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1篇
  免费   787篇
  国内免费   3192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北京人工侧柏林的化学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1年生人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内,侧柏各器官中以有机C含量最高,Ga的浓度亦大,其次为N,K,Mg,P的浓度较低,Fe的浓度相对较高,除C和Al外,大部分元素在侧柏叶中含量较多,各种灌木叶的元素浓度均高于茎,还明显地高于侧柏叶,侧柏乔木层元素积累量是以地上部分高于地下部分,51%的C被积累在树干内,其他元素在叶部最高。灌木层元素积累量除N以外,均以地下部分高于地上部分,人工林C的积累量为17000kg/ha,Ca为400kg/ha,N为104kg/ha,K为87kg/ha,Mg为30kg/ha,Al,P,Fe为11-16kg/ha,Na为2.5Ka/ha,Mn,Cu,Zn小于1kg/ha, 乔木和灌木层化学元素存留量以C最高,在乔木层Ca的存留量次之,N,K,更次之,灌木层N的存留量高于Cat K,侧柏林的元素存留量C约2700kg/ha.a,Ca 为70kg/ha.a,N和K为15-20kg/ha.a,P,F,A,M 2-5g/ha.a,其他元素存留量不到1kg/ha.a,土壤中化学元素贮存量是C>Ca>N>Fe>Mg>K>P>Na>Al,Mn>Cu>Zn。在相同土壤条件下,各种植物对土壤元素的富集系数不同,各种灌木的元素富集系数均高于侧柏,侧柏林元素积累量,存留量与土壤元素贮存量之间具极显著相关,它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723(P<0.001,n=11)和R=0.9765(P<0.001,n=11),侧柏林对元素的需要量是C>Ca>N>K>Mg>Fe>P>Al>Na>Mn>Cu>Zn。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南部植被与环境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环境格局入手,分析植被对环境的反应,是研究植被与环境相关性的一条途径。本文采用该途径。从生态种组入手,分析松嫩平原南部植被与环境的相关性,根据该区自然条件的特点,用生态系列表,分析植物对土壤盐碱,水分,有机质和氮素的含量以及土壤酸度的反应。依植物对上述各因素要求的相似性划分单因子生态种组,并以此为基础,综合植物对上述各因素反应的相似性,划分了11个综合因子生态种组,阐明 生态种组与植物群落及立地的关系。依据三者的关系,结合牧业生产,划分了4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3.
宜昌鳅蛇系底栖性小型鱼类,在长江宜昌江段的渔获物中时有出现。繁殖期为5—6月,产漂流性卵,膜径在3.1—4.0毫米之间,水温21.2--25℃时,受精卵约经40小时孵出。作者对其仔稚鱼的形态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4.
15.
沙棘的生态地理分布及其植物地理学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是分布于我国境内的一个亚种,是沙棘属中的原始类群。沙棘的分布区大体呈西南—东北走向,从西藏东北部起,经黄土高原,直至大兴安岭西南角。本文通过对分布区与各生态因子等量线相似性比较,并结合野外考察,探讨了沙棘对各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最适值以及限制因子。研究发现,沙棘灌丛不仅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分布区,而且受大的气候带的控制,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其分布与我国的三大地理气候区分异规律相一致,正处在我国三大植被区的过渡地带。因而,沙棘的分布可以作为我国三大植被区分界的一个标志,这打破了以往认为灌丛没有明显水平地带性规律的概念。另外,本文还就沙棘分布区与建立人工沙棘园及我国种植制度区划和植树造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17.
榆中贝母(Fritillaria yuzhongensis)生长于马啣山的高山地带,全生育期约100 d左右,是一种生育期较短的类短命植物。在果实成熟时,种子的胚发育不全,具有后熟作用的特点,包括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热两个阶段;因此,需要一定时期的低温处理,才能完成后熟过程,以解除休眠,促使种子发芽。本试验表明:榆中贝母完成形态后熟过程的最佳温度是7℃左右,经过100d以上的低温处理才能使原胚发育成熟,继续在7℃低温下处理70d以上,才能完成生理后熟过程。榆中贝母种子休眠时间长,需要经过170d以上的低温处理,种子才能萌发。本试验结果为榆中贝母种子的萌发提出了适宜的温度范围和低温处理时间,为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缩短栽培年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鲴亚科Xenocyprinae共4属6种鱼和鲢亚科Hypophthal michthyinae的鲢、鳙Aristichihys nobilis进行了骨骼系统的研究,并对鲴亚科的6种鱼同工酶谱型,进行了分析比较。鲢亚科虽然具有鲴亚科的共同祖征和全部离征,但因其有较多的特化性状,仍将其列为和鲴亚科并列的一个亚科。应用分支系统学原理推导出鲴亚科的系统发育图。鲴亚科6种鱼的肝、肾、心、眼的晶状体、鳍、脑,肌肉等7种组织5种同工酶(LDH,MDH,ES,ADH,G6PDH)的电泳分析表明,生化分类和经典分类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9.
小兴凯湖的水生植被及其生态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论述了小兴凯湖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植被类型、生物量及其在湖泊淤积和渔业中的作用。该湖属老年期湖泊,水生维管束植物共有25科56种,优势种为竹叶眼子菜、荇菜、芦、菰等。植被类型可划分为沉水植被、浮叶植被和挺水植被等三个亚型,包括12个主要植物群丛。全湖水生植物总生物量(湿重)为196380吨;以植物现存量计算,草食性鱼类的年生产力应为78.75吨。由于水生植物大量繁殖,为减缓湖泊的垫平作用,可适量放养草食性鱼类,控制住水生植物的过量繁殖;同时引种一些经济水生植物,压住水中杂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青甘边区黑河流域森林植被带及其昆虫区系的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河发源于青海、甘肃交界的祁连山区,是甘肃河西走廊最大的内陆河水系之一,水源丰富,流量稳定,这不仅取决于祁连山区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更重要的是与上游森林植被密不可分。但是,由于森林害虫猖獗成灾,严重威胁着这一地域森林的生存。近几年我们在森林昆虫普查的基础上,对黑河流域森林昆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