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4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218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广西龙虎山猕猴种群生态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骏  冯敏 《兽类学报》1996,16(4):264-271
1988~1995年,采用定点观察法和绝对计数与相对计数结合法对龙虎山猕猴种群生态作了调查研究。1990年核心区有猕猴14群,500只左右,猴群密度1.6群/km2,种群密度55.6只/km2.猴群大小平均33.8±23.1(n=6)只。一般每隔4~5年分群一次,猴群群体年均增长率14.8%,种群年均增长率为9.7%。猴群中成年猴性比为7.6±6.5(n=12),1~3岁组的性比为0.74±0.61(n=4),群内未成年猴比例为67.7±3.1%(n=12)。发情交配期最早11月12日,最晚次年1月20日,高峰期12月上旬,持续3个月.产仔期最早4月1日,最晚8月14日,高峰期5月上旬,持续时间4个半月.繁殖率45.5%~100%,平均75.4±13.2%(n=21)。新生猴死亡率较低,新生猴性比(雌:雄)平均0.74±0.34(n=5)。  相似文献   
102.
盐城獐种群生存力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Vortex6.0计算机程序对盐城獐(Hydroptesinermis)种群的生存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若无狩猎和海潮侵袭的影响,在能容纳500头獐的栖息地中,盐城獐可长期生存。如狩猎死亡率达5%和10%,拥有100~200头獐的种群分别在32~50年和15~27年内灭绝率超过5%;拥有300~500头的现存种群分别在90~95年和29~42年内灭绝率超过5%。在有海潮侵袭的栖息地中,不管现存种群多大,在未来25年左右的时间内种群灭绝率大于5%,在50年内种群绝灭的可能性超过50%。根据该地的实际情况,建议在无海潮侵袭的堤内选择至少能容纳200头獐的栖息地和在相临的堤外选择能容纳500头獐的栖息地建立保护区,才能保证盐城獐种群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03.
系统地研究了缙云山大头茶(Gordoniaacuminata)种群的生殖年龄、生殖年龄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大头茶种群的Armin、Armax、和Apc值分别为10a、88a、34a和78a,但随群落结构复杂性程度的增加其生殖年龄逐渐递增。缙云山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年龄结构和兴文地区的相似,均为增长型,但前者生殖年龄结构较后者复杂,且前者之生殖年龄结构在不同生境(甚至同一群落的不同海拔样地)中呈现不同类型。影响大头茶种群生殖年龄和生殖年龄结构的主要因子是群落生境类型、幼株积累生物总量的能力、群落透光度、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和坡向等。  相似文献   
104.
湘鄂与闽粤猕猴颅骨的多变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是中国猕猴湖南-湖北和广东-福建种群颅骨的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面宽和颅肌的形态结构除有明显的性二型外,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湖南-湖北种群的颅骨结构相对大于福建广东种群。它们与云南南部和海南岛猕猴颅骨的判别分别结果表明,由于地理和生态隔离,四者雌雄两性颅骨的形态结构均有较大的差异,达到种群间的显著差异水平,分别应属不同的亚种。  相似文献   
105.
蒙古栎种群天然更新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相似文献   
106.
研究表明,无视异绒螨种群密度与棉田连作年限之间呈正相关,与棉田海拔高度和水位之间呈负相关.露地棉田螨量明显高于地膜覆盖棉田.若螨在静水中的浮水时间可持续5.2h.成螨产卵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12.5%.不同杀虫剂对幼螨杀伤力为溴氰菊酯喷雾>氧化乐果喷雾>三氯杀螨醇喷雾>氧化乐果缓释剂涂茎.因此,发展灌溉棉田、棉花适当连作、棉花生长期采取药剂涂茎治蚜对壮大无视异绒螨种群密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在豆田群落中,常见的天敌昆虫及有益生物为12科13种,它们对寄主均有很强的选择性.小花蝽是大豆蚜的主要天敌,系优势种,其次是龟纹瓢虫.大青叶蝉的主要天敌是蜘蛛类,三突花蛛和草间小黑蛛为优势种.在长期不施用农药的环境下,天敌自然种群对控制害虫发生危害的作用明显.经数学分析,建立了12个数学模型,进一步揭示了两种刺吸类害虫与其天敌之间的关系;天敌种群消长、害虫种群消长与时间变动的关系.尤其通过对豆田群落生物的多样性、稳定性动态分析,表明豆田群落在8月9日至8月29日多样性指数和稳定性指数最大;同时亦表明豆田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愈高,群落的稳定性愈强.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了各种检验昆虫种群空间分布的模型.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模型:m~*-v幂模型──m~*=avb,m~*与v呈幂关系.实例研究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适用范围更广和可行性大的优点.同时,根据m~*-v幂模型,推导出与其相配套的序贯抽样方程、最大抽样数量公式和最适抽样单元大小等公式.  相似文献   
109.
生物种群动态微分方程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数值分析和最优化技术的有机结合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对动态微分方程模型直接进行数据拟合和参数估计方法,并以Logistic微分方程、生物种间竞争关系微分方程以及一种复合形态的Logistic微分方程为例进行了数据拟合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各种动态微分方程模型均能进行最优拟合分析并求解其参数.同时发现,以前有的作者〔1,2,3,4,5〕提出的方法所得到的参数估计值存在系统误差且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10.
天然次生林群落中主要树木种群间联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3个天然次生林群落中几个主要树木种群的RA、RD、RF及IV值的比较分析以及种间联结系数的求算,较深入地研究了各主要树木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种间联结星座图对此种关系作了较直观的反映。计算结果表明3个群落类型中大多数种对间都表现出正的或负的联结关系,然而通过X2检验,各种对间的联结关系均未达到极显著的程度,文章对此作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分析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