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1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130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篇
  1953年   5篇
  195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广西植物》1995,(3):280-280
植物分类研究室的十年广西植物研究所分类研究室光阴似箭,日月如梭,1985年建所50周年纪念活动,至今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转眼间又迎来了60周年所庆。植物分类研究室作为一个与所同龄的基础性研究部门,经老一辈科学家的培植和经营,也随着所的发展而从小到大...  相似文献   
72.
氮磷对污水净化中藻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室内模拟生物净化槽中比较研究了氮磷对污水中藻类叶绿素含量和污水净化的影响。污水中磷含量均为7mg/L左右,氮含量分别为77.4、44.4、24.8和13.5mg/L,结果发现TN/TP=77.4/7.01mg/L组,污水经7d净化,藻类叶绿素含量最高,污水净化效果较好。四个实验组比较,叶绿素含量随TN/TP比例的上升而上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3.
超临界CO2技术萃取蛋黄磷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新型物理分离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天然蛋黄粉中的磷脂.在40MPa,先去除蛋黄粉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再萃取磷脂.结果显示,磷脂纯度为95%,N/P比值为1.003,λmax=214nm,薄层层析显示磷脂着色点清晰,并去除了绝大部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此法操作简单、产品质量高、安全和不污染环境,还可得到天然纯蛋黄油和蛋白.  相似文献   
74.
甘草根和根状茎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实生苗具直根系。其根端原分生组织具三层原始细胞,外层产生表皮和根冠,中层和内层分别产生皮层和中柱。根的初生木质部四原型,由中柱鞘细胞产生第一次周皮。成长根中央的初生木质部由于导管周围薄壁细胞的增殖而被分割成几部分,使导管分子星散分布于薄壁细胞间。实生苗生长到第三年春由于叶节处的更新芽萌发形成最初的根状茎,根状茎顶端的原分生组织由两层原套细胞和一团原体细胞组成。初生结构的分化开始于皮层和髓两部分基本分生组织,而原形成层早期在根状茎横切面上呈连续的分生组织环。以后在环内逐渐分化出原形成层束,由它分化出初生锥管束,根状茎第一次周皮产生于初生韧皮部外方的第五或第六层皮层细胞。  相似文献   
75.
王文采   《广西植物》1983,(2):77-80
<正> 伏毛苎麻 Boehmeria strigosifolia W. T. Wang, sp. nov.——B. holosericea Bl.var. strigosa W. T. Wang in Act. Bot. Yunnan (云南植物研究) 3 (4):404. 1981, non B. strigosa Bl. Proxima B. dolichostachyae W. T. Wang, quae foliis margine utrinsecus deatibus paucioribus circ. 16 majoribus 7—9 mm longis praeditis differt.  相似文献   
76.
用谷氨酸棒杆菌质粒pxz10145转化钝齿棒杆菌T 6—13原生质体,得到自发缺失突变体pNAT65,该质粒为2.4kb,仍带有氯霉素抗性,经物理图谱分析表明,质粒pxz10145smaⅠ到claⅠ位点之间的片段已缺失,仍保留EcoRⅠ、XbaⅠ、BclⅠ三个酶的单切点。质粒pNAT65与pBR322用EcoRⅠ酶切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NAR67,这一质粒在E.Coli中复制并表现Ap, Tc抗性,但氯霉素抗性能力大大降低,只能抗2μg/ml。  相似文献   
77.
倭竹族花序演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成华  汤敬杉   《广西植物》1991,11(2):141-145
倭竹族隶于禾本科之竹亚科。本族计有10属约150余种。分布于东南亚季风带的印度、越南、中国及日本等国,我国产8属约120种,占该族全部属种的80%。其中唐竹属、短穗竹属、筇竹属、八月竹属等均为我国所特产,唐竹属1种早期引入日本栽培,倭竹属、大节竹属、方竹属、刚竹属等也主要分布于我国,只有少数种分布于其它国家,业平竹属和阴阳竹属为日本特产。 刚竹属计有70种之多,我国产50种以上,是本族中种类最多的属,其中有许多种类分布广、适应能力强,用途多、产量大。是重要的植物资源.尤其是毛竹,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栽培竹种。 倭竹族花序演化的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和鉴别竹类植物.了解竹类植物的演化关系。使竹类植物的系统安排更加合理都是有益的。倭竹族的花序属于假花序.与真花序相比较属于原始类型。本族中花序轴反复分枝.具有极多小穗的短穗竹属,业平竹属等是比较原始的,大节竹属、唐竹属的花序简化、花序轴不分枝或仅有少数分枝,含小穗数很少是进化类型。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介绍了一种蓖麻毒素和凝集素LD50测定的新方法。与经典LD50测定法比较,该法简易、经济、快速,结果可靠,特别适用于蓖麻毒素和凝集素这类作用慢、毒性强的毒蛋白的急性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79.
为进一步研究胎羊3β,20α-羟类甾醇氧化还原酶活性中心的特性,我们合成了放射性的16α-溴乙酸基孕酮和5α-二氢睾酮-17-溴乙酸酯作为亲和标记试剂。二者都是以不可逆的方式,活性位点定向地竞争性抑制酶的活性。当酶的浓度为1μmol/L,抑制剂的浓度为100μmol/L时,使酶失去一半活性所需时间(t0.5)分别为75 min(16α-BAP)和480 min(5α-DTB)。当在反应混合液中有底物孕酮或5α-二氮睾酮存在时,可降低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速度。把标记的酶用盐酸水解,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分析,最后确定,位于酶的活性中心的被标记氨基酸为组氨酸,它可能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本文报道用自旋非限制Hartree-Fock方法(spin unrestricted Hartree-Fock method简写UHF)对氧合血红蛋白的Fe-O2键合态进行ab initio研究。结果表明Fe(Ⅱ)、Oc和Or的Mulliken布居值分别为24.18、8.19和7.64。这说明氧合血红蛋白的Fe-O2键合态不发生电子转移。研究模型所得到的频率与实验频率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不支持Weiss提出的Fe3+O2-模型,为解释血红蛋白传输氧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