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生长期SD大鼠对日粮常规营养物质和氨基酸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SD大鼠对营养物质消化特点,研究不同结构日粮营养物质的可消化性,为筛选适合SD生长大鼠的日粮营养物质水平和日粮配方提供科学参数. 方法采用饲养试验结束时的90 d龄体重相近的90只SD大鼠,分为9个组,每组10 只,雌雄各半,分笼、每笼5只,采用全收粪法对9个配方日粮进行5 d消化试验,测定9个日粮的能量和6种常规营养物质以及17种氨基酸(AA)的表观消化率.结果以第3组日粮的可消化性为最好,它的总能(GE)、粗蛋白(CP)、粗纤维(CF)、粗脂肪(EE)、无氮浸出物(NFE)、钙(Ca)、磷(P)和17种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依次分别为85.7、88.0、2 9.5、89.2、90.0、47.6、35.7和85.0(17个氨基酸AA平均值);这些营养物质在9个组的总平均表现消化率(%)依次分别为82.1、79.1、24.7、84.9、88.4、37.1、33.1和 81.5,结果表明,生长期SD大鼠对不同结构的日粮,不同水平的营养物质的可消化性不同 ,不同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差别较大,以第3组日粮配方及其营养水平较适宜于生长期SD大鼠 ,它的DE、CP、EE、CF、NFE、Ca和P水平依次为14MJ.kg-1、18%、4.5%、4.0%、5 5.0%、1.00%和0.66%,它的苏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水(%)依次为0.74、0.38、1.00、0.40、0. 93、1.65、0.62、0.94、1.00、0.58和1.22,它的可消化氨基酸水平(%)依次为0.60 、0.29、0.84、0.31、0.76、1.45、0.52、0.82、0.87、0.52和1.12.结论日粮能量具有较高的可消化性,对于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有正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132.
饼形碘泡虫在草鱼苗体内发育各阶段的显微及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饼形碘泡虫是一种引起草鱼苗肠道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寄生在草鱼苗前肠的绒毛固有膜内。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在不同日龄的病鱼组织中可见到单核营养体,核分裂,多核营养体及孢质分割的单产孢体或双产孢体,极囊形成,孢壳组合及孢囊产生等过程。在27-30℃的水温中,该寄生虫在鱼体内发育成熟需要12-15天。透射电镜观察到成熟孢子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糖原体,近极囊处各有一个略呈三角形的核,两个黑色的圆形体。极囊内极丝为4-5圈。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孢子的缝脊较凸出,每办孢壳各有一极丝孔。从裂开的孢子里还见到细胞质。  相似文献   
133.
中国截胫小蜂族四新种记述(膜翅目:小蜂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截胫小蜂族Haltichellini隶属小蜂科Chalcididae,截胫小蜂亚科Haltichellinae.它以前翅缘脉与前缘相毗连,后缘脉常多少发达等特征易与本亚科另一族驼胸小蜂族Hybothoracini相区别。全世界约有20余属,均为寄生性种类。我国已知6属:凹头小蜂属Antrocephalus Kirby,洼头小蜂属Kriechbaumerella Dalla Torre,截胫小蜂属Haltichella Spinola,霍克小蜂属Hockeria Walker,日霍小蜂属Nipponohockeric Habu和膨胸小蜂属Uga Girault.其中日霍小蜂属在中国为首次记录;膨胸小蜂属在中国仅知中华膨胸小蜂Uga sinensis Kerrich 1种。本文记述日霍小蜂属和膨胸小蜂属各2新  相似文献   
134.
鸭绿江香鱼耳石日轮与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玉浩拉.  RL 《动物学报》1995,41(2):125-133
1992年对鸭绿江香鱼耳石日轮与生长进行了研究。人工受精孵胚胎发育后期和前仔鱼期连续剖察表明,受精后约96小时胚体听囊内出现一对矢耳石,孵出后第2天耳石上出现第一个日轮,之后每天形成一轮。在当镜和扫描电镜下测定了幼、成鱼矢耳石的形态、直径、日轮数及其间距变化。耳石矩径与鱼体长呈线性关系,75尾幼、成鱼的关系式为y=3\28x+248.30  相似文献   
135.
黄少甫  赵治芬   《广西植物》1995,15(1):43-46
三种观赏植物的染色体研究黄少甫,赵治芬(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富阳311400)关键词翠菊,百日菊,溪荪,染色体,核型STUDIESONCHROMOSOMESOFTHREEGARDENPLANTS¥HuangShaofuandZhaoZhi...  相似文献   
136.
以土培盆栽和大田栽培小麦(Triticumaestivum)为研究材料,探讨了青海高原小麦在正常生长的自然条件下,出现的土壤水分含量(SWC)的变化所引起的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叶水势(wl)的变化以及自然强光(PFD;Q)导致的高温(Ta)所产生较低的空气相对温度(RH)对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的中午降低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田小麦正常生长的自然条件下,当SWC等于或低干30%时,小麦叶片的RWC和wl下降,气孔导度(Gs)变小,气孔阻力增大,CO_2的供给受到了限制,从而也引起了小麦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下降,Pn日变化就出现了明显的中午降低现象。当SWC在80%左右时,小麦叶片的RWC和wl升高,Gs增大,气孔阻力变小,CO_2供应充分,小麦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增强,Pn日变化就没有出现中午降低现象(图1),而青海高原偶然出现的自然强光(PFD)导致较高的Ta所产生较低的RH%和较低的SWC一样也是晴天中午,小麦叶片Pn日变化产生中午降低现象的直接原因。所以说,晴天中午,青海高原大田SWC的高低和RH%的大小是引起小麦叶片Pn日变化出现中午降低现象轻重与否的主要生态因素  相似文献   
137.
本实验比较了不同卵龄的小鼠卵母细胞受酒精人工刺激后的激活率和体外受精率,以探索卵母细胞激活和受精的机制。向NIH雌鼠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7.5单位,48小时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7.5单位,于不同时间杀小鼠,取卵母细胞与卵丘细胞的复合体(OCC)。从注射HCG后到取OCC的时间视为卵母细胞的卵龄。将OCC置于含8%酒精的M2中7分钟,再在16中培养5小时后,用0.3mg/mL的透明质酸酶去卵丘细胞。卵母细胞形成原核或速即卵裂为激活的标志,将OCC加入已获能的精子悬液中,5小时后将从卵丘细胞中释放出来的卵母细胞转移到M16中,将日发生卵裂为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激活的标志。小鼠卵母细胞卵龄为20h,其激活率为81.6%,速即卵裂率为48.0%;而卵龄进一步增加到24h,激活率和卵裂率转为下降(Table1)。而卵母细胞受精子激活和受精则不同,卵龄为15h ,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为45.4%;随着卵龄的进一步增加,体外受精率则下降(Table2)。Fig.1显示:新排出的卵母细胞容易被精子激活而受精;卵龄较大的卵母细胞较易被酒精的人工刺激而激活。可能是卵母细胞从成熟到老化过程中,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对外界刺激的敏感状态都在发生一些规律性的变化,而激活和受精的机制不完全,还不能精对卵龄的要求要严格。  相似文献   
138.
杜仲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杜仲(Eucom mia ulm oidesOliv.)叶片的光饱和光合速率为6~10 μm olCO2·m - 2·s- 1,表观光合量子需要量最低约为17。光合作用的CO2 补偿点略大于100 μm olCO2·m ol- 1,属C3 型光合作用类型。其光合日变化有明显的中午降低现象,降低的原因除气孔限制外可能还有光抑制等其它因素。光合作用进行时光合产物只有约14% 输出叶片  相似文献   
139.
文章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齐口裂腹鱼仔稚鱼耳石早期形态发育与生长特点、第一轮纹出现时间和轮纹沉积规律。结果表明: 在13.5-17.2℃孵化条件下,微耳石和矢耳石在出膜前形成,而星耳石于出膜后第12天出现。在仔稚鱼生长过程中,微耳石由近圆形发育成贻贝形,矢耳石经历近圆形、锲形后发育为箭矢状,星耳石形状由近圆形发育为星芒状。微耳石的前区、背区和腹区及矢耳石的背区和腹区生长呈幂函数关系,而微耳石的后区、矢耳石前区和后区生长以及两对耳石的前后区半径之和与全长均呈线性相关。在(18.50.5)℃和(15.61.1)℃条件下,50%矢耳石样本第一轮纹均在出膜后第 2 天形成(分别为出膜后18h和19h),以后每天形成一轮。微耳石和矢耳石轮纹数均与日龄呈线性相关,方程斜率均与1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两对耳石的轮纹沉积均为日周期性。这些结果为研究齐口裂腹鱼野生种群繁殖期和早期生活史特征等生态学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0.
为了解纳帕海流域高山环境中优势乔木树种光合速率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测定了香格里拉纳帕海流域5种优势乔木树种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主要光合生理参数日变化,并对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所测定的5种优势树种中,除川滇高山栎以外,其他4个树种的Pn均呈双峰型;5种树种Pn峰值大小依次为云杉高山松山楂清溪杨川滇高山栎,分别为21.58、21.57、15.21、14.18、11.87μmol·m~(-2)·s~(-1)。(2)树种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在一天之内都呈现出早晚低、中午高的规律,胞间CO2浓度(Ci)与Pn基本呈相反趋势。(3)树种WUE和LUE日均值与Pn值表现出基本一致的顺序特征,云杉和高山松相对较高,WUE分别为3.27和5.82 mmol·m~(-2)·s~(-1),LUE分别为4.42%和2.99%,川滇高山栎最低,仅为0.92 mmol·m~(-2)·s~(-1)和0.74%。(4)树种Pn对PAR和Gs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响应特征。该区域树种的Pn最大值高于低海拔区域的同类树种;区域内针叶树种的WUE和LUE显著大于阔叶树种,对高山区域内相对较高的辐射环境具有更高效的适应策略;当地环湖面山上种植的大面积云杉树对区域植被的恢复具有高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