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建好、用好、护好生物角,挖掘其隐性的课程资源,开拓学生生物学知识新天地.  相似文献   
152.
基于QuickBird卫星影像的沈阳市城市绿地景观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6年8月QuickBird卫星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分别从斑块组成、类型水平与景观水平分析了沈阳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结果表明:沈阳三环内绿地斑块18261个,绿地面积173.71 km2;斑块数目主要以中型斑块为主,占总数的62.25%,面积上以大型斑块为主,占总面积的85.59%;绿地总体呈现绿地斑块分布不均衡,绿地结构不合理.农业用地占面积最大,斑块聚集程度最高;居住绿地与附属绿地破碎化程度高,分布分散;整体景观多样性指数适中,为1.6,斑块类型丰富,均匀度较高,达0.73,蔓延度指数较高为0.83,存在着少数类型控制整个景观的现象.建议调整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与结构,提高中小型绿地斑块如居住绿地在城市绿地景观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3.
北京公园绿地夏季温湿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娇妹  李树华  杨志峰 《生态学杂志》2008,27(11):1972-1978
选取北京典型的城市园林绿地--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北段不同覆盖率的乔-灌-草、乔-草型复层结构的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以草坪型绿地作为对照,从水平和立体空间两个角度进行测试,研究局部绿地的覆盖率、复层结构对环境的温湿效应.结果表明:在夏季高温时段,绿地的温度随覆盖率的增加而降低,当覆盖率达到或高于60%时,其绿地才具有明显的降温增湿效果;覆盖率较高的乔-灌-草复合型绿地给环境带来的温湿度的空间影响范围较大,乔-灌-草复合型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好于草坪.合理的绿化结构及植物配置能使城市园林绿地较好地发挥其夏季的降温增湿效应,有利于改善城市热环境、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54.
于潜  张岭梅 《生物学通报》2001,36(10):24-25
生物学教学因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功能 ,在校园文化建设及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年来 ,我们结合呼伦贝尔盟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研究会拟订的教育科研课题 ,在充分挖掘生物学科优势 ,使生物学教学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以根河市第二中学为实验点进行了一些探索。1 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积极进行校园绿化设计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中学生物学教材中的实验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学中 ,我们除认真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外 ,还利用课余以兴趣小组为龙头 ,调动学生自觉参与校园绿化建设。我们组织学生…  相似文献   
155.
为了解城市近郊深层土壤中动物群落结构组成, 2012年在北京市北四环和北五环之间的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区埋设陷阱收集器, 对地下30 cm和55 cm土层活动的动物进行采样。2013-2017年8次调查共捕获动物3门10纲20目10,163头, 优势类群分别是膜翅目(61.0%)、蜱螨目(12.1%)和弹尾目(11.2%)。30 cm土层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均高于55 cm, 30 cm土层优势类群为膜翅目(69.4%), 55 cm土层优势类群除膜翅目(45.7%)外还有蜱螨目(21.8%)和弹尾目(16.4%)。夏秋季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高于冬春季, 环节动物门仅出现于冬春季, 而缨翅目、啮虫目和革翅目仅出现于夏秋季。不同绿化带类型间动物群落Jaccard相似性指数均高于0.75,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结果表明: 深层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动物类群, 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不同季节人工绿地土壤中动物结构存在差异, 而不同植被类型下动物群落组成高度相似。  相似文献   
15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广东省绿地生态网络建设分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建  杨旸  谢盼  刘焱序 《生态学报》2017,37(13):4562-4572
绿地生态网络是城市地域生态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分区管控则是实现省域绿地生态网络差异化建设目标的基本原则。考虑到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能够有效表征绿地生态网络建设的生态本底与生态需求,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修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以土地利用开发程度、人口密度和地均GDP表征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基于供需分析提出广东省绿地生态网络建设分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各区县生态本底和生态需求差异分为四大类型区:Ⅰ城市生态节点保育型,包含13个区县,包含潮州市湘桥区、汕头市金平区、佛山市顺德区、广州市南沙区、黄埔区、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深圳市盐田区、罗湖区、南山区、肇庆市端州区、珠海市金湾区等,为生态本底好-生态需求高的区域,在建设中应重点关注城市大型绿地游憩、科教等社会-生态复合功能;Ⅱ城市生境斑块修复型,包含34个区县,主要分布在珠三角核心区及粤东沿海地区,为生态本底差-生态需求高的区域,在建设中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Ⅲ为城郊潜在节点重构型,包含21个区县,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的江门、惠州、粤西沿海区域以及粤东中部,为生态本底差-生态需求低的区域,应以生态经济为导向,在产业空间重构的基础上,以城市反哺乡村,推进区域生态空间优化;Ⅳ城郊源地网络连通型,包含55个区县,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北部地区,为生态本底好-生态需求低地区,应强化生态源地的保护,保障生态系统服务流向周边区域的持续输送。分区方案基本表征了广东省县域生态本底和生态需求的空间差异,能够为绿地生态网络建设提供规划指引。  相似文献   
157.
广州市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及其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的空间格局影响其向市民提供各种生态服务的能力,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域,利用1993-2013年中的共11期TM影像数据和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数据,结合ArcGIS、ENVI、FRASTSTS等软件,在不同条件下划定城区范围,对这20年内广州市的城市绿地空间格局进行动态分析。然后建立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体系,与绿地空间格局的衡量指标做灰色关联分析,以明确两个系统之间的关联性。景观格局指数结果表明:1993年-2013年,广州市的城市绿地覆盖率、平均斑块大小、平均面积加权的形状指数和聚集度总体下降,斑块密度、平均最临近距离总体上升,说明广州市城市绿地呈现覆盖度下降、破碎化和规则化的趋势,且程度高低和变化幅度与空间上到建成区距离显著相关。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与绿地空间格局变化关联的指标中,地均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地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最高,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次之,说明房地产开发、政府主导的市政设施建设是土地集约利用体系中关联程度最高的两项活动,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域制定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8.
城市公园绿地在空间上的分布和供给水平对其服务功能的发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这一数量指标忽略了可达性问题以及实际人均公园绿地水平的空间差异。另一方面,在城市绿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对城市公园绿地的精准化供给提出了较高要求。尝试通过基于互联网位置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对不同出行方式下公园绿地的可达性进行评价,并从可达性的视角提出人均有效绿地面积的概念,用以分析玉林市中心城区现状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和供给情况,提出优化策略和方案,为城市公园绿地的布局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9.
颜金珊  祝薇  王保盛  唐立娜 《生态学报》2021,41(22):8921-8930
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态空间,公园绿地为城市提供环境基础及景观保障,其资源的合理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提出公园绿地社会公平性新的内涵,即无论个体所处的人居环境条件如何,其获得的城市公园绿地质量应该平等。工业城市向服务型、创新型城市的转变是中国城镇发展的典型趋势,研究其公园绿地的社会公平性为城市更新改造与公共资源分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以东莞市东城街道为例,构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人居指标体系与公园质量评价体系,基于可达性模型与Pearson相关性系数对公平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由于区域更新强度及顺序不同,研究区的绿地布局存在不公平现象,居民享受的公园质量与小区的自然、经济要素具有一定的关联。转型中的工业城市高质量公园聚集于风景资源优越的高端居住区,其他公园质量普遍不佳。工业园区以及旧城区为公园服务盲区的主要聚集地。  相似文献   
160.
《中国草地学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和中国草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草学学术期刊。主要包括草原学、牧草学、草地学和草坪学等学科领域内有关草地与牧草资源、草地经营管理与改良利用、牧草遗传育种与引种栽培、牧草生理生化、草地建设与生态保护、草地生产与饲草料加工调制、草坪绿地、草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栏目主要有"专题报告"、"研究报告"、"综述与专论"、"研究简报"等。读者对象为从事草业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的专家、学者、院校师生、领导及业内中高级科技人员,也适合农学、畜牧学、林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