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树干解析中圆盘直径及树皮断面积精准测定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琪璟 《生态学杂志》2009,28(6):1194-1200
讨论了树干解析中被忽略的2个问题,即直径和树皮体积的测定方法的严密性。传统的方法是选取南北和东西二个方向测定后平均,但因其值小于实际值而造成材积的低估;树皮断面积的计算是用带皮断面积减掉去皮断面积。为了减少森林生产力测定的不确定性,本研究提出新的方案测定各年度的直径以及树皮断面积。利用校正系数对传统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校正,或者在直径测定时采用符合实际直径的方位;对于有裂隙的树皮(假设内皮厚度为0)的断面积,把目前的去皮半径当作带皮半径进行计算,而不是带皮断面积和去皮断面积之差。  相似文献   
52.
几种外源激素对杜仲剥皮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仲剥皮后,在暴露表面,分别涂以适当浓度的乙烯利、2,4-D、萘乙酸(NAA)和赤霉素(GA),以及 NAA GA 等植物激素,可看到不同的反应。发现用2,4-D、GA 和 NAA处理的,木栓形成层和维管形成层的发生都早于对照,而用乙烯利处理的,只是木栓形成层的发生提早。只有用 NAA 处理的,木栓形成层和维管形成层的发生都与对照相似。  相似文献   
53.
树皮含硫量的变化及其在监测冬季大气SO2污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4.
影响广东黑石顶树附生苔藓分布的环境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东省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内5个2500 m2样地内树附生苔藓的调查及有关环境因子的测定,研究了树附生苔藓的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树附生苔藓在不同高度的分布存在一定梯度,20 cm高处树附生苔藓的种类数与盖度均大于60 cm及更高处,且其群落优势种的数量组成与后者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树种附生苔藓盖度和种数差异较大.基于附生苔藓植物的盖度进行DCA排序及聚类分析将树种分成四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因具有两种特有的网藓(巴西网藓Syrrhopodon prolifer和鞘刺网藓S.armatus)单独一组,福建青冈(Quercus chungii)亦与其余各种的差异均较大,形成一组,其余阔叶树种根据其所处的森林类型分成两组,针阔叶混交林内的阔叶树种和次生阔叶林内的阔叶树种各形成一组.对环境因子及树皮含水量和pH的分析显示,垂直梯度上空气湿度的差异可能是造成附生苔藓在不同高度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不同树种附生苔藓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受树皮pH的影响,而与树皮含水量无关.同一树种上树附生苔藓的分布又在一定程度上受森林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蒜头果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抑制人类致病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支叶  华梅  原晓龙  邱坚  郑科  王毅 《广西植物》2018,38(7):903-910
蒜头果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稀有树种,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蒜头果树皮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化合物,该研究对来自蒜头果的植物内生真菌(白黄笋顶孢霉、哈茨木霉、大棘黑团孢、枝状枝孢菌、斑污拟盘多毛孢、赭绿青霉、淡紫紫孢菌、朱黄青霉、Xenoacremonium recifei、Xylaria feejeensis)进行液体培养,10 d后回收培养液并用乙酸乙酯萃取获得初提物,采用抑菌圈法检测蒜头果内生真菌初提物抑菌活性,同时测定了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白黄笋顶孢霉、大棘黑团孢、枝状枝孢菌、斑污拟盘多毛孢、赭绿青霉、淡紫紫孢菌均有抑菌活性,大棘黑团孢、斑污拟盘多毛孢、淡紫紫孢菌的初提物均对缓慢芽孢杆菌、无乳链球菌和藤黄微球菌有明显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在1.562 5~6.25 mg·m L~(-1)之间。这说明蒜头果树皮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活性,各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56.
树皮是木本植物茎干最外层结构,具有保护茎干、养分储存与运输等重要作用。因此,树皮厚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性状,其变异不仅影响树皮的各种生态功能,还能影响群落构建与物种共存。然而,以往对树皮厚度的研究集中于火灾易发生态系统,对火灾不易发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研究仍较缺乏。测量了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树种的树皮厚度,并检验了总树皮厚度、内树皮厚度与外树皮厚度在各分类群间以及功能群间的差异。结果发现:1)39个树种807个个体的总树皮厚度、内树皮厚度与外树皮厚度均值分别为1.90 mm、1.38 mm和0.54 mm。漆树科(Anacardiaceae)、杨梅科(Myricaceae)以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代表类群壳斗科(Fagaceae)、山茶科(Theaceae)的树皮厚度较大。短柄枹(Quercus serrata)、木荷(Schima superba)、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等树种的树皮厚度较大。2)种间、科间的各树皮厚度差异均显著。不同功能类群间,乔木类群的各树皮厚度均较灌木类群大,常绿类群的各树皮厚度均较落叶类群大(内树皮厚度除外)。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火灾易发生态系统中的树皮厚度,古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内的树皮厚度相对较薄,表明这些森林树种对当地湿润气候的适应性。同时,树皮厚度在各种分类水平与功能群水平间的显著变异,反映了群落内不同生态策略的共存。  相似文献   
57.
一种高效提取杨树发病树皮总RNA的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杨树发病树皮总RNA的高效提取是开展杨树抗溃疡病基因表达调控的基础,为了探讨杨树发病树皮RNA的高效提取方法,本研究以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侵染后的‘中林46’杨为材料,比较了包括本研究提出的RNA提取新方法(RNA试剂盒改良法)在内的6种方法提取的总RNA的质量和浓度。结果显示,通过RNA试剂盒改良法提取的总RNA 28S rRNA条带亮度约为18S rRNA条带亮度的2倍且浓度高,表明该方法更适合感染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的‘中林46’杨发病树皮总RNA的提取。为了验证RNA试剂盒改良法对健康杨树树皮及不同胁迫处理、组织RNA提取的适用性,进一步用该方法提取了‘中林46’杨、‘107’杨、‘北京’杨健康树皮,低氮、低磷处理的毛白杨组培苗以及白玉兰花的总RNA。结果表明,用RNA试剂盒改良法均能获取高质量的总RNA。所提取的总RNA已成功用于感染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的杨树树皮转录组测序,以及低氮处理的毛白杨组培苗RT-PCR和荧光定量PCR实验,表明用RNA试剂盒改良法提取的总RNA可以用于后续分子实验。  相似文献   
58.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女贞树皮的醇提溶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鉴定了19个化合物,分别为:尼克酰胺(1);D-阿洛醇(2);对羟基苯甲醇(3);乙酰氧基齐墩果酸(4);苯甲酸(5);北升麻宁(6);Borreriagenin(7);C-Veratroylglycol(8);methyl-2-O-β-glucopyranosylbenzoate(9);3',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10);7-羟基香豆素(11);咖啡酸甲酯(12);齐墩果酸(13);(-)-襄五脂素(14);莳萝油脑(15);表儿茶素(16);2α-羟基齐墩果酸(17);桦木酸(18);白桦脂醇(19)。其中,化合物4、6、10、11、13、17、18、19已在女贞子中得到,但上述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女贞树皮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9.
紫杉醇是从太平洋紫杉树皮中提取的双类 萜烯生物碱,有许多无活性的立体异构体。紫杉醇能有效地抗卵巢癌,而且对乳腺癌、肺癌和结肠癌也有疗效。  相似文献   
60.
一种饲养树皮小蠹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辉 《昆虫知识》1992,29(2):125-125
<正> 开展树皮小蠹生物学研究,测定它们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的发育速率、存活率和繁殖率等基本的生物学参数,需要对树皮小蠹进行饲养,并作连续观察。 然而,观察树皮小蠹的发育进度是比较困难的。每次检查,都要剥去树皮,破坏坑道,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