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37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比较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与仰卧位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脱机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重症肺炎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体位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仰卧组(n=52)和俯卧组(n=68),对比仰卧组、俯卧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仰卧组、俯卧组的死亡例数、脱机成功和脱机失败例数,计算死亡率、脱机失败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脱机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俯卧组的发热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呼吸改善时间短于仰卧组(P<0.05)。两组治疗5 d后 PaO2、MAP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下降(P<0.05);俯卧组的PaO2、MAP高于仰卧组,PaCO2低于仰卧组(P<0.05)。两组患儿死亡率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俯卧组的脱机失败率低于仰卧组(P<0.05)。在120例患儿中,死亡7例,根据重症肺炎患儿脱机结局将剩余113例分为脱机成功组(n=72)和脱机失败组(n=41),脱机失败组、脱机成功组在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II(APACHE II)评分、病程、先天性病史、D-二聚体(D-D)、白蛋白(ALB)、血乳酸、脑尿钠肽(BNP)方面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小、APACHE II评分偏高、D-D偏高、ALB偏低、先天性病史均是重症肺炎患儿脱机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机械通气用于重症肺炎患儿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和脱机成功率,且患儿的脱机结局受到年龄、APACHE II评分、D-D、ALB、先天性病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跨膜蛋白63A(transmembrane protein 63,TMEM63A)是一种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MSC),在髓鞘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MEM63A于2019年与髓鞘形成低下性脑白质营养不良19型(hypomyelinating leukodystrophy 19,HLD19)相关联,确定为HLD19的致病基因。髓鞘是神经系统中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的兼具营养轴突和加速动作电位传导的结构,髓鞘形成障碍可表现为髓鞘形成低下、髓鞘囊性化和髓鞘变性。髓鞘中脂质含量丰富,不同脂质参与髓鞘形成、修复和胶质细胞与轴突识别等重要过程。TMEM63A变异导致的HLD19为髓鞘形成低下性疾病。TMEM63A变异可引起渗透压改变,细胞上TMEM63A跨膜蛋白受机械刺激产生电流,从而影响少突胶质细胞分化、成熟,导致髓鞘形成异常;同时,TMEM63A变异也可引起细胞膜脂质的分布异常,影响脂质正常功能,异常的脂质通过参与不同的髓鞘形成环节最终导致了髓鞘形成障碍。  相似文献   
103.
无尾两栖类动物的呼吸方式为肺呼吸和皮肤辅助呼吸,为探究两种呼吸器官的显微结构,本文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的方法,对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腺角蟾(Megophrys glandulosa)、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华西雨蛙(Hyla gongshanensis)、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滇蛙(Dianrana pleuraden)、双团棘胸蛙(Gynandropaa yunnanensis)、贡山树蛙(Rhacophorus gongshanensis)、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饰纹姬蛙(Microhyla fissipes)、多疣狭口蛙(Kaloula verrucosa)的皮肤和肺的形态及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背部和腹部皮下可见血管交错成网状,皮肤由表皮层和真皮层构成。除华西雨蛙外,其余10种均有分布于真皮疏松层与致密层间的钙化层;色素细胞位于疏松层上层,体背色素层较发达。肺囊状,中空密布血管,分为大小相当的左右肺叶,两肺叶相通并与心粘连,无气管和支气管。肺由肺囊壁、隔膜、毛细血管、肺泡细胞等结构组成。肺囊壁分为胸膜层、中间层和内层:胸膜层由扁平细胞构成,中间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层由肺细胞和毛细血管组成,隔膜由毛细血管和结缔组织构成,游离隔膜向中部靠拢可形成半封闭腔室,结合隔膜与肺囊壁形成封闭小腔室。在这11个物种中,肺较发达的个体,其皮肤结构中黏液腺的数量就会相对较少,组织形态学特征表现出与环境适应性关系较大,而受到系统发育关系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4.
崇安髭蟾视网膜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建民  张彦定 《动物学报》1996,42(3):237-243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崇安髭蟾视网膜的组织结构,着重探讨感光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形态,计数及分布。结果表明,其视网膜组织结构符合脊椎动物的基本模式。视我膜总厚度为143μm。感光细胞总数约250只,几乎全是视杆,似视锥的光感受器不超过3%。神经节细胞总数21万,从节细胞等密度图上看出在视盘背侧沿鼻颞独有一个高密区,即视条。比较神经节细胞的密度分布及光 镜和 感光细胞形态结构及其分布,认为发髭蟾视网膜的  相似文献   
105.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室工作,将无柄石笔木处理为粗毛核果茶的异名,修订了过去将该种归入小果核果茶的分类学处理,报道了该分类群的染色体资料,其间期核属简单染色中央微粒型,中期染色体核型结构为2n=2x=30=24m+6sm。  相似文献   
106.
为了制备不含牛血清IgG的细胞培养基(-GFCS培养基),并研究其在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中的应用,采用蛋白G亲和层析的方法,将含有血清的细胞培养基中的牛血清IgG去除,以制备无IgG的培养基。使用该培养基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后,监测细胞生长和上清抗体浓度。对培养上清中的IgG类单克隆抗体可以采用蛋白G亲和层析进行纯化。与示去除牛血清IgG的培养基相比,-GFCS培养基培养的杂交瘤细胞的生长状况及上清抗体浓度均无明显变化;从-GFCS培养上清中成功纯化出不被血清IgG污染的IgG类单克隆抗体,本文结果表明,采用-GFCS培养基体外培养分泌IgG类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可以简化上清抗体的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107.
Jia J  Zhao Y  Shi WC  Wang HS  Guo Y 《生理学报》2002,54(2):125-128
实验采用分离神经细束的方法,观察逆行电刺激大鼠脊神经背侧皮支后,在相距较远的神经细束上记录到的Aδ和C类机械感受单位电活动的变化。刺激T9脊神经背侧皮支,在T12神经细束上记录到59.3%(16/27)的Aδ和71.2%(37/52)的C类单位在刺激后90~120s放电显著增加。刺激T8脊神经背侧皮支,在T12神经细束上记录到47.8%(11/23)的Aδ单位和36.6%(15/41)的C类单位在刺激后120~150s放电显著增加。大多数单位(18/23)的机械感受阈值在电刺激远距离脊神经背侧皮支后降低。结果表明,逆行电刺激外周感觉神经,可以使相距较远的Aδ和C类机械感受单位致敏,其传入放电增加。  相似文献   
108.
 记述了无突叶蝉属Taharana二新种:指无突叶蝉 T. digitata sp.nov.和尖板无突叶蝉T. cuspidata 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于 安徽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分类研究室  相似文献   
109.
探讨了P16蛋白和生精细胞凋亡在热压和11酸睾酮诱导恒河猴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中作用间的关系。3′末端标记分析(TUNEL)结果显示热应激和超生理剂量睾酮能够诱导生精细胞出现凋亡信号,它分别于处理后第5天和第30天达到最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热压或TU主要诱导精原细胞和其它生精细胞以及Sertoli细胞P16的表达。P16蛋白的表达在生精细胞凋亡晚期,即隐睾手术第10天或注射TU第60天后迅速升高并维持在热压或11酸睾酮诱导的早期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的凋亡和在晚期对精原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二者共同作用导致热压或TU诱导的恒河猴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  相似文献   
110.
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无融合生殖披碱草(Elymus rectisetus)的染色体数目为42的杂种后代(BC2F2)单株进行了RAPD检测和胚胎学研究,RAPD检测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42条的BC2F2单株的遗传组成与普通小麦的遗传组成十分接近,但是在部分单株中出现了披碱草的特异带。由此可以推测,经过回交和自交后小麦草的部分染色体片段已经整合进了小麦的染色体。在部分BC2F2单株胚胎学切片中发现了较高比例的(5%左右)双孢原、早发胚以及多胚囊等无融合生殖现象,直接表明了无融合生殖基因转移。由于基因整合的多样性。无融合生殖基因在有些单株中并没有充分表达,从而造成了某些单株胚胎发育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