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以Azo-xylan为底物,利用双层平板法从堆肥中筛选到可降解木聚糖的菌株,16S rRNA测序分析显示该菌株与糖丝菌属(Saccharothrix variisporea)的同源性最高(99.33%),命名为S. variisporea YJ。研究发现以酵母提取物或(NH4)2SO4作为氮源、甘蔗叶作为碳源、初始pH值 7.0、发酵温度40 ℃、发酵时间5 d时,发酵液中木聚糖酶的酶活性最高。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及pH值分别为55 ℃和8.0,在55 ℃以下及pH值 4.0~10.0的范围内保持较高稳定性。Na+能有效提高木聚糖酶活性,Mg2+和Mn2+没有明显影响,Cu2+则严重抑制木聚糖酶活性。此外,发酵液还可以直接对天然底物玉米芯进行降解。  相似文献   
12.
宛氏拟青霉菌木聚糖酶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自然筛选分离得到一株产高木聚糖酶活力的拟青霉属菌,初步鉴定为宛氏拟于霉(PaecilomycesvariotiBainier)菌。该菌所产的木聚糖粗酶液分别经硫酸铵,乙醇沉淀,SephadexG-100,DEAE-SephadexA-50分离纯化后得4个组分,分别称为I,Ⅱ,Ⅲ,Ⅳ。其反应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I,pH4.2,47℃,Ⅱ,pH4.2,52℃,ⅢpH4.0,47℃,Ⅳ,pH3.8,4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木聚糖酶的理化性质,底物特异性,催化反应机制以及酶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介绍了某些化学物质对木聚糖酶产生的诱导作用及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木聚糖酶分子的结构区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数木聚糖酶分子中含有多个功能区域,这些区域包括催化区、纤维素结构区、木聚糖结构合区、连接序列、重复序列、热稳定区、Cellulosome-Docking区及其它未知功能的非催化区,  相似文献   
15.
16.
以构建好的大肠杆菌工程菌BL21(DE3)/xylanase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以IPTG和乳糖作为诱导剂时重组蛋白的表达规律。在摇瓶发酵条件下研究了诱导剂浓度、诱导时机、诱导培养时间和诱导培养温度对目标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乳糖作为诱导剂时,重组菌产酶活力33.9 U/mg略高于IPTG作为诱导剂时重组菌产酶活力28.10 U/mg,这为乳糖作为诱导剂应用于重组大肠杆菌生产木聚糖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2株新分离鉴定的细菌克隆与最近源种(Bacillus halodurans C-125)木聚糖酶基因的同源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已发表的近源种(C-125)的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与其同源的木聚糖酶基因,进而用pQE31载体对该基因进行表达。同时对表达蛋白的三维空间结构进行网络模拟分析,对蛋白同源性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克隆的木聚糖酶基因片段分别为1284bp和1236bp,而且该基因也成功表达;该蛋白是(α/α)6折叠构象,与C-125三者同属于一个分支上。结论:通过分析、表达蛋白编码外切-1,4-β-木聚糖酶,属于M家族。这该新分离菌株木聚糖酶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造纸厂的污泥及污水筛选获得了一株产木聚糖酶能力较强的菌株,经鉴定该菌株为异硫链霉菌(Streptomyces althioticus),专利保藏号为CCTCC M 2014110。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优化了碳源、氮源、温度、初始p H、发酵周期、摇床转速、接种量及装液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最佳产酶条件为:以为玉米芯为碳源,用量30 g/L;以大豆粉与硝酸钾复合物为氮源,用量分别为20g/L和10 g/L;发酵周期120 h,发酵温度40℃,接种量6%,初始p H 5.0,装液量50 m L/250 m L三角瓶,摇床转速为160 r/min。  相似文献   
19.
对米曲霉原始发酵液中耐热木聚糖酶进行纯化和酶学特性研究,利用甘蔗渣为碳源培养米曲霉,通过超滤和阴离子交换柱两步纯化得到木聚糖酶XynH1,分子量35.402kDa,利用飞行时间质谱和SDS—PAGE分析,推断XynH1为XylanaseXynF1,分子量为35.402kDa。XynH1属于糖苷水解酶家族10,酶活为442.2IU/nag,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pH6.0和65℃,80℃以下及pH4.0~10.5范围内较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中度嗜盐菌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度嗜盐菌在盐碱环境下生长繁殖,其产生的木聚糖酶也同样具有在盐碱环境下发挥作用的特性。本文对一株中度嗜盐菌的产木聚糖酶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包括氮源、液体种子接种量、培养温度、pH值、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氮源为蛋白胨;最佳产生木聚糖酶的发酵条件是液体种子接种量为6%,温度为35℃,pH值7,培养时间为4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