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植物果糖激酶(FRK)在果糖磷酸化中起重要作用.通过PCR技术从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基因组中扩增得到编码果糖激酶基因的2个基因组DNA片段,分别命名为Cufrk1、Cufrk2,利用RT-PCR从果实中分离到了与Cufrk1外显子序列一致的cDNA序列,并通过RACE技术分离到这个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CuFRK1(GenBank号:AY561840).Cufrk1与Cufrk2编码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68%.CuFRK1 cDNA全长为1 459 bp,5'端和3'端的非翻译区分别为167 bp和239 bp,该序列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编码350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约为37.5 kD,等电点为5.03,含有2个果糖激酶糖特异结合域及3个ATP结合域,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中已分离的果糖激酶基因相似性在62%~78%.Northern分析显示,CuFRK1(Cufrk1)与Cufrk2在柑橘幼叶、发育初期果实中表达量较高,在果皮和茎中不表达,在花瓣及成熟果实中表达模式有一定差异.酶活性分析表明,果实中的果糖激酶活性随果实的发育而降低,同时,果实中的果糖不断积累,在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果糖含量与果糖激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2.
以体细胞杂种红橘 枳、红橘 粗柠檬和有性杂种Troyer枳橙、Swingle枳柚作砧木的脐橙二年生嫁接苗为试材,于盆栽条件下研究砧木对苗木生长及根和叶中抗氧化酶系活性影响的结果表明,红橘 枳的生长势和花量明显强于和大于其它砧木,红橘 粗柠檬的生长和花量表现介于两种有性杂种之间;砧木不影响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年动态变化特征.4、6、8月,叶中POD活性高低分别与各次新梢生长量和树冠体积(8月)大小呈负相关;12月,根系与叶片的SOD和POD活性分别呈正相关,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CAT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3.
本文报道采自广东热带地区的15种半知菌,其中有4个新种和2个中国新记录种:寄生在毛麝香 Adenosma glutinosum (L.) Druce上的毛麝香假尾孢 Pseudocercospora adenosmae Y. L. Guo,生于柑橘属Citrus sp.植物上的柑橘假尾孢 P. citri Y. L. Guo,生于木防己属Cocculus sp.植物上的木防己生假尾孢 P. cocculigena Y. L. Guo,生于腺萼木属Mycetia sp.植物上的腺萼木假尾孢P. mycetiae Y. L. Guo,生于西番莲Passiflora coerulea L.上的西番莲生尾孢Cercospora passifloricola Chupp和生于吴茱萸属Evodia sp.植物锈菌春孢子器上的春孢器生枝孢Cladosporium aecidiicola Th黰.。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英文描述并附图,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44.
不同品种柑橘果肉中氨基酸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日立L-88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5个品种柑橘果肉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柑橘果肉中富含天门冬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脐橙52果肉中总氨基酸含量(7.04 g·100g-1)较高,红肉蜜柚最低(4.53 g·100g-1),前者是后者的1.5倍;从氨基酸组分来看,5个品种中,17种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天门冬氨酸(Asp);各品种氨基酸总含量(TAA)与必需氨基酸(EAA)含量的波动趋势基本一致,即TAA含量越高,相应的EAA含量也高;品种间各类味觉类氨基酸含量的高低顺序并不完全一致,说明柑橘不同品种在营养学上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5.
以‘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和‘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为基砧,分别嫁接品种‘烟富6号’和‘长富2号’接穗,测定4种砧穗组合的嫁接亲和性、接穗生长量、光合与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SPAD),并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砧穗组合的优劣,探讨不同苹果砧穗组合嫁接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为西北盐碱地选择适宜的苹果砧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种砧穗组合中‘垂丝海棠/烟富6号’的上下口粗度比最接近1,嫁接亲和性最好。(2)整个生长期内,以‘垂丝海棠’为基砧的2个组合嫁接苗的生长量、净光合速率(Pn)、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能转化率(Fv/Fm)均显著大于‘平邑甜茶’为基砧的组合,但其胞间CO2浓度(Ci)及初始荧光(F0)显著低于‘平邑甜茶’为基砧的组合;光化学猝灭系数(qP)在4种砧穗组合中无显著差异。(3)在8月份光照强度较高时,‘垂丝海棠/烟富6号’ 嫁接苗的气孔导度(Gs)高于其他砧穗组合;以‘垂丝海棠’为基砧的2个组合嫁接苗叶片的蒸腾速率(Tr)和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显著高于‘平邑甜茶’ 基砧组合。(4)根据主成分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按照4个砧穗组合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垂丝海棠/烟富6号’、‘垂丝海棠/长富2号’、‘平邑甜茶/长富2号’、‘平邑甜茶/烟富6号’。研究发现,基砧‘垂丝海棠’的适应性优于‘平邑甜茶’,且‘垂丝海棠/烟富6号’砧穗组合的嫁接亲和性高,长势强,光合能力优,为甘肃中部地区适宜的砧穗组合。  相似文献   
46.
以陕南地区的3种主栽柑橘离体叶片为材料,分别以5、0、-5和-10℃进行低温处理,分析与耐寒性相关的生理响应,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分析3种柑橘的抗寒能力以及通过主成分分析评价各个测定指标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3种柑橘离体叶片均依次出现叶片卷曲、叶片细胞内的水分外渗,细胞内结冰导致叶片僵硬和最终的叶片内外结冰情况,叶片形态变化结果显示3种柑橘抗寒能力强弱依次为日南1号兴津泛亚特早。随处理温度的降低,3种柑橘离体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均从0℃处理时呈显著升高趋势,-10℃处理时达到最高值,同一低温处理条件下REC和MDA值的大小顺序均为泛亚特早兴津日南1号。O_2~-·、H_2O_2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保持升高的趋势,而脯氨酸含量呈先显著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抗氧化酶SOD、CAT和APX的活性及抗氧化物质ASC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REC和MDA综合指标的累积贡献率高于85%,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可作为柑橘抗寒性分析的重要指标,平均隶属度分析结果表明3种柑橘抗寒能力依次为日南1号兴津泛亚特早。  相似文献   
47.
锦橙(Citrus sinensis (L.) Osbeck cv. Jincheng)珠心愈伤组织悬浮细胞通过γ射线诱变与高浓度羟脯氨酸离体选择的方法,获得了抗性细胞系,并再生植株。抗性细胞系及其再生植株比供体(对照)的抗寒性分别提高1.4 ℃和2.4 ℃,连续3年测定结果表明再生植株抗寒性的增强是稳定的。其叶片总DNA的RAPD分析说明供体与变异植株可能在DNA水平上存在细微的差异,冷驯化进一步加强抗性细胞系与再生植株在抗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脯氨酸(Pro)、丙二醛含量上的差异。变异系抗性增强的生理基础涉及Pro代谢外的其他途径,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与其抗寒性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48.
植物嫁接愈合受砧/穗自身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和控制。在嫁接伤口愈合期间,砧木与接穗的相互作用不仅体现在明显的组织学特征的变化,还涉及了复杂的生理生化和分子调控机制。砧木和接穗愈合经历隔离层的形成、愈伤组织的发生、分化以及维管组织的再分化四个步骤,在此过程中砧/穗细胞、组织或器官之间相互影响,频繁发生物质交流,如植物激素、蔗糖、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通过胞间连丝发生短距离运输或是经韧皮部进行长距离运输,从而开始形成砧/穗之间的识别、接纳、包容效应,最终完成愈合过程,并对嫁接苗后续生长过程起到重要影响。该文就当前植物嫁接过程中砧/穗愈合的组织学特征、砧/穗间交流物质的属性及其对砧/穗愈合进程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植物嫁接繁殖的生产实践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9.
接穗郁李影响杏砧变异的实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范盛尧FAN  Sheng-rao 《遗传》1999,21(4):43-44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中学范盛尧老师通过芽接实验, 使接穗郁李影响杏砧。经过一定时间的生理变化, 先营养器官, 后生殖器官, 使杏砧蘖生植株呈现出郁李性状。作者的本意是希望通过本刊寻求对这些现象的科学解释。现发表此文, 以引起学者的关注。本刊愿作生物教师的朋友, 欢迎大家就生物遗传的教学及科研等问题踊跃供稿; 广大读者对本文如有不同见解, 欢迎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50.
不同砧木对柑橘幼树生长和叶片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体细胞杂种红橘 枳和红橘 粗柠檬、有性杂种Troyer枳橙和Swingle枳柚、枳(对照)作砧木的‘国庆4号’温州蜜柑2a生嫁接苗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砧木对柑橘幼树生长和叶片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处理的生长势比对照旺盛;红橘 枳处理的花量极显著多于对照,其余3种砧木处理的则极显著少于对照。在光合色素含量上,Troyer枳橙处理最高,对照最低。不同砧木处理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年变化动态特征影响明显;不同砧木处理的叶片淀粉含量年变化动态特征相似。在不同时期,不同砧木处理对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初步评价了体细胞杂种红橘 枳和红橘 粗柠檬用作柑橘砧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