCATGGACATCCAGATGACCCA-  相似文献   
36.
DNA印迹(Southern blot)杂交法是研究DNA分子结构,变异及其组成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自1975年闻世以来,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分子病毒学等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这些学科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由于该技术均需要首先将电泳后已变性的DNA从琼脂糖凝胶转移至支持膜上,因此,实验结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吸印的效果,同时也受支持物  相似文献   
37.
一种快速微量的双温PCR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CR技术能特异,直接和高效的扩增各种对象的基因.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微量的双温度点法PCR,并探讨了该PCR法的最适条件.旨在使PCR技术常规化. 1 PCR方法 PCR特异引物为HIV-IPr和HIV-IPr_2,模板为pARV-2/7A质粒(内含HIV-1全长cDNA).反应总体积分别为10,20,50,100μ1,其中主要含有HIV-lPr_1和HIV-lPr_2各50pmol/L,dNTP为200  相似文献   
38.
Human normal endometrium was examined in ultrathin sections.Nucleolar channel system(NCS) appeared in the endometrial epithelial cells during the early and mid secretory phase of menstrual cycle.The NCS was a hollow ball like structure of different sizes and was composed of 2 to 5 rows of tubules embedded in an amporphous matrix.On its surface there were numerous electron dense particles resembling ribosomes,It was usually located within or associated with the nucleolus,SOmetimes,it was close to the nuclear envelope or protruding out from the nucleus .On occasion,NCS with simplified structure was found in the perinuclear cytoplasm.Concepts concerning the genesis,involution and function(s) of the NCS were disussed.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