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探讨利用RAPD技术对昆虫离体培养进行快速鉴定的可能性。实验中所选用的细胞材料是美国棉铃虫(Heliothis Zea)细胞株Hz-AM3(简称Hz)、粉纹夜蛾(Trichoplusiani)细胞株BIT-TN5B1-4(简称5B1)、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卵巢细胞株SL1,利用RAPD技术找出三种细胞的差异条带,从而证明RAPD技术在昆虫离体细胞的快速鉴定中很有前景。  相似文献   
22.
安徽农业大学植保系李长福、吴振廷、王学林等研究人员根据转Bt基因棉国抗 1号转入的外源基因中整合有GUS基因和NPTⅡ基因 ,建立了 3种种子纯度检测方法 ,即GUS组织化学染色法、NPTⅡ培养法和NPTⅡ叶片涂抹法 ,准确率达到 98% ,在检测转Bt基因棉原始群系 2 0 - 1时 ,与生物测定比较准确率同样在 98%。为此 ,这 3种方法可用转Bt基因棉扩大规模制种过程中和推广应用良种纯度的检测 ,相应方法同样适用于基因组中整合有GUS基因和NPTⅡ基因的其他转Bt基因棉的品种。不仅如此 ,还适用于携带同一Bt杀虫蛋白基因的所有转Bt基因植物。同时…  相似文献   
23.
利用电渗析技术 ,分离化学合成牛磺酸所生成的牛磺酸与硫酸钠混合水溶液 ,可以回收所生成牛磺酸的 78.1 % ,理论产量的 6 4 .7% ,与传统化学分离法相比有很多优点  相似文献   
24.
豫医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的建立及其遗传纯度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强迫杂合性史妹酱方式培育携带无毛突变基因的分离近交系,然后用生化标记法,皮肤移植实验和毛色基因测试法对其进行遗传监测。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育成了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豫医无毛小鼠分离近交系,现已达30代,生化标记法测定的9条染色体上13个生化标记位点全部纯合;同系异体间皮肤移植100天后,未见排斥现象,为同系组织遗传性;与DBA/2交配进行的毛色基因测试,杂交的F1代相同,全部为野生色,基因型为AABBccDD ,表明豫医无毛小鼠已成为一个达到国际标准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25.
重组乙肝疫苗纯度高效液相层析(HPLC)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HPLC检定方法,应用TSK-G5000PW检测系统测定汉逊酵母重组乙肝疫苗表面抗原的纯度,对不同样品处理液的配比浓度和处理时间分别进行了探讨,作者选用DTT/Tween-80作为样品处理效果优于DTT+Tween-20,1:50Tween-80与0.1mol/L等量混合为样品处理液的适宜浓度。样品处理液与等量样品混匀时间介于35s-2min时,HPLC分离效果好,结果稳定。该处理液及处理时间对CHO细胞及Merck酿酒酵母重组乙肝疫苗表面抗原的HPLC纯度测定无影响。结果表明:现有的HPLC检测系统用0.1mol/L DTT与1:50 Tween-80等量混合处理后能有效地检测不同类型重组乙肝疫苗表面抗原的纯度。  相似文献   
26.
《生命世界》2005,(2):16-16
与人类一样,玉米不仅具有“指纹”,而且不同品种的“指纹”绝对不会雷同。根据这种特性,我国农业专家已成功掌握了鉴别玉米种子真伪、判断玉米种子纯度等国际尖端技术。一项科研计划表明,我国玉米标准DNA“指纹库”已进入筹备阶段。  相似文献   
27.
28.
抗逆,高产玉米杂交种陕资1号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年全国北方夏灭迹主区试资料,用Eberhart法、Tai及变异系数法对陕资1号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与区试、生产示范的实际情况吻合,充分表明陕资1号产高、稳定性好,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是具有一定发展前任的优良杂种。  相似文献   
29.
玉米是杂种优势利用最成功的作物之一,采用细胞质雄性不育(CMS)进行玉米杂交种生产已成为杂种优势利用的有力工具。CMS是由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基因表达产物的不协调而产生的不育性,可被核基因组中的恢复基因恢复。根据育性恢复专效性,玉米CMS材料主要分为T、C和S三种类型。综述了这三种类型不育及其恢复基因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在不育化制种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0.
选用36个随机引物对"寒丰A"、"寒丰B"、"8204A"、"8204B"、"R161"等5份杂交粳稻亲本材料进行RAPD扩增,对其中特异RAPD标记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根据获得的特异DNA序列设计序列特征扩增区(SCAR)特异的引物,将18个RAPD标记转化成6个稳定的SCAR标记.用这些SCAR标记对亲本和杂种F1代单株进行检测,实验室检测种子纯度的结果与海南田间种植的结果基本一致.此外,应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特异的1对PCR引物,分辨出2对不育系/保持系亲本:"寒丰A"与"寒丰B"、"8204A"与"8204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