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柑橘基因组DNA快速提取及ISSR-PCR扩增体系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CTAB-mini法进行改良,得到一种效率较高的柑橘DNA提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得到的高质量DNA适合柑橘ISSR分析.同时,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柑橘ISSR-PCR因子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20 μl反应体系中采用5 ng模板DNA、0.35 mmol/L dNTPs、0.15 μmol/L Primer、1U Taq酶和3 μl 10×Buffer(含Mg2+)为柑橘ISSR-PCR最优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92.
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柑橘真棉蚧Eupulvinariacitricola(Kuwana)(半翅目:蚧科)蜡泌物的超微形态、红外光谱和卵囊蜡质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发现:该蚧雌虫背面腺体分泌湿蜡,在体表面形成薄的半透明蜡壳,背面蜡壳分为6个小区,表面由湿蜡凝结成片状和蜡块状构造。雌成虫产卵期由腹面多格腺分泌丝状蜡结成卵囊。雄若虫也分泌湿蜡,雄蛹的蜡茧薄,表面有浅的凹凸花纹。用雌成虫卵囊、背面蜡壳和雄茧的蜡质作红外光谱分析,它们的谱图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吸收峰群分为5个区域:2900cm-1附近的3个强吸收峰组成的峰群是>CH2和—CH3的特征吸收峰;1800cm-1~1500cm-1之间的吸收峰群是羰基(>C=O)和C=C键的伸缩振动;1500cm-1~1400cm-1区域是>CH2和—CH3基团的吸收峰;1400cm-1~1000cm-1之间为饱和碳链—C—C—C—骨架振动。730cm-1附近为环状化合物的基团吸收峰群。由此确定它们的组成都是长碳链结构的脂肪酸、脂肪醇、烃类、酯类或带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其主要区别在第2、3、4区吸收峰的形式、强度和数量,反映出基团的种类和数量不同。雌成虫卵囊蜡质甲酯化后GC/MS检测出7个组分(表1),全部为长链脂肪酸。未经甲酯化的蜡质检测出4类16个组分(表2),可分为长链烃、酸、醇、酯。第一类为饱和长链烃,5个组分,占总组分的38.38%;第二类是长链脂肪酸,包括直链饱和酸和不饱和酸共6个组分,占31.59%;第三类是直链饱和醇,占2.87%;第四类是酯类化合物,4个组分,占总组分的27.16%。  相似文献   
93.
锌胁迫对两种柑橘幼苗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其相关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砂培试验,采用C I-34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不同锌处理(0.05mg/L Zn为对照,0.5mg/L Zn为锌过量,0mg/L Zn为锌缺乏)对‘不知火’和‘椪柑’幼苗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其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锌胁迫条件下,‘不知火’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对照为双峰曲线,而‘椪柑’与对照呈现相似的单峰型变化,且锌胁迫下两者平均的Pn均显著低于对照。简单相关分析表明,‘不知火’在锌胁迫下叶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蒸腾速率(Tr)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其对照Pn与各因子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各锌处理下的‘椪柑’叶片Pn均与Gs呈显著正相关。逐步多元回归的分析结果与简单相关分析结果存在出入。还就锌胁迫对两品种柑橘的光合特性及其相关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
柑橘愈伤组织倍性变化及其与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柑橘愈伤组织是细胞融合、遗传转化等生物技术研究的良好材料。本实验室通过近20年的工作,先后诱导和保存了近80份不同种类和品种的柑橘愈伤组织。这些愈伤组织在MT基本培养基上继代保存。在长期保存过程中,部分材料仍然保持较好的胚胎发生能力。为研究愈伤组织在继代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异趋势以及这种变异对胚胎发生能力的影响,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35份材料作为试材,在4年中连续3次使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DN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待测的35种愈伤组织均存在部分细胞DNA含量加倍的现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佩奇橘柚、沙漠蒂甜橙、鲁斯脐橙、印度酸橘等4种愈伤组织的DNA含量加倍的细胞有减少的趋势外,其他愈伤组织的DNA含量加倍的细胞均有增加的趋势。数据分析表明,在待测的35种愈伤组织中,有71.4%的基因型的愈伤组织细胞出现了多倍体细胞增加的趋势。对这35种柑橘愈伤组织进行体细胞胚诱导,发现只有9种愈伤组织具有不同程度的胚胎发生能力,其他26种愈伤组织不能再生。相关性分析表明,柑橘愈伤组织细胞DNA含量增加的细胞比例与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较小,相关系数为忙-0.10(P〈0.01),未达到显著水平。另外,柑橘胚性愈伤组织继代时间与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
【目的】本研究旨在准确鉴定山东梨园一种新成灾害螨,为其进一步研究和有效防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直接观察雌成螨的形态特征,制作雄成螨的侧面观玻片标本,观察其阳茎形态特征,进行形态鉴定。从单头雌成螨中提取基因组总DNA,以螨类特异性引物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Ⅰ, COⅠ)基因及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 ITS1)和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 ITS2)基因并测序,所得序列在NCBI网站上进行Blastn比对,下载与其一致性高的相关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和计算遗传距离,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结果表明,梨树上害螨的雌成螨背部有粗大突起,可确定为全爪螨属Panonychus害螨。雄螨阳茎特征与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的很相似,其COⅠ, ITS1和ITS2基因序列均与柑橘全爪螨的相应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9%以上),基于COⅠ, ITS1和ITS2基因序列计算的其与柑橘...  相似文献   
96.
电场诱导酸橙(CitrusaurantitumL.)叶肉原生质体与澳洲指橘(MicrocitruspapuanaSwingle)悬浮系原生质体融合,融合产物经培养再生出具有三种叶片形态的植株,绝大部分与酸橙叶片完全相似(即叶肉亲本型植株);有2棵植株叶片大且厚;有1棵植株出现二叶和三叶。细胞学检查表明这些植株均为二倍体。采用RAPD标记对前两种植株进行杂种特性分析,共选用4个10-mer随机引物进行扩增。在引物OPAA-17的扩增产物中,再生植株的带型与酸橙一致;在引物OPA-08的扩增产物中,再生植株的带型与酸橙或澳洲指橘相似;而在引物OPA-04和OPA-07的扩增产物中,再生植株的带型出现三种情况,4个引物的扩增结果证明所分析的植株均是体细胞杂种。综合染色体检查和RAPD标记的结果,表明获得了酸橙与澳洲指橘属间二倍体体细胞杂种植株。  相似文献   
97.
从水稻(Oryza sativa L.)、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和黑松(Pinus thunbergiiParl.)等植物的22对叶绿体SSR引物中筛选出 5对能用于柑橘叶绿体SSR分析的引物,应用这5对引物对9个组合的柑橘体细胞杂种的叶绿体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组合再生的杂种中叶绿体都呈现随机分离,该现象与以前报道的RFLP分析结果一致,而且其可靠性已被CAPS分析所证实.表明柑橘叶绿体SSR同RFLP及CAPS一样可靠,并且更简单高效、易于操作,特别适合对柑橘等植物体细胞杂种进行早期胞质遗传组成分析.  相似文献   
98.
对单性结实的龟井温州蜜柑和自花结实的鄂柑1号花期前后子房(幼果)和春梢叶的果胶酸钙、草酸钙、水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两品种子房(幼果)和春梢叶中果胶酸钙含量变化均相类似且变幅小,但鄂柑1号的含量相对较高;两品种草酸钙的含量变化则因器官不同而有所区别,在春梢叶中,两者呈类似的上升趋势,而于子房(幼果)中两者却相反,龟井蜜柑花后趋下降,鄂柑1号却明显上升;鄂柑1号子房(幼果)的草酸钙含量较龟井蜜柑高。(2)两品种子房(幼果)和春梢叶原果胶含量动态相似,均于花后出现明显上升;而水溶性果胶动态差异明显,龟井蜜柑子房(幼果)和春梢叶在花后6d均出现上升峰值;鄂柑1号的水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9.
谢峥 《华东昆虫学报》2005,14(2):188-190
选用3种农药对黑荆树主要食叶害虫柑橘卷叶蛾、大袋蛾、黑荆大造桥虫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10%氯氰菊酯1:2000、90%敌百虫晶体1:600、80%敌敌畏1:800防治效果最佳,与各药剂的最低浓度间存在显著差异。3种药剂总体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因此,在生产性防治时可任选其中一种药剂。  相似文献   
100.
柑桔接穗对砧木生长及若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体细胞杂种红桔+枳、红桔+粗柠檬和有性杂种Troyer枳橙、Swingle枳柚以及枳作砧木的"国庆4号"温州蜜柑、脐橙(无枳砧)和不嫁接的砧木幼树为试材,通过两年盆栽试验研究接穗对砧木生长、根系活力和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wingle枳柚和红桔+粗柠檬的砧粗易受接穗影响,接穗显著地影响砧木根系体积。在一般情况下,同一种砧木嫁接后砧木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低于未嫁接砧木,或与其差异不显著;同时存在接穗促进根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