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01.
【背景】椰子织蛾是棕榈植物上的主要害虫。该害虫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危害严重,现已入侵泰国。【方法】在收集、整理椰子织蛾原产地或已知入侵地的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等信息的基础上,介绍了椰子织蛾的主要形态特征、寄主、分布、生物特性,并对该有害生物入侵我国的风险及后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椰子织蛾幼虫通常为5龄,大多在棕榈植物叶背面为害。卵期约为5 d,幼虫期约为42 d,蛹期约为12 d,成虫产卵约为137粒。从适生性风险角度看,目前椰子织蛾在南亚和东南亚棕榈植物分布区危害严重,我国南方棕榈植物产区具有相似的生物气候,是椰子织蛾潜在的地理分布区;从传入扩散风险角度看,椰子织蛾成虫能够飞翔,且我国与该害虫发生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的贸易日益频繁,加大了该害虫传入我国的可能性;从经济与生态风险角度看,椰子织蛾入侵我国后将危害椰子等棕榈植物,给相关产业带来损失,影响从业人员收入,同时影响本地生态环境,可能导致生态灾害。【结论与意义】椰子织蛾有入侵我国的可能,有效的检疫管理措施是防范其入侵的主要手段。生物防治是治理该害虫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2.
报道中国泰州口岸首次截获来自巴布新几内亚海湾的检疫害虫黄唇树白蚁Glyptotermes xantholabrum Hill,描述黄唇树白蚁的形态特征,与近似种的区别和生物学特性,同时探讨该虫的检疫方法。  相似文献   
103.
警惕危险性害虫——玉米根萤叶甲传入我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玉米根萤叶甲DiabroticavirgiferavirgiferaLeconte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根据各方面研究结果对传播到我国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4.
《菌物学报》2017,(10):1311-1331
植物检疫性菌物是一类严重危害植物健康的有害生物,我国现行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共收录130种。本文总结了2007年至2016年间全国口岸进境植物检疫性菌物的截获情况,从检疫性菌物分布类群、寄主及与不同检疫业务和来源国或地区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从检测鉴定技术方面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以期提高疫情截获率,促进口岸检疫性菌物检疫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葡萄花翅小卷蛾是我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害虫,一旦入侵我国,将会给葡萄产业和林果业造成严重损失。开展葡萄花翅小卷蛾入侵我国的风险分析可为该虫的检疫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介绍了葡萄花翅小卷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参照通用的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方法,从该虫在国内外的发生情况、潜在的经济危害性、受害作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风险管理的难度等方面,对其入侵风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葡萄花翅小卷蛾是一种对我国有很大潜在威胁的有害生物,其风险值为2.14,属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结论】建议新疆等口岸比较多的省、自治区口岸检疫部门加强对该害虫的检疫力度,杜绝其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06.
长林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 Fabricius是国际重大林业检疫性害虫,危害多种针叶树。近期,我国山东省泰安市、威海市和烟台市相继发现该小蠹,其主要危害树种为日本黑松Pinus thunbergia Parl。为深入了解和掌握长林小蠹生物学、流行规律,以及潜在风险,进而为制定相应检疫管理和防治措施提供基础资料与新信息,本文对其外部形态、生物学特征、携带真菌和线虫种类、我国种群来源及潜在分布、现有检疫和防治措施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并对长林小蠹未来需开展的相关调查与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7.
《华东昆虫学报》1995,4(2):83-83
《华东昆虫学报》是华东地区各省(市)昆虫学会联合创办的学术性刊物。1992年创刊,国内刊号CN35-1155/Q,国际刊号ISSN1005-1694。本刊立足华东,面向全国,对外交流。主要刊登昆虫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尤其与国民经济建设联系紧密的应用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动态.未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述和科学信息,读者对象是从事生物、农业、林业、医学卫生、动植物检疫等科研人员,院校师生,行政管理和生产部门的科技工作者等。  相似文献   
108.
《生物技术世界》2009,(4):61-61
2009年7月初,在美丽的海滨避暑城市,PerkinElmer公司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在青岛,共同合作举办了全国检验检疫系统食品、玩具和化矿产品检测应用技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得到了质检总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和山东省商检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出席会议讲话,PerkinElmer公司的高层领导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9.
为明确江西材小蠹族种类,通过系统调查,对江西材小蠹族昆虫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研究发现江西材小蠹族共16属21种,其中江西新记录种13种,中国新记录种3种:Ancipitis depressus(Eggers)、Debus fallax(Eichhoff)、Leptoxyleborus sordicauda(Motschulsky)。文中给出了标本信息及其在中国的分布、寄主和部分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种类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和成虫特征图。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