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2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11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大叶杨组组间杂交花粉-柱头相互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大叶杨为母本,分别与小叶杨、欧洲黑杨、响叶杨进行人工杂交,并以大叶杨×大叶杨为对照,观察其花粉与柱头相互作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大叶杨柱头细胞在授粉前表现生理活跃,含丰富的细胞器,壁外被含分支通道的角质层。接受大叶杨及欧洲黑杨花粉的柱头细胞内部仍有丰富的细胞器,膜结构保存完好。接受小叶杨及响叶杨花粉的柱头细胞衰亡较快,授粉部位沉积厚的胼胝质,细胞内部液泡化,膜结构逐渐消失,细胞质电子密度加大。欧洲黑杨花粉行为与大叶杨花粉行为相似,花粉能迅速萌发,并以短管形式穿入柱头,异常行为罕见。小叶杨及响叶杨花粉萌发后只有半数花粉管能以短管形式进入柱头,其中部分管内沉积胼胝质,另半数花粉管在柱头上表现各种异常行为——扭曲、爬行、肿胀、提前破裂释放内容物及先端沉积胼胝质。由各种花粉在大叶杨柱头上的行为和大叶杨柱头对各种授粉的反应判断,与大叶杨杂交亲和力在柱头阶段表现由强至弱依次是欧洲黑杨、小叶杨、响叶杨。  相似文献   
12.
使用寡核苷酸指导的定点突变方法,将人αA型干扰素的完整基因与γ干扰素C端16个氨基酸的编码序列融合,在噬菌体λP_L启动子控制下,合成了一个杂交蛋白质。此蛋白质经抗人α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纯化后,在MDBK细胞上具有抗病毒活性,并像γ干扰素一样,可被依赖于cAMP的蛋白激酶磷酸化。[γ-~(32)P]杂交蛋白与MDBK细胞的结合,可被αA型干扰素大大抑制(70%)。  相似文献   
13.
DNA印迹(Southern blot)杂交法是研究DNA分子结构,变异及其组成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自1975年闻世以来,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分子病毒学等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这些学科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由于该技术均需要首先将电泳后已变性的DNA从琼脂糖凝胶转移至支持膜上,因此,实验结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吸印的效果,同时也受支持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继前文后,按照设计的线性回归程序在“IBM—PC/XT”微型计算机上,进一步检测了断片率、微核率与细胞畸变率之间的相关性,肯定了微核测定法,断片测定法可以替代染色体畸变分析法。  相似文献   
15.
核酸杂交技术在植物类菌质体病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国忠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5):295-298
  相似文献   
16.
陈彦长  张惠纯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5):302-307,301
本文着重介绍了Naumann等自80年代以来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别和鉴定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其检测方法、实验方案、细菌的红外光谱、方法的重复性及谱图量化、微分指数及其使用分别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uvrA基因对SOS显色法检测遗传毒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SOS显色法对45种化学物质(包括致癌物质、抗癌药物、赫基衍生物、代谢抑制物、食品添加剂和含铬废水)进行遗传毒性检测。分别用大肠杆菌的uvrA-菌株PQ37和uvrA+菌株GC 4415作为测试菌株以考察uvr A 基因对SOS显色法检测遗传毒性灵敏度的影响。带有uvrA 突变的菌株PQ37比较灵敏,不带uvrA突变的菌株GC 4415测不出消癌芥、吖啶黄和SIPI系列化台物的遗传毒性。但在实验中也观察到某些化合物诸如丝裂霉素c、嘹啶酮酸、甲氨喋呤、5一氟尿嘧啶和5一溴脱氧尿苷等诱导菌株PQ37的SOS应答的能力匣而低。已知某些化学物质诱导SOS应答的能力部分取决于uvrA基因产物的存在,因此应使用带有uvrA突变和不带uvrA突变的菌株来进行SOS的显色测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应用DNA重组和分子克隆技术研究雄激素与大鼠储精囊分泌蛋白基因的相互作用。大鼠储精囊总m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dsc-DNA,并克隆于pBR322/X1776中。经原位杂交法筛选含有互补于雄激素调节的mRNA的三个克隆株,其中二株经信使选择杂交翻译法证实它们是编码54K和16.6K道尔顿的分泌蛋白质的基因。同时应用后者的cDNA作为探针进一步研究雄激素对处于不同生理态状下的大鼠储精囊mRNA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anti-RNA——研制者称之为反(anti-)mRNA、反义(anti-sense)RNA、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几十年来,世界上用分子水平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基因失调已有许多报告,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由于生化的重组基因技术而来,用在单独的分析特异的基因、基因产物以及核酸结构分析编码,基因表达的规律,从而用以检测某些疾病,例如早期妊娠时测定血清或羊水中的基因紊乱,可以及时治疗或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