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31.
基于DPSIR-EES模型的旅游型城镇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丹  关婧文  刘吉平 《生态学报》2021,41(11):4330-4341
保障生态安全是旅游型城镇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健康发展的基础,二道白河镇作为典型的旅游型城镇,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压力。针对当前生态安全评价中信息屏蔽和主观性问题,基于DPSIR-EES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均方差法确定权重,引入物元分析模型,实现2010-2019年二道白河镇生态安全评价与评价结果的可视化表达与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19年二道白河镇生态安全水平从不安全向安全水平不断转化,2016年后上升趋势尤为突出;(2)GDP增长率、社会保障建设水平、节能环保力度等三项指标以及影响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压力层面等三个层面的影响最为突出,是二道白河镇生态安全水平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条件。多维度指标结合物元分析模型,既能得到综合质量信息以及反映评价对象的稳定状况,同时直观揭示各单项评价指标的分异情况,为二道白河镇下一阶段生态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下一阶段工作应以环境开发和保护为重点,积极采取对策,弥补生产、生活行为对生态环境系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实现二道白河镇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2.
三亚近海诺亚砗磲分布特征及底质对其外套膜颜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调查了三亚近海蜈支洲岛 (主要受旅游扰动影响)和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包括亚龙湾、鹿回头半岛和东西瑁岛, 主要受非法捕捞影响)的诺亚砗磲 (Tridacna noae)分布、密度、种群结构及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 (1)亚龙湾和蜈支洲岛海域诺亚砗磲密度最高, 分别为2.00×10–2和1.92×10–2 ind./m2, 显著高于东西瑁岛和鹿回头半岛海域 (P<0.05)。蜈支洲岛诺亚砗磲群体主要分布于2—4 m水深, 亚龙湾群体主要分布于6—8 m水深; (2)在蜈支洲岛海域, 壳长<5 cm、5—<10 cm、10—<15 cm和≥15 cm四种规格诺亚砗磲均有分布, 表明该海域种群结构稳定; (3)诺亚砗磲主要分布于活珊瑚区, 其次为礁石区, 砂石区极少; (4)诺亚砗磲外套膜RGB参数值与周边底质颜色均呈现显著地相关性 (P<0.05), 其中蜈支洲岛群体RGB参数相关系数低于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体。综上所述, 与旅游扰动相比, 非法捕捞是影响砗磲种群结构和外套膜颜色的主要因素。研究可为砗磲保护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3.
当今,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预测,21世纪生态旅游将继续保持高增长率,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而且将刺激落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  相似文献   
134.
目的:通过手术显微镜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穿支进行解剖和测量,进一步熟悉和掌握该复合体的结构及毗邻血管的走行,为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红色乳胶经颈内动脉对15例(3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湿性尸头进行灌注,然后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进行解剖观测,所得结果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测量大脑前动脉A1和A2段、前交通动脉、Heubner回返动脉、A1段和前交通动脉穿支的长度、直径和各种形态变异.结果:未经选择的标本双侧A1发育无明显差异;术中对Heubner回返动脉、A1段穿支、前交通动脉穿支应仔细分辨加以保护;A1中1/3段穿支少,可作为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时临时阻断A1的部位;血管造影时前交通动脉不易看清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论: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复杂多变,熟悉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穿支的解剖特点,对外科医生处理该区疾病至关重要.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atomy structure and adjacent vessels by investigating the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complex and its perforating branches under an surgery microscope, in order to, to provide anatomical datas for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neurysms. Method: A total of 15 adult cadaveric heads (30 cerebral hemispheres) fixed with formalin were used, red latex was injected into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complexes were dissected, detected by surgery microscope.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with SPSS 17.0 statistical software. The lengthes, diameters and variations of the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A 1 segment, A2 segment,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ComA), Heubner recurrent artery(HRA), perforating branches of A1 segment and AcomA were measured. Result: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sides of A1 segment in length and diameter. HRA, perforating branches of Al segment and AComA should be carefully recognized and protected during the operation on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neurysms. The middle 1/3 of A1 segment which had less perforating branches was the best position for temporary occlusion during the operation on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neurysms. 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AComA in cerebral angiography. Conclusion: The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complex was regarded as the most complex. Being familiar with the anatomy of the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complex and the perforating branches enabled neurosurgeons to handle the diseases in this area efficiently.  相似文献   
135.
【目的】确定第98窟壁画表面白色污染物内微生物微观特征, 分析其群落组成、结构特点及诱发壁画病害微生物产生的因素, 为石窟寺保护和旅游管理提供建议。【方法】利用无菌手术刀收集壁画表面白色污染物样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样品中微生物体微观形貌; 通过提取样品总DNA、扩增细菌16S rDNA、构建克隆文库、测序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等技术研究壁画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点。【结果】壁画白色污染物中存在大量具有微生物特征的结构体, 形态多呈短杆状和卵圆形, 大小在 (3.0?5.5)?μm×(1.5?2.5) μm之间。共得到克隆文库序列111条, 主要为变形菌门γ-变形菌亚门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与假单孢菌科(Pseudomonadaceae)成员。群落组成和结构分析表明所得序列主要隶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埃希菌属(Escherichia)、固氮菌属(Azoto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 埃希菌属和肠杆菌属为优势属, 分别占克隆文库中总序列的46.8%和35.1%, 二者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大多属于人类致病菌。【结论】莫高窟第98窟壁画表面白色污染物主要为病害细菌生长所形成的菌斑群落集成。变形菌门在壁画细菌克隆文库中占绝对优势, 壁画病害微生物的出现和蔓延可能与该洞窟之前长期旅游开放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36.
绿化带降噪机理及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目前绿化带降噪机理及不同配置模式的绿化带降噪效果的研究进展。从单变量和多变量两方面总结了已有的绿化带降噪模型,普适性较差,精确性较低是目前已有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绿化带降噪模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可以使用非线性生态模型找出影响绿化带降噪量的主要参数,并分析主要参数与降噪量的关系,最终拟合出不同绿化带降噪量的非线性预测模型,从而指导道路绿化带的设计与建设。  相似文献   
137.
张天海  罗涛  邱全毅  甘永洪  张婷 《生态学报》2013,33(11):3536-3546
近年来,我国城市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对区域生态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城镇-交通网络的不断强化和扩展加剧了区域景观的破碎化并导致多种景观功能的退化.以2007年为研究基准年,采用跨边界有效栅格评价指标,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定量评估了福建省由城镇-交通网络引发的景观分隔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面积大小位于0-15 km2的斑块数量最多.厦门、漳州、泉州3市小于300 km2的斑块面积及斑块数量分别所占比例率均高于南平、三明和龙岩3市.福建省有效栅格计算结果显示,全省景观破碎化呈现北轻南重、西轻东重的空间分布格局.沿海地区和交通干线周边破碎化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以地市为报告单位,福建省景观破碎化的空间分布呈现由西向东的梯度格局.景观破碎化最轻微地区(龙岩市、三明市、南平市有效栅格值处于679.2-939.0 km2之间)和最严重地区(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的有效栅格值处于197.1-336.2 km2之间)形成鲜明对比.结果还显示,福建省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的景观破碎化水平与欧洲发达国家如荷兰、比利时等接近;西部的三明市、北部的南平市则接近美国加利福尼亚.以县(市、区)为报告单位,全省景观破碎程度的空间分布从西至东呈现三级梯度.以瑞士Glarus州跨边界有效栅格值为参照,厦门、泉州和漳州3市所辖各县(市、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均高于Glarus.宁德、福州、莆田3市各县(市、区)则与Glarus基本持平.南平、三明、龙岩3市各县(市、区)则好于Glarus,其中,三明市和南平市各县(市、区)跨边界有效栅格值远大于Glarus.  相似文献   
138.
生态旅游的现代雏形是“生态性旅游”,是1965年Hetzer在反思当时的文化、教育和旅游的基础上提出的旅游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9.
戴欣  周传斌  王如松  王丽丽 《生态学报》2011,31(19):5616-5622
交通出行的便捷和绿色程度是城市生态社区评价的关键内容。基于生态社区评价研究中交通出行相关指标的筛选及分析,选择了评价社区交通出行生态水平的5项关键指标,即居民工作出行时长,社区停车状况,绿色出行比例,公共交通满意度,社区停车环境满意度,建立了基于交通出行数据采集的客观评价和基于居民满意度问卷调查的主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选择北京市城区和近郊的4个不同社区案例进行调查、评价和比较,验证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及北京典型社区的交通出行生态水平。北京居民工作出行时长在60 min以内的占样本总量的75%左右,7%的居民出行时长在90 min以上;居民平均绿色出行比例为69.5%;北京居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约为46%,对社区停车环境满意度则不足19%。居民工作出行时长指标可以更直接的反应交通便捷程度,而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会影响到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0.
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鹏  杨桂华 《生态学报》2007,27(7):2954-2963
旅游生态足迹分析是测度旅游环境影响的最新和有效方法之一,运用成分法构建了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探索出了以"串珠"状的旅游线路产品为对象、旅游行程为基础的生态足迹计算方法。运用该模型对云南香格里拉"八日游"典型旅游线路产品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旅游是一种生态消耗很大的生活方式,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生态足迹高于客源地居民人均日常生活消费生态足迹,也高于目的地居民人均日常生活消费生态足迹;②根据成分法,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可分为7个组分,其中行、食、住、垃圾是最主要的4个组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旅行距离的增加,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逐步聚集于行组分;③旅游产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生态效率差异很大,食、住等部门的生态效率较低,而游、娱等部门的生态效率较高。根据研究结果,对所构建模型进行了简化,简化模型可以对旅游者消费旅游线路产品所产生的生态消耗进行更加简洁、方便的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