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昆虫知识》2007,44(3):436-436
喝过果汁的人都知道,黏稠的饮料很难用吸管吸到口中。当兰花蜂尝试用长长的喙吸食花蜜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报道,普通蜜蜂采集花蜜的速度要比兰花蜂快5倍,然而后者这种辛勤的劳动同样也得到了回报。研究人员发现,兰花蜂经常拜访的长管状热带植物所能提  相似文献   
82.
83.
柑桔爆皮虫幼期各虫态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观察和室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使用Leica MZ 16A研究型体视解剖镜,对柑桔爆皮虫Agrilus auriventris Saunders幼期各虫态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发现:卵初产时为乳白色,后变为浅褐色并开始皱缩,末期变为黄褐色,孵化前部分卵壳分离为白色蜡质外层和黄褐色内层两层;幼虫孵化的同时直接从卵壳贴近树皮的一侧蛀入韧皮部,同时将大量虫粪排入卵壳;幼虫随着虫龄的增加钳状突的阶数和口上片的宽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末龄幼虫在木质部作一椭圆形蛹室化蛹,身体的头部和尾部以3∶7的比例对折; 化蛹前的幼虫经历一个身体缩短的预蛹状态;刚化的蛹为乳白色,复眼颜色与身体相似,化蛹后蛹的颜色逐渐变为淡黄色,复眼颜色变为浅红褐色,后期复眼变为红褐色,口器变黑,羽化前蛹的复眼、口器和体表全部变黑;羽化过程中,成虫体表的膨胀导致蛹表皮脱裂,前翅变黑和腹部背面变成碧蓝色后羽化成完整的成虫。本结果进一步支持将柑桔爆皮虫幼虫期分为5龄。  相似文献   
84.
柑桔隔年结果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俊辉 《广西植物》2005,25(1):83-89
柑桔隔年结果是世界上柑桔业的一大问题,严重影响了果实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该文对柑桔种类和品种、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等代谢产物、核酸和核苷酸、矿质营养、激素、蛋白质及酶等影响柑桔成花和隔年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评述,为今后的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5.
一种作物种植的气候适应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作物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作物种植的气候适应性可定义为一定地理环境下,其自然气候条件能满足作物生长所需适宜气候条件的能力.在相同的地理环境下,作物种植的气候适应性因作物种类不同而表现不一,并可表示为该地理环境提供的自然气候条件对不同作物生长所需适宜气候条件的满足程度.作物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的模糊综合评价包括以下主要步骤:确定影响作物种植的主要气候因子,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建立评价因子集并确定气候因子评价标准、建立评价矩阵和计算作物生长气候适应性等.采用该方法对武夷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柑桔和茶树种植的气候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6.
概述了脂环酸芽胞杆菌的种类、特点、性质、全基因组测序状况、果汁中脂环酸芽胞杆菌的来源、传播途径、对果汁的危害、鉴定检测方法等,并就该菌的研究意义、目前果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控制脂环酸芽胞杆菌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目前柑桔潜叶蛾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 而且生产中缺少有效测报技术。为此, 我们于2009年6月30日至10月6日在浙江宁波通过有机合成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鳞翅目, 细蛾科)的3种性信息素化合物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顺7, 顺11-十六碳二烯醛和顺7-十六碳烯醛, 配制成不同浓度比例的混合物, 进行田间试验比较其引诱活性。结果表明, 单一的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对柑桔潜叶蛾雄蛾就可以显示较强的引诱作用, 而顺7, 顺11-十六碳二烯醛单一成分没有引诱活性, 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与顺7, 顺11-十六碳二烯醛的二元混合物30∶1~3∶1之间活性较强, 而在30∶1的质量比例时诱虫量最高。含顺7-十六碳烯醛的三元混合物, 当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顺7, 顺11-十六碳二烯醛∶顺7-十六碳烯醛三者比例为100∶10∶3时有显著增效作用。剂量与诱捕活性试验显示每枚诱芯1 mg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的剂量引诱作用最强, 随浓度降低, 引诱作用下降。诱捕器在0.8~1.5 m之间的不同悬挂高度对诱捕数量无显著影响。结果说明, 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顺7, 顺11-十六碳二烯醛和顺7-十六碳烯醛组成的三元混合物诱芯可以作为柑桔潜叶蛾的诱杀技术并应用于其生物防治和预测测报。  相似文献   
88.
DNA分子标记在柑桔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卫  罗玉萍 《生物技术》2002,12(1):34-36
DNA分子标记是最为理想的遗传标记 ,依其多态性检出所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大致可分为Southem杂交技术为核心的分子标记和PCR技术为核心的分子标记。前者的代表性技术有RELP(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和DNA指纹技术 (DNAfingerprintingtechniques)。后者的代表性技术有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SCAR(sequencecharac teristicamplifiedregion)…  相似文献   
89.
对印度酸桔(Citrus reticulata) 飞龙枳(Poncirus trifoliata)属间体细胞杂种的3棵8年生植株及其融合亲本的胞质基因组进行了CAPS(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s)和RFLP分析。用5对叶绿体和5对线粒体通用引物对(universal primer pairs)对杂种及亲本的总DNA进行PCR扩增,都没有检测到多态性,但扩增产物分别用11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发现3个有多态性的叶绿体CAPS标记和1个线粒体CAPS标记。结果表明杂种的叶绿体都来源于飞龙枳,而线粒体都来源于印度酸桔。为了证实CAPS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总DNA进行单酶切,分别与1个叶绿体探针和5个线粒体探针杂交,结果与CAPS分析一致。初步证实该组合体细胞杂种的胞质遗传组成为“印度酸桔的线粒体 飞龙枳的叶绿体”。结果表明细胞融合确实能导致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重新组合,为柑桔体细胞杂种中线粒体偏向来源于悬浮亲本而叶绿体偏向来源于叶肉亲本的胞质分配现象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为通过体细胞融合技术定向转移柑桔胞质基因的品种改良思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柑桔黄龙病可以侵染沙田柚而产生典型的‘斑驳’症状。我们通过电镜观察表明,带病沙田柚的病原体在形态,大小和构造上均与柑桔黄龙病病原体(类细菌)相似:PCR扩增也证明其病原体DNA与柑桔黄龙病病原体的PCR产物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