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37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体系、通过现代生物工程手段,进行工业规模生产,以获得各种产品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技术。  相似文献   
992.
以水稻双胚苗中提高不定胚的发生频率是研究利用无融合生殖固定F_1代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特殊的选育方法,已将原有双胚苗品系的双苗率由30%提高到60%左右。由子不定胚每双苗的发生率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随着双苗率的提高,内含不定胚的频率也有相应提高的趋势。又据细胞学观察,认为不定胚发生在远离珠孔端的部位,故在种子中部的萌发苗可能是不定胚产生的种子形态学特征。今年,我们采用特定苗位作标记的筛选方法,选取种子正中部萌发苗并结合对其它非正中苗的人工切除,使水稻的不定胚频率由原来的2.6-5.1%提高到21.2%。水稻不定胚频率的大幅度提高,为无融合生殖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研究应用开拓了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3.
<正>在东方国家,红曲霉用于制造红色米酒、绍兴酒、红色腐乳以及红曲米。在游离细胞发酵实验中,红曲NRRL1993用工业葡萄糖和新胨(neopeptone)为培养基,在28℃和摇瓶通气条件下培养。固定化细胞发酵是在藻朊酸中接种48小时的原培养物进行  相似文献   
994.
<正>考察了用Fusarium roseum"Gibbosum"培养将α一(14C)zearalenol和β-(14C)一zearalenol(zeranol)转化成为zearalen-one的转化过程。将已灭菌的潮湿稻谷(无离子水中)播于接种  相似文献   
995.
<正> 虽然早在三十年代,已在试验室内研究不经蒸煮的生甘薯制造酒精的工艺,但因污菌而中试未获成功。自六十年代采用大米和玉米为原料的无蒸煮发酵制造酒精的工艺,中试获得成功以来,许多国家都有这方面的报道。目前在日本已有12升发酵罐规模的试验报告。此外,亦有其生产成本大有降低的报道。  相似文献   
996.
联邦德国Bruswick开发一种在培养真核生物细胞的生物反应器中避免泡沫生成的发酵通气技术。这种由生物工艺研究主(GBF)设计的系统采用一束搅动的直经为2.6毫米敞口疏水聚丙烯中空膜来达到无泡沫通气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94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发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确诊为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2019年—2021年血流感染患者共检出94例念珠菌,主要分布于ICU和外科,占58.5%;排在前三位的念珠菌分别是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占48.9%、16.0%、13.8%;94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中死亡33例,死亡率为35.1%;死亡患者中检出最高的为白念珠菌(57.6%,19/33),主要分布于ICU(57.6%,19/33);药敏结果显示,近平滑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敏感率为100%,白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耐药率<7%,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对其耐药率为20%~26.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基础疾病≥2种、机械通气、气管插管与死亡率有关(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机械通气是与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白念珠菌在念珠菌血流感染中检出率最高,机械通气是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滑囊腔/关节腔穿刺液直接镜检对于无绿藻致感染性滑囊炎/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 报道我科2022年3月发现的1例小型无绿藻致感染性指间关节炎病例的检查经过,并回顾1964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之间在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上发表的无绿藻致感染性滑囊炎/关节炎病例的主要病原学检查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患者主要病原学检查方法的异同点,探讨滑囊腔/关节腔穿刺液直接镜检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经删选,最终纳入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章18篇(21例病例)。病原学检查的主要方法为真菌培养、组织病理,而真菌直接镜检常常被忽略。在22例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同时行真菌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检查,18例患者行真菌培养检查但未行真菌直接镜检,其余2例患者未行真菌直接镜检及真菌培养检查而依靠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 滑囊腔/关节腔穿刺液直接镜检有助于无绿藻致感染性滑囊炎/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但临床缺乏正确应用,值得引起重视并推广。  相似文献   
999.
患者,男,39岁,8年前体检时发现全血细胞减少,行骨髓、流氏细胞术等检查确诊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后,长期服用“环孢素、泼尼松”治疗,2个月余前左下肢部位皮肤划破后出现破溃伴红肿热痛,取创面组织及分泌物行病理检查与病原学检测,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在确诊为小型无绿藻所致左下肢软组织感染,药敏试验提示其对两性霉素B敏感后,更改抗菌药物为两性霉素B静滴:首日1 mg试针,第2~4日10 mg,第5~10日剂量增加至25 mg,每日一次。10天后因肌酐升高,将用量减至15 mg,隔日一次,同时进行创口护理,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复查,患者左下肢皮肤破溃无明显炎性分泌物,创面已基本愈合。  相似文献   
1000.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菌株,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酶制剂和有机酸,但仍需要进行基因组改造提高它的应用潜力。CRISPR/Cas9技术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黑曲霉基因组编辑技术,但由于需要在基因组中整合选择标记或基因编辑效率还有待提高,影响了其在工业菌株改造中的应用。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高效无选择标记的基因编辑方法。首先,利用5S rRNA启动子启动sgRNA的表达,构建了一个含有AMA1(autonomously maintained in Aspergillus)复制起始片段的sgRNA和Cas9共表达质粒;同时通过敲除kusA基因构建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pathway,NHEJ)修复缺陷的高效同源重组菌株;最后利用含有AMA1片段质粒的不稳定性,通过无抗平板传代丢失含有sgRNA和Cas9共表达质粒。利用该方法,在采用同源臂长度仅为20bp的无选择标记供体DNA进行基因编辑时,基因编辑效率可达到100%。该方法为黑曲霉基因功能的研究和细胞工厂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