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报道2例伴有肺结核史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经伊曲康唑注射剂治疗经过,探讨伴有肺结核史患者的抗真菌治疗经验。方法例1为49岁"支气管肺囊肿合并感染,陈旧性肺结核"男性患者,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感染确诊病例。例2为51岁"右侧自发性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病,陈旧性肺结核"男性患者,诊断为侵袭性肺念珠菌感染拟诊病例。均予伊曲康唑注射剂治疗2周结合抗细菌治疗,并作临床和真菌学疗效监测。结果治疗两周后两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标本真菌镜检转阴,培养仍为阳性。结论在有肺结核病史存在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抗真菌治疗时间可能需要延长。合理应用抗生素、激素,严格掌握用药指针、时机、剂量与疗程是控制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2.
黄曲霉致鼻-眼-耳-脑侵袭性曲霉病的抗真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1例抗真菌治疗有效的重症鼻、眼、耳、脑侵袭性曲霉病。患者男,37岁,因右眼眶肿物11a,右眼视力下降8a,失明伴头痛、头晕进行性加重1a就诊。11a前曾行右上颌窦根治术。临床表现为右眼球突出眼眶,角膜混浊,球结膜充血,眼球内可见白色絮状团块,并有大量透亮稀薄液态分泌物流出。右眼球不能自主活动,完全无光感。右眼眶下方、右上颌窦骨质缺损,塌陷。右侧外耳道骨壁、乳突均受累及。右侧鼻道及外耳道亦见较多透亮稀薄液态分泌物。右眼、右鼻腔、右耳分泌物真菌涂片均见菌丝及孢子,培养结果均为同一黄曲霉。经两性霉素B及伊曲康唑、氟胞嘧啶联合抗真菌治疗6周后,予口服伊曲康唑维持治疗近18个月,目前病变区显著缩小,头痛、头晕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异常甲基化在调控结直肠癌细胞中CES2基因表达中的作用,并观察结直肠癌细胞内CES2表达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MSP检测八种结直肠癌细胞系中CES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荧光定量PCR和westemblot方法检测DAC去甲基化后CES2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采用MTT法,检测各型结肠癌细胞株对伊利替康的细胞毒性.计算IC50并分析其与CES2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CES2基因启动子在八种结直肠细胞株中均呈未甲基化状态,使用DAC处理后,CES2在其低表达的细胞株无明显增加,不同结直肠癌细胞株对CPT-11敏感性存在差异(P<0.05),其中LoVo细胞对CPT-11敏感性最低.RKO细胞对CPT-11的敏感性最高.结直肠细胞株内CES2表达与It50呈负相关性(r=0.58651,P<0.01).结论:甲基化不参与调控CES2基因的表达,CES2表达与CPT-11细胞毒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4.
甲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病,目前治疗甲真菌病多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等,虽然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致病真菌种类的不同,临床疗效也有差异,且治疗时间长,价格又昂贵。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缩短服药疗程,我们于2007年12月~2008年12月采用短程口服伊曲康唑同时外用复方碘酊液联合应用治疗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26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siRNA干扰UGT1A1基因表达对HT-29细胞CPT-11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UGT1A1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显色法(MTT)观察HT-29细胞对CPT-11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UGT1A1-siRNA可显著抑制HT-29细胞中UGT1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Con组与MOCK组IC50值分别为25.13和24.87,干扰组IC50值为12.23(P<0.05,VS Con或MOCK组).结论:转染UGT1A1-siRNA可显着增加结直肠癌HT-29细胞对CPT-11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联合复方黄松洗液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观察9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观察伊曲康唑联合复方黄松洗液组(联合组)、伊曲康唑组及复方黄松洗液组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临床疗效。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真菌清除率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2周,联合组、伊曲康唑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复方黄松洗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略高于伊曲康唑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真菌清除率,联合组和伊曲康唑组明显高于复方黄松洗液组(P0.05)。复发率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前两组出现4例轻度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黄松洗液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临床效果好,且经济、安全,但与单用伊曲康唑组无显著差异性。提示伊曲康唑联合复方黄松洗液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疗效主要源于伊曲康唑。  相似文献   
107.
医生在应用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或氟康唑治疗真菌病时,除了需要熟悉其药物的固有不良反应外,还应重视抗真菌药物和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8.
患者,男,63岁,因“左手腕结节斑块半个月”为主诉就诊我科门诊。左手腕肥厚性的肉色斑块,结节,表面疣状增生,病理活检见真皮及多核巨细胞胞浆内褐色厚壁圆形硬壳小体。PAS染色(+),真菌培养见暗棕至黑色菌落生长;经测序,最终确诊为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但由于患者原发矽肺症状加重,后因矽肺引发并发症死亡。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培菲康联合常规治疗对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我院新生儿CMV性肝炎患儿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CMV免疫球蛋白M(IgM)及CMVDNA转阴率、肠道菌群(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样真菌、肠杆菌)、免疫功能指标[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和12周,研究组患儿TBA、TBIL、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CMVIgM及CMVDNA转阴率(78.85%、75.00%)均高于对照组(50.00%、4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周和12周,研究组患儿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酵母样真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儿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7.31%)与对照组(13.4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常规治疗能改善新生儿CMV性肝炎患儿肠道菌群分布,纠正其免疫紊乱状态,改善患儿肝功能,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0.
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元件.在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利用不同强度的启动子对代谢途径进行精细调控,来实现代谢平衡,降低中间产物积累,提高目标产物合成.然而目前可获得的启动子难以满足以上要求,而且不同来源的启动子通用性差,缺乏标准化.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1条88个碱基对的启动子,包含典型的-35区、-10区以及核糖体结合区.同时,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6个碱基、-35与-10区间隔区14个碱基对中引入简并序列,构建了合成启动子文库.利用合成启动子控制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的表达强度,经过两轮筛选,从5 000多个克隆中获得了720个不同强度的启动子.随机挑选35条不同强度的启动子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启动子具有碱基偏好性.对于强启动子,-13位点嘌呤碱基出现频率高,转录起始区除-4位点外,嘧啶碱基出现的频率高于嘌呤碱基,而-10区与-35区间14个位点的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出现频率大致相当.最后选取5条不同强度启动子应用于顺,顺-粘康酸合成途径调控优化,结果显示不同强度的启动子可以调节目标产物顺,顺-粘康酸的合成和中间产物儿茶酚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