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9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姚晓畔  荆喆 《生物技术》2002,12(5):13-14
通过筛选三株能降解烃类菌株及浮渣成分的化学分析,对炼油厂有机浮渣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并对其降解最适条件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将有机浮渣按一定比例稀释,按10%接种量添加混菌溶液,35℃摇瓶培养2d,降解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2.
有棱丝瓜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植物名称 有棱丝瓜 (Luffaacutangula)品种“绿旺”。2 材料类别 真叶、下胚轴、上胚轴及胚芽。3 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 ( 1 )MS。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 :( 2 )MS 6 BA 5mg·L- 1 (单位下同 ) NAA 0 .5。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及分化培养基 :( 3)MS 6 BA 2 IAA 0 .2 IBA 0 .2。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基 :( 4 )MS 6 BA 4 KT0 .5 NAA 1。生根培养基 :( 5 ) 1 /2MS IAA 0 .2。以上培养基 pH均为 5 .8。糖浓度在培养基 ( 1 )、( 2 )、( 4 )、( 5 )中为 3% ,在培养基 ( 3)…  相似文献   
63.
续前末梢神经的磁刺激导言1984~1985年间,上野照刚S.Uene等〔4,5〕,采用磁刺激法使神经出现兴奋,即用电磁感应磁场和脉冲磁场进行磁刺激的。传统上用电容器充放电法产生的脉冲磁场的波形,是一种衰减波,尚不能形成矩形波和正弦波。这样就无法对神经的磁刺激过程进行详细地研讨。为此上野等在1987~1988年间,发表了采用任意波形发生器所提供的矩形波磁场所开展的磁刺激研究〔6,7〕。上野等又对任意波形发生器所产生的梯形波进行放大,所用的8字形线圈,其匝数为10,外径为100mm,内径为60mm。…  相似文献   
64.
由于有花植物固着生长的习性,它们的有性生殖依赖于成功的花粉传递。花粉传递之所以重要,在于其中包裹着精子。除少数植物能进行白花授粉之外,大多数植物需要外力的帮助才能实现传粉。据估计,2/3以上的植物是靠昆虫授粉。如果缺乏传粉媒介,精子输送受阻,将导致花不能受精结实。  相似文献   
65.
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通过检测孕妇外周血中的游离胎儿DNA来筛查胎儿常见非整倍体,已成为产前筛查中重要的一项技术,甚至可作为高龄孕妇初步筛查的首选方式。但因为难免会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所以其阴性结果也并不能总是保证胎儿正常。而对于阳性结果,需通过有创产前诊断进行验证。目前,我国临床主要采用的有创产前诊断方法有绒毛活检(Chorionic Villous Sampling, CVS)、羊膜腔穿刺(Amniocentesis, AC)和脐血穿刺。绒毛活检和羊膜腔穿刺术是NIPT阳性结果验证的主要方式。本文主要对造成NIPT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原因及其阳性结果的验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早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于我院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18例(36眼),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记录其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 density,ECD)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和有效球镜度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前房深度较术前变浅(P0.05),眼内压与术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ICL植入手术矫正高度近视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67.
北带马尾松毛虫灾害发生级别的气候因子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四县马毛尾松毛虫灾害20多年的观测数据及相应27项气象资料为研究材料,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处理,建立了15个我国北带马尾松毛虫灾害的预报模型.经回测历史符合率为60%~90%.本研究的创新在于以方差为权重客观地将三个预报指标加权平均为一个综合指标,并据此划分出灾害的3个等级,使其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68.
病毒的命名过去不够统一,有些病毒是以宿主、病理特点、致病症状、病毒颗粒形态进行命名,有些病毒是以地名和人名进行命名,还有些病毒是以字母和数字命名。病毒的分类系统也不一致,动物病毒分类等级设立科、属、种;而植物病毒分为组、亚组、种。为了力求分类和命名的统一,1992年Martelli首先提出了植物病毒的科、属、种分类原则,1993年8月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的第9届国际病毒大会上,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采纳了这一分类原则,并且新设立了一些植物病毒的科、属[1],1995年在ICTV所公布的病毒…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后指导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急诊处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指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 h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灌注指标、液体复苏6 h后液体平衡量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及在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入住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尿量均大于30 m L/h,提示复苏成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和微循环灌注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液动力学指标和微循环灌注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液体复苏6 h后液体平衡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EICU病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液体恢复管理和治疗过程具有指导意义,使血管活性药物得到有效利用,精确进行液体管理,减少盲目补液,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经济高效,是指导治疗和评估治疗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0.
《菌物学报》2017,(2):164-176
对于野生植物根内定殖的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暗隔内生真菌(DSE)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现已进行了众多的调查研究。然而,对于同时定殖于栽培作物同一根系的这两种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了解甚少。本研究旨在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和PCR‐DGGE技术探究保护地栽培的黄瓜Cucumis sativus Linn.根内AMF和DSE的物种多样性。PCR‐DGGE结果显示共有7种AMF,包括Funneliformis mosseae,Glomus fasciculatum,Glomus indicum,Scutellospora dipurpurescens,Gigaspora margarita以及2个未培养的Archaeospora;而以黄瓜植株根段作为接种物加富培养后,依据其所产生的孢子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鉴定,则只分离获得3种,即F.mosseae,G.indicum和Gi.Margarita;同时,采用常规分离纯化的方法从黄瓜根内分离得到DSE 6个菌株,其中1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Phoma leveillei。从保护地根区土壤中分离AMF孢子并通过形态学分类鉴定,获得了9属20种。研究结果表明,Glomus是保护地栽培黄瓜根系内的优势属,针对数量,相对于传统形态鉴定技术,分子技术可以检测到根内更多的AM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