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对蒺藜全草中-抗真菌甾体皂苷:替告皂苷元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半乳糖甙苷(TTS-12)进行提取分离工艺研究,采用70%乙醇提取后,沉淀部分经乙酸乙酯处理再进行硅胶柱层析,粗品重结晶后得到TTS-12纯品,HPLC-ELSD法测定TTS-12含量,TTS-12的收率为86.5%,产品纯度为97.1%。本工艺简便实用,收率稳定,产品纯度高,适合中试生产TTS-12。  相似文献   
62.
分析重组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疫苗 (rUreB)中试产品的纯度 ,制备肽指纹图 ,证明rUreB三批中试产品在一级结构上的一致性和生产工艺稳定性。利用面积归一法检测产品的纯度 ,在非还原条件下用TPCK处理过的胰蛋白酶水解 3批中试产品 ,用反相HPLC制备分析肽图。结果显示 ,rUreB的 3批中试产品的纯度达到中试质量要求和肽图分析要求 ,3批中试产品的肽指纹图基本一致 ,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3.
为创制结球甘蓝-大白菜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利用二倍体大白菜(AA,2n=20)为母本与四倍体结球甘蓝(CCCC,2n=36)杂交,通过胚挽救获得了异源三倍体杂交种(ACC,2n=28);利用SSR对杂交种进行鉴定,6株F1均能扩增出父本的特征带,表明这6株是真杂交种。异源三倍体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表明,未加封阻时,大白菜与结球甘蓝染色体均有较强的杂交信号;当加入适当比例的封阻时,来自大白菜和结球甘蓝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强弱有明显差别;封阻过度时,大白菜与结球甘蓝染色体的杂交信号都十分微弱。说明大白菜与结球甘蓝基因组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64.
微生物发酵产光学纯度D-乳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乳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性中间体和聚乳酸合成的原料,其生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低光学纯度D-乳酸在很多领域的应用都受到限制。微生物发酵法能够生产高光学纯度的D-乳酸。除了乳酸生产的传统菌株-乳酸细菌,研究者们还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不断探索其它种属菌株利用更廉价的可再生资源高产光学纯度D-乳酸的可行性。介绍了D-乳酸的物化性质及其在工业生产、化学加工和聚乳酸合成中的应用,并详细综述了国内外发酵法生产光学纯度D-乳酸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采用基因工程育种策略提高菌株的D-乳酸产量、转化率、生产强度以及光学纯度,降低副产物的合成,扩大底物利用范围的研究成果。所涉及的菌株包括:乳酸细菌、大肠杆菌、谷氨酸棒杆菌以及酵母等。这些研究表明,应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生产菌株的代谢途径是选育D-乳酸发酵生产菌株的发展趋势。最后还对D-乳酸发酵生产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5.
D-阿拉伯糖是多种功能性糖合成的中间体,其纯度高低决定了功能性糖转化率的高低,所以得到高纯度的D-阿拉伯糖尤为重要。通过对D-阿拉伯糖结晶温度、搅拌速度、结晶液中离子含量等因素进行试验,确定了采用梯度降温形式、搅拌速度控制在5 r/min,离子含量控制在100 μs/cm以下能够得到纯度达99.8%的D-阿拉伯糖晶体,实验结果为后续功能性糖的高效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茶氨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系统研究了从茶多酚工业废液中提取纯化茶氨酸的工艺。采用絮凝、吸附、阳离子树脂交换、重结晶工艺来分离纯化茶氨酸。结果表明,絮凝能有效的去除茶多酚工业废液中的蛋白质等杂质,杂质的去除率为50%;吸附能进一步去除色素、多酚类物质及大分子有机物;阳离子交换树脂能较专-吸附氨基酸。茶多酚工业废液经絮凝→吸附→阳离子树脂交换工艺可得纯度50%的茶氨酸,得率为1.8%;通过重结晶可得到纯度90%的茶氨酸,得率为0.8%。  相似文献   
67.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番茄杂交种纯度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丽  郑晓鹰  E.Klocke 《广西植物》2003,23(2):149-154,148
应用RAPD(RandomlyamplifiedpolymorphicDNA)分子标记对番茄京丹1号和毛粉802的F1代杂交种纯度进行鉴定的实验研究。该项研究使用了10个碱基的单随机引物和10个碱基的双随机引物进行扩增。在60个单引物扩增反应中获得7个京丹1号父本特有的核酸标记片段。但在14个双随机引物对京丹1号和毛粉802杂交组合的扩增反应中获得了7个京丹1号F1代杂交种特有的核酸标记片段和5个毛粉802父本特有的标记带。实验结果显示,双引物的扩增反应对鉴定双亲亲缘关系极近的杂交种纯度较单引物扩增反应更有效。其中,京丹1号的14个标记片段在北京蔬菜研究中心,种子纯度检测室又进行了重复扩增实验。实验结果为87%的RAPD标记可以在使用不同的PCR仪和不同来源的Taq酶的实验条件下得到。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鉴定双亲亲缘关系极近的杂交种纯度是真实可靠的。  相似文献   
68.
李巍 《遗传》2008,30(9):1120-1120
对检测分析分离精液中X、Y精子纯度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并将各种方法的原理、技术操作过程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如能在技术上有所突破, 提高方法的灵敏度、精确性, 降低检测时间, 单精子巢式PCR方法将可能成为一种低成本、常规化的检测手段, 在精子分离方法优化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并推动其他单精子遗传检测技术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69.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蛇毒中分离的神经生长因子(NGF),经用鸡胚背根神经节做生物活性测定,发现能促进神经节树突最大生长的最小NGF浓度为2.5ng/ml。半成品的毫克蛋白(mgP)比活性在1.54×105~5.35×105U/mgP之间。经用HPLC和SDS-PAGE电泳做纯度分析,主峰面积在95%以上。并从四种NGF成品赋形剂中选出了理想的配方  相似文献   
70.
黄芩甙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纤维素酶在黄芩甙提取工艺上的应用。纤维素酶的比活力为1500个活力单位,酶解温度为50℃、pH值为5.0、酶解时间为18 h、煎煮时间为40 min。实验结果表明:加酶提取黄芩甙比不加酶提取的产率提高16.3%,产物中黄芩甙的纯度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