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无融合生殖披碱草(Elymus rectisetus)的染色体数目为42的杂种后代(BC2F2)单株进行了RAPD检测和胚胎学研究,RAPD检测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42条的BC2F2单株的遗传组成与普通小麦的遗传组成十分接近,但是在部分单株中出现了披碱草的特异带。由此可以推测,经过回交和自交后小麦草的部分染色体片段已经整合进了小麦的染色体。在部分BC2F2单株胚胎学切片中发现了较高比例的(5%左右)双孢原、早发胚以及多胚囊等无融合生殖现象,直接表明了无融合生殖基因转移。由于基因整合的多样性。无融合生殖基因在有些单株中并没有充分表达,从而造成了某些单株胚胎发育的异常。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湖北啤酒大麦优良新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基因型的稳定性、培养基的环境指数以及基因型与培养基的互作效应.各基因型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稳定性分析表明,E2具有较强的普遍适应性,但稳定性好的材料愈伤组织诱导率并不一定最高,各种配方培养基的环境指数值大小不同,方向也有正有负,基因型效应以及基因型和培养基的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的前沿学科,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因而课堂教学应紧跟学科的发展趋势,拓展教学外延,引导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并洞悉学科前沿。大学课堂教学不能仅将一本教材当成唯一的教学内容,它应有适当的外延,外延的知识体系应依据具体的学科特点确定。模块化和"部分游离教材"(partial-free textbook)的细胞生物学教学体系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缺陷,注重教学内容和前沿知识的结合,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能力。这种新的教学体系对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远缘杂交和异源多倍体化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野生稻遗传资源在育种中的作用出发,概述了栽培稻与野生稻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化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对远缘杂交中的杂交不亲和性以及杂种不育等问题采用激素处理、胚挽救等途径解决,对所获杂种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鉴定,对栽野杂种存在的野生性状通过选择与改造相结合的方法而淘汰,对其有利基因则加以选择和聚合以获得稳定优良品种。这些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证明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化相结合的异源多倍体化是获得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草地早熟禾胚胎学研究 Ⅲ.多胚囊及多胚现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报道了草地早熟禾中多胚囊的起源、发育和结构。在1个胚珠中,大孢子母细胞周围可以有一到多个起源于珠心细胞的胚囊原始细胞,并可以发育成为多胚囊,其中具有两个胚囊的可以发育成为成熟胚囊。起源于珠心的体细胞无孢子生殖胚囊的发育属于山柳菊型。两个成熟胚囊中,都可以形成胚和胚乳,因而形成了具假多胚的种子。位于中部的胚来源于珠心还囊,属于无融合生殖形成的胚。两个以上的多胚囊不能形成成熟胚囊。  相似文献   
6.
豇豆上胚轴切段培养成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名称:豇豆(Vigna sinensis)。品种:鹰嘴红、杭州豇豆材料类别:上胚轴(种子经70%酒精2分钟、饱和漂白粉液16分钟消毒后,在1/2 MS培养基中黑暗条件下萌发出幼苗。取8天龄幼苗上胚轴上部约2.5—3cm,切成 2—2.5mm切段)。培养条件:2/3 MS 6-BA 1.5mg/1(单位下同) IBA0.5 蔗糖 2% 活性炭0.3% 琼脂0.6%,黑暗下培养20天后,再在每天光照11小时,光强  相似文献   
7.
栗茂腾  蔡得田  黄利民 《遗传学报》2001,28(10):T001-T002
用能自然产生2n雄配子的无融合生殖六倍体披碱草为材料,研究了无融合生殖披碱草的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2n雄配子的无融合生殖披碱草减数分裂行为较为异常。在间期细胞内经常有微核存在;在前期I,有倒位环、多介染色体等异常现象;在中期I,染色体有不等分裂的倾向;在后期I和末期I,有染色体的单极分裂(63.9%)、染色走向一极的倾向(21.7%)和多极分裂(3.3%)等现象,单极分裂的结果是不减数配子的产生。在减数分裂Ⅱ中,有高比例的二分子孢子(55.7%)和三分子孢子(23.7%)的形成,二分子孢子在发育后期也直接导致了2n配子的产生。因此,染色体的单极分裂、二分体和三分体形成这3种方式是披碱草2n雄配子的形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麦籽粒及花药愈伤组织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同一基因型大麦花药愈伤组织与籽粒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尤其是赖氨酸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同一基因型而言,愈伤组织及籽粒中的同一氨基酸含量高低具有相同趋势。同时着重分析了愈伤组织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与绿苗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游离脯氨酸含量高的愈伤组织,其绿苗分化率较高,说明脯氨酸对绿苗分化具有重要作用。966259的花药愈伤组织及籽粒中的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及游离赖氨酸含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10种诱导培养基,培养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品种的未受精子房和花药。共培养未受精子房2790个,获得胚囊愈伤组织17块,最高诱导频率达3.33%,其中2块分化出绿苗。培养花药16740个,获得花药愈伤组织15块,最高诱导频率为0.92%,其中3块分化出苗,2丛白苗,1株绿苗。胚囊植株和花粉植株经根尖染色体检查为单倍体,2n=x=12。实验证明,液体培养、2,4-D0.2-0.5 mg/1、低温预处理对诱导胚囊愈伤组织及花粉愈伤组织的形成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无融合生殖披碱草(Elymus rectisetus)的染 色体数目为42的杂种后代(BC2F2)单株进行了RAPD检测和胚胎学研究。RAPD检测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42条的BC2F2单株的遗传组成与普通小麦的遗传组成十分接近,但是在部分单株中出现了披碱草的特异带。由此可以推测,经过回交和自交后小麦草的部分染色体片段已经整合进了小麦的染色体。在部分BC2F2单株胚胎学切片中发现了较高比例的(5%左右)双孢原、早发胚以及多胚囊等无融合生殖现象,直接表明了无融合生殖基因转移。由于基因整合的多样性,无融合生殖基因在有些单株中并没有充分表达,从而造成了某些单株胚胎发育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