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及橘园成虫诱集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类果树上的重要害虫。预测该虫的羽化出土进度、掌握成虫发生动态是指导橘同成虫期防治的重要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在25℃恒温、室内常温和室外网室3种条件下饲养柑橘大实蝇的蛹,以逐日观察成虫羽化出土数量;在重庆武隆、四川江油等5个地区共设置240个麦克菲尔(MePhail)诱集器,以糖酒醋液和水解蛋白为诱饵诱集成虫,得到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出土的逐日数量和橘园成虫诱集的逐期数量。【结果】用逻辑斯带模型拟合成虫羽化出土和橘园成虫诱集动态,结果表明,成虫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在25℃恒温条件下分别为4月25日、28日和30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6d;在室内常温条件下分别为5月3日、7日和10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8d;在室外网室条件下分别为5月8日、14日和18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11d;橘园诱集成虫分别为6月2日、14日和26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25d。【结论与意义】随着羽化期温度的提高,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期提前,历期缩短,羽化整齐。虽然网室成虫羽化和橘园成虫诱集都处于室外条件,但后者的始盛期、盛期和盛末期比前者分别迟了36、30和22d。因此,建议采用室外网室饲养蛹的方法监测柑橘大实蝇成虫的发生期,若仅凭橘园诱集成虫的数据,因其滞后性十分明显,对指导柑橘大实蝇成虫防治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62.
采用细胞松弛素B(CB)处理结合蔗糖梯度超速离心方法分离柑橘和金柑亚原生质体的结果表明,柑橘和金柑原生质体的直径为20~30μm,采用蔗糖梯度超速离心分离亚原生质体,其适宜离心力是1400000×g;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的染色效果最好,细胞核和细胞质可明显区分;愈伤组织经CB处理36h后再分离亚原生质体,可显著提高微原生质体的产量,分离的微原生质体直径为1.8~3.5μm,产量达到2~3×104个·g-1(FW)。  相似文献   
63.
柑橘mRNA差异显示技术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柳甜橘是从春甜桔自然芽变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本研究以春甜橘和明柳甜橘的叶片为试验材料,首先提取春甜橘和明柳甜橘叶片的总RNA,经3种锚定引物(HT11A,HT11C,HT11G)反转录成3类cDNA,再利用相应的锚定引物和34个随机引物(HAP1-HAP34)组成引物对,反转录cNA进行差异显示PCR扩增,将扩增产物经6%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进行银染,获得了比较清晰的差异条带,然后回收差异条带并进行克隆,初步分离获得一些春甜橘和明柳甜橘差异基因,建立了柑桔mRNA差异显示技术,为进一步分析导致柑橘芽变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4.
柑橘基因组DNA快速提取及ISSR-PCR扩增体系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CTAB-mini法进行改良,得到一种效率较高的柑橘DNA提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得到的高质量DNA适合柑橘ISSR分析.同时,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柑橘ISSR-PCR因子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20 μl反应体系中采用5 ng模板DNA、0.35 mmol/L dNTPs、0.15 μmol/L Primer、1U Taq酶和3 μl 10×Buffer(含Mg2+)为柑橘ISSR-PCR最优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65.
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柑橘真棉蚧Eupulvinariacitricola(Kuwana)(半翅目:蚧科)蜡泌物的超微形态、红外光谱和卵囊蜡质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发现:该蚧雌虫背面腺体分泌湿蜡,在体表面形成薄的半透明蜡壳,背面蜡壳分为6个小区,表面由湿蜡凝结成片状和蜡块状构造。雌成虫产卵期由腹面多格腺分泌丝状蜡结成卵囊。雄若虫也分泌湿蜡,雄蛹的蜡茧薄,表面有浅的凹凸花纹。用雌成虫卵囊、背面蜡壳和雄茧的蜡质作红外光谱分析,它们的谱图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吸收峰群分为5个区域:2900cm-1附近的3个强吸收峰组成的峰群是>CH2和—CH3的特征吸收峰;1800cm-1~1500cm-1之间的吸收峰群是羰基(>C=O)和C=C键的伸缩振动;1500cm-1~1400cm-1区域是>CH2和—CH3基团的吸收峰;1400cm-1~1000cm-1之间为饱和碳链—C—C—C—骨架振动。730cm-1附近为环状化合物的基团吸收峰群。由此确定它们的组成都是长碳链结构的脂肪酸、脂肪醇、烃类、酯类或带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其主要区别在第2、3、4区吸收峰的形式、强度和数量,反映出基团的种类和数量不同。雌成虫卵囊蜡质甲酯化后GC/MS检测出7个组分(表1),全部为长链脂肪酸。未经甲酯化的蜡质检测出4类16个组分(表2),可分为长链烃、酸、醇、酯。第一类为饱和长链烃,5个组分,占总组分的38.38%;第二类是长链脂肪酸,包括直链饱和酸和不饱和酸共6个组分,占31.59%;第三类是直链饱和醇,占2.87%;第四类是酯类化合物,4个组分,占总组分的27.16%。  相似文献   
66.
锌胁迫对两种柑橘幼苗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其相关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砂培试验,采用C I-34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不同锌处理(0.05mg/L Zn为对照,0.5mg/L Zn为锌过量,0mg/L Zn为锌缺乏)对‘不知火’和‘椪柑’幼苗叶片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其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锌胁迫条件下,‘不知火’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对照为双峰曲线,而‘椪柑’与对照呈现相似的单峰型变化,且锌胁迫下两者平均的Pn均显著低于对照。简单相关分析表明,‘不知火’在锌胁迫下叶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蒸腾速率(Tr)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其对照Pn与各因子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各锌处理下的‘椪柑’叶片Pn均与Gs呈显著正相关。逐步多元回归的分析结果与简单相关分析结果存在出入。还就锌胁迫对两品种柑橘的光合特性及其相关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7.
柑橘愈伤组织倍性变化及其与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柑橘愈伤组织是细胞融合、遗传转化等生物技术研究的良好材料。本实验室通过近20年的工作,先后诱导和保存了近80份不同种类和品种的柑橘愈伤组织。这些愈伤组织在MT基本培养基上继代保存。在长期保存过程中,部分材料仍然保持较好的胚胎发生能力。为研究愈伤组织在继代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异趋势以及这种变异对胚胎发生能力的影响,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35份材料作为试材,在4年中连续3次使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DN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待测的35种愈伤组织均存在部分细胞DNA含量加倍的现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佩奇橘柚、沙漠蒂甜橙、鲁斯脐橙、印度酸橘等4种愈伤组织的DNA含量加倍的细胞有减少的趋势外,其他愈伤组织的DNA含量加倍的细胞均有增加的趋势。数据分析表明,在待测的35种愈伤组织中,有71.4%的基因型的愈伤组织细胞出现了多倍体细胞增加的趋势。对这35种柑橘愈伤组织进行体细胞胚诱导,发现只有9种愈伤组织具有不同程度的胚胎发生能力,其他26种愈伤组织不能再生。相关性分析表明,柑橘愈伤组织细胞DNA含量增加的细胞比例与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较小,相关系数为忙-0.10(P〈0.01),未达到显著水平。另外,柑橘胚性愈伤组织继代时间与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68.
本文记述盾蚧跳小蜂CoccidencyrtusAshmead1新种,即长尾 盾蚧跳小蜂  相似文献   
69.
【目的】本研究旨在准确鉴定山东梨园一种新成灾害螨,为其进一步研究和有效防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直接观察雌成螨的形态特征,制作雄成螨的侧面观玻片标本,观察其阳茎形态特征,进行形态鉴定。从单头雌成螨中提取基因组总DNA,以螨类特异性引物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Ⅰ, COⅠ)基因及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 ITS1)和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 ITS2)基因并测序,所得序列在NCBI网站上进行Blastn比对,下载与其一致性高的相关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和计算遗传距离,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结果表明,梨树上害螨的雌成螨背部有粗大突起,可确定为全爪螨属Panonychus害螨。雄螨阳茎特征与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的很相似,其COⅠ, ITS1和ITS2基因序列均与柑橘全爪螨的相应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9%以上),基于COⅠ, ITS1和ITS2基因序列计算的其与柑橘...  相似文献   
70.
电场诱导酸橙(CitrusaurantitumL.)叶肉原生质体与澳洲指橘(MicrocitruspapuanaSwingle)悬浮系原生质体融合,融合产物经培养再生出具有三种叶片形态的植株,绝大部分与酸橙叶片完全相似(即叶肉亲本型植株);有2棵植株叶片大且厚;有1棵植株出现二叶和三叶。细胞学检查表明这些植株均为二倍体。采用RAPD标记对前两种植株进行杂种特性分析,共选用4个10-mer随机引物进行扩增。在引物OPAA-17的扩增产物中,再生植株的带型与酸橙一致;在引物OPA-08的扩增产物中,再生植株的带型与酸橙或澳洲指橘相似;而在引物OPA-04和OPA-07的扩增产物中,再生植株的带型出现三种情况,4个引物的扩增结果证明所分析的植株均是体细胞杂种。综合染色体检查和RAPD标记的结果,表明获得了酸橙与澳洲指橘属间二倍体体细胞杂种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