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叶片中分离到一株对小麦赤霉(Fusarium graminearum)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强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 H-6.通过形态和培养特性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 16S rDNA 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茵属于伯克霍尔德属,命名为 Burkholderia sp.H-6.同时还对该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马铃薯浸出液中添加 2.5%的甘露醇和 0.1% NaNO3 有利于细胞生长和抑菌活性的产生,最适培养温度为 28℃.最佳初始 pH4.0.  相似文献   
42.
粪肠球菌精氨酸脱亚胺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硫酸铵分级沉淀、Q-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G-75凝胶柱层析从NJ402自溶细胞超声破碎液中提纯得到精氨酸脱亚胺酶(ADI),纯化倍数为34.5,活力回收率为31.4%,经SDS-PAGE以及Native-PAGE测定结果表明,ADI亚基分子量约为46 kD,该酶非变性情况下的分子量约为190 kD左右,该酶为同四聚体结构.酶学,胜质研究结果表明:ADI催化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50℃和6.5,在45℃以下和pH 5~8之间有很好的稳定性.ADI是L-型脱亚胺酶,具有严格的光学选择性,适当浓度的Mn2 、Mg2 、Co2 对ADI催化活力的促进作用较大,高浓度的Zn2 和Co2 对酶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L-瓜氨酸对酶无抑制作用而L-鸟氨酸却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ADI在最佳催化条件下作用于L-精氨酸的米氏常数为3.2686 mmol/L,最大反应速度为2.44 μmol/min.  相似文献   
43.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未显示该菌株所产絮凝剂具有遗传毒性.该菌产絮凝剂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浸出汁,培养时间为24 h.在絮凝体系中加入Ca2 能明显提高发酵液的絮凝率.在pH为8.0时对高岭土悬浊液和污水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44.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教学研讨"基因工程"的教学构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编者按:为配合高中新课程改革,本刊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必修部分的17个二级标题,从2006年8月-2008年1月,组织系列文章,按每个单元进行教学辅导,同时提供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帮助广大教师理解新课标,搞好新课标教材试教.2008年我们将在该栏目再次组织系列文章,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选修部分的教学进行辅导.  相似文献   
45.
芦丁-锗配合物及其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芦丁是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天然多羟基黄酮苷,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度法考察了芦丁与锗离子的配位作用,并研究了芦丁-锗配合物清除超氧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作用。结果显示在KH2PO4-NaOH(pH6.70)的缓冲液中,芦丁与锗离子能形成1:1的配合物,其K稳=10^7.46,同时配合物显示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46.
L-乳酸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通过对L-乳酸细菌(Lactobacillus casei FH-2)菌体生长、产酸速率、耐酸水平、高糖发酵性能的优化,实现了优化该菌生长和条件的目的。并对培养基中不同辅料的添加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共同加入麦根一麸皮浸泡液时,可以提高乳酸的产量,其最佳方案为50℃、4h、1%麸皮浸泡液和2%麦根。乳酸产量为40.5g/L。结论:实验通过优化L-乳酸细菌的发酵条件提高了乳酸的产量。  相似文献   
47.
Abstract: To search for new and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 new glycoside, 3-O-[α- L -rhamnopyranosyl-(1→3)-( n -butyl-β- D -glucopyranosiduronate)]-28-O-β- D -glucopyranosyloleanolic acid ( 1 ), was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along with 3-O-(methyl-β- D -glucopyranosiduronate)-28-O-β- D -gluc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 2 ), 3-O-β- D -gluc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 3 ), 3-O-β- D -glucuron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 4 ), 3-O-[β- L -rhamnopyranosyl-(1→3)-(β- D -glucuron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 5 ), 3-O-(β- D -glucuronopyranosyl)-28-O-β- D -gluc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 6 ), 28-O-β- D -glucuronopyranosyl-(1→4)-β- D -glucopyranosyl hederagenin ( 7 ), 3-O-[β- L -rhamnopyranosyl-(1→3)-β- D -glucuronopyranosyl]-28-O-β- D -gluc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 8 ), and 3-O-[β- D -glucopyranosyl-(1→2)-α- L -rhamnopyranosyl-(1→3)-β- D -glucuronopyranosyl]-28-O-β- D -gluc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 9 ).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spectral and chemical evidence. The 50 per cent growth-inhibiting (GI50) of compounds 1 and 5 against MDA-MB-231 (a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was 3.44 × 10-4 and 4.66 × 10-4 mol/L, respectively.
(Managing editor: Wei WANG)  相似文献   
48.
鳜配合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美国白鱼粉为蛋白源 ,设计了 6个不同蛋白质水平 (32 .6 1%、38.10 %、4 3.5 5 %、4 8.95 %、5 3.6 4 %、5 6 .30 % )的实验饲料 ,在平均水温 2 2 .5℃的条件下 ,在水泥池网箱中 ,对平均尾重为 6 5 .0 0± 2 .2 5g的鳜进行 4 1d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 :随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升高 ,特定生长率 (SGR)最初快速上升 ,在 4 8.95 %转为缓慢下降 ;蛋白质效率(PER)的变化则呈抛物线型 ,在 4 4 .2 7%处为顶点。据此提出鳜配合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 4 4 .2 7%— 4 8.4 1%。  相似文献   
49.
甲壳低聚糖铁(Ⅲ)、硒配合物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甲壳低聚糖与FeCl3反应络合成甲壳低聚糖铁(Ⅲ),以甲壳低聚糖与亚硒酸反应络合成甲壳低聚糖硒,对2种络合物的稳定性及紫外、红外光谱进行检测。甲壳低聚糖铁(Ⅲ)水溶液中不存在游离铁(Ⅲ),表明铁(Ⅲ)与甲壳低聚糖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在pH值为3-11的范围内不水解,无沉淀产生;甲壳低聚糖硒水溶液中不存在游离的硒离子,表明硒元素与甲壳低聚糖也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红外光谱扫描也表明甲壳低聚糖与铁、硒络合的特征峰变化。研究结果说明甲壳低聚糖与铁(Ⅲ)或硒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经红外光谱分析其配位的基团主要是氨基,羟基也有一定的配位能力,但是强度低于氨基。以上实验结果有望使甲壳低聚糖铁(Ⅲ)配合物成为一种具有较好生物利用度的营养型补铁剂,使甲壳低聚糖硒配合物成为具有多功能的保健药品。  相似文献   
50.
黄伞的交配型性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两个黄伞子实体为材料, 经担孢子弹射, 稀释分离获得两组Ⅰ和Ⅱ分别为27和104株单核体。通过采用三轮杂交系统研究,确定黄伞为四极性异宗配合的担子菌;实验还发现单核体不同类型在群体中的比例显示出明显的偏向性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