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6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11年9月14日,美国BioAmber公司宣布,被选为泰国PTTMCCBiochem(PTTMCC)公司计划在泰国实施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生产项目的合作伙伴。泰国PTTMCC公司是泰国PTT公司与日本三菱化学公司的合资企业,PBS装置将于2012年开始破土兴建。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多种分离材料包括硅胶、Sephadex LH-20和RP-18从日本琵琶甲的5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过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Bracteanolide A(1)、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methyl ester(2)、Hydroxytyrosol(3)、3,4-Dihydroxy-β-methoxyphenethyl alcohol(4)、(S)-(+)-2-(3,4-Dihydroxy phenyl)-2-ethoxyl-ethanol(5)、3-Hydroxy-4-methoxy-phenylmethylcarbinol(6)、4-Hydroxybenzoic acid(7)、原儿茶醛(8)、Ethylβ-D-xylobioside(9)和Butylβ-D-xylobioside(10)。所有化合物均系从该种中首次分离。其中化合物1具有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一氧化氮产生的作用,可能为该昆虫消炎、消包块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93.
凡纳滨对虾7个不同家系遗传差异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7对微卫星引物对凡纳滨对虾3个世代共7个家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3个,平均为2.86个,观测杂合度(H0)、期望杂合度(H0)、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7-0.90、0.50-0.66、0.37-0.58,平均为0.61、0.60、0.51,说明凡纳滨对虾具有较高的遗传杂合水平.F2代的多样性水平略高于F1代,而F3代则明显低于F1代和F2代.两两家系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介于0.01-0.34之间,其中C-F1和L-F1家系之间FST最小(0.01),C-F1和O-F3家系之间FST最大(0.34),表明世代间的家系遗传分化程度大于同一世代的家系.各家系间的Nei's遗传距离和FST分析结果相一致,表明凡纳滨对虾世代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本试验将为开展凡纳滨对虾家系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并对甲壳动物的遗传选育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本研究采用PCR-SSP与PCR-SBT方法对正常健康对照组与血吸虫病感染组、血吸虫病性重度肝纤维化病人组和轻度肝纤维化病人组中MICA/B基因进行分型,并比较各组基因的多态性。结果在血吸虫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中共发现13种MICA等位基因和5种MICA-STR基因型,MICA*012:01(11.58%vs 5.83%)、MI-CA*017(2.11%vs 0.00%)及MICA*027(3.16%vs 0.97%)在对照人群组较血吸虫病人组中分布频率较高,但Pc值显示没有统计学意义(Pc>0.05)。MICA-STR型别分析显示,MICA-STR与血吸虫病易感没有相关性,但MICA*A5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在重度肝纤维化组显著高于轻度肝纤维化组(45.10%vs 26.92%,Pc<0.05)。在血吸虫病人组中一共检出10种MICB等位基因。在本研究人群中未发现与日本血吸虫感染显著相关的MICB等位基因。同时MICB等位基因多态性在重度纤维化组、轻度纤维化组、以及正常对照组相互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在血吸虫病人组中,MICA和MICB具有连锁不平衡,其中单倍型MICB*008-MICA*002:01和MICB*014-MICA*045在血吸虫病人组中显示具有显著的连锁不平衡。  相似文献   
995.
日本七鳃鳗口腔腺分泌蛋白Lj-RGD2毒素肽分子质量为8 kD,是含有2个RGD(Arg-Gly-Asp)模体序列的多肽.为了探讨其是否具有RGD毒素蛋白的功能,对其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并对其重组蛋白进行了抗血管新生活性研究.从日本七鳃鳗口腔腺中提取mRNA,以自行设计的引物进行RT-PCR扩增,以获得Lj-RGD2基因;将获取的目的基因与pET23b载体连接,经转化、克隆、阳性转化子的筛选鉴定;将含组氨酸标签的pET23b-Lj-RGD2转化BL21菌中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可溶性重组rLj-RGD2蛋白,并对重组rLj-RGD2蛋白的抗血管新生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rLj-RGD2蛋白的IC50为1.77μmol/L,并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增殖;rLj-RGD2蛋白还能抑制ECV304细胞对人工基质膜Matrigel的黏附、以BFGF(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为趋化剂的迁移及侵袭.鸡胚绒毛尿囊膜CAM(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血管新生实验结果表明,rLj-RGD2蛋白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BFGF诱导的CAM血管新生.由此可见,rLj RGD2蛋白具有RGD毒素肽的活性特征,其有望成为一种抗血管新生基因工程新药. 关键词日本七鳃鳗; RGD毒素蛋白; 细胞黏附; 迁移及侵袭; 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996.
日本鬼鲉胚胎发育及仔、稚鱼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本鬼鲉的胚胎及仔稚鱼形态发育进行观察,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日本鬼鲉的受精卵呈正圆球形,无色透明,无油球,平均卵径为(1.42±0.04)mm,呈浮性。在水温(22±0.5)℃,盐度31‰的条件下,历时约52h10min完成孵化。初孵仔鱼全长(3.04±0.13)mm,卵黄囊长(2.23±0.08)mm,卵黄囊高为(1.65±0.06)mm,在(21±0.5)℃水温下,仔鱼孵化后3d内营内源性营养(卵黄囊仔鱼),第4天卵黄囊完全消失,开口摄食轮虫。13d全长(7.12±0.35)mm,背鳍鳍条出现进入稚鱼早期,15d全长(7.92±0.61)mm鱼体及各鳍开始出现金黄色斑纹,25d全长(13.66±0.55)mm,整个鱼体呈黄褐色,完成变态进入幼鱼期,开始营底栖生活。同时观察了自胚胎发育至幼鱼期鱼苗体表色素分布的变化及其器官发育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抗菌肽分子在无脊椎动物的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抗菌作用;为了不断完善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系统的抗菌机制,作者以凡纳对虾的对虾素基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方法:以凡纳对虾的对虾素基因———penaeidin 4抗菌肽基因(Lva-pen 4)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了基因克隆、氨基酸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关系分析以及分子结构初步预测等研究内容。结果:Lva-pen 4的cDNA序列全长624bp,开放阅读框包括204bp,演绎67个氨基酸残基;在Lva-pen 4分子一级结构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一个对虾素结构域,其中包括8个保守存在的半胱氨酸残基和6个脯氨酸残基。结论:根据分子结构的分析结果,推测Lva-pen 4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反应相关基因,在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5点30分,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因为“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新编程获得多能性”,英国科学家JohnB.Gurdon爵士和日本科学家ShinyaYamanaka教授共同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999.
《生命科学研究》2014,(5):431-434
日本囊对虾是中国重要的商业养殖物种之一,因其市场价格高而发展迅速。工厂化养殖被人们所考虑,然而随养殖密度增加,个体相对栖息空间变小,同类相残加剧,存活率降低,产量难以提高。借助于一种分层养殖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设计了一种日本囊对虾室内分层养殖系统。该系统由层状体和托沙层两部分组成,层状体包括支架和横梁,托沙层由托沙盘排列而成,托沙盘底部铺沙放置于横梁上,可以将养殖池塘水体分隔成34层,实现扩大日本囊对虾的潜沙区域,相当于扩大养殖池塘的底面积。介绍了分层养殖系统设计的理念,并检验了该系统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日本科学家发现,有规律地饮用绿茶,也许能在人变老时延缓大脑老化,降低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据最新一期《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报道,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对1 003位70 岁以上的日本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问题涉及这些老人前 1个月的所有饮食、健康情况及生活习惯。老人们还接受了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