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99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检测并分析了转BnDREB1-5基因烟草叶片的持水性能,上、下表皮气孔大小和密度及叶绿素含量,并在自然失水7 h后检测了细胞的离子泄漏状况。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叶片单位时间内每平方厘米的失水量是野生型烟草叶片的62%;上表皮的气孔大于野生型,而气孔开度小于野生型;野生型烟草叶片上的气孔密度接近转基因烟草的1.5倍;野生型烟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转基因烟草叶片高29%;野生型烟草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是转基因烟草叶片的1.4倍。  相似文献   
992.
广东省罗坑自然保护区鳄蜥对溪沟林型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5—9月在广东省罗坑自然保护区,对大竹园管护站所辖区域内鳄蜥栖息溪沟的林型进行了调查,采用选择指数法研究了鳄蜥对溪沟林型的选择性。共调查了154只鳄蜥的生境特征,并对5种溪沟林型(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竹林和灌草)进行了样方调查。结果表明:鳄蜥对溪沟林型的选择是非随机的,偏好常绿阔叶林,对竹林接近于随机选择,回避其它林型;鳄蜥选择常绿阔叶林可能与其植被盖度较高、涵养水源能力强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关。建议加强对常绿阔叶林的保护工作,以更好地保护鳄蜥。  相似文献   
993.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袁磊。刘学群。王春台利用已克隆的1个甲基茉莉酸(MeJA)诱导的糖基转移酶(GTs)基因,以PCR扩增得到该基因启动子序列,其长度约为1.4kb。用改造后的双元载体pCAMBIA1301与GTs基因启动子连接,构建了含目的启动子与GUS基因的融合基因质粒pCAP—GUS,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烟草叶盘转化法转化烟草W38后,  相似文献   
994.
烟草花叶病毒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病害,可大幅度降低烟草的产量和品质。研究和探索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的新技术、新途径已成为众多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焦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基因工程的发展为防治该病毒病带来了希望。综述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几种烟草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的研究现状及评价。  相似文献   
995.
烟叶的采收后处理和加工过程中,大量的尼古丁经去甲基化作用生成了去甲基尼古丁,后者是烟草特有的亚硝胺类(tobacco-specific nitrosamines,TSNAs)致癌物——亚硝基去甲基尼古丁(nitrosonomicoline,NNN)的前体,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由于尼古丁去甲基化反应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商业上的重要价值,长期以来关于这个反应的机制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本文讨论了尼古丁去甲基化反应研究的历史概况、反应机制假说的演变及影响该反应的因素,期望通过对烟草尼古丁去甲基化反应研究的总结,为烟草品质提高和低毒害烟草制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6.
青海盐碱环境中具抗肿瘤活性放线菌的筛选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我国青海省采集盐碱土样或泥样,用添加1.0~3.0mol/L NaCl的GPY琼脂培养基和ISP2琼脂培养基分离到145株典型放线菌菌株。采用6种肿瘤细胞株对分离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体外筛选,得到26株抗肿瘤活性阳性菌株(17.9%),19株为拟诺卡氏属(Nocardiopsis)菌株,7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菌株。在抗肿瘤活性、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全细胞水解物氨基酸组分分析等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选取差异较大的8株抗肿瘤活性阳性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株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1个已知物种和1个潜在新种;6株属于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可能代表该属的4个新种。研究表明青海盐碱环境中存在产生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放线菌资源,也提示其中蕴藏着较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7.
2006年夏,山东青岛某渔场养殖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大量死亡。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表溃烂,鳍基部出血等,解剖可见胆囊发黑,肾脏发黄。从患病半滑舌鳎胆囊分离出优势菌并命名为WY06。人工感染试验证实WY06对半滑舌鳎及模式动物斑马鱼都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其半数致死量分别为5.5×103cfu/克鱼(5.2×105cfu/条鱼)和1.9×103cfu/克鱼(8.9×102cfu/条鱼)。该病原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呈杆状。综合该菌在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同源性等方面的结果,确认WY06为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piscicida)。该菌对头孢呋肟、菌必治等抗生素敏感。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在美国、日本、欧洲的海水养殖中为常见的病原菌,但作为鱼类病原菌在中国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兼并PCR的方法克隆得到哈氏弧菌T4的DNA腺嘌呤甲基化酶(dam)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279个氨基酸,与其它已知弧菌的Dam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副溶血弧菌Dam的相同性达95%。功能检验表明所克隆的dam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具有DNA腺嘌呤甲基化酶活性,能够甲基化大肠杆菌染色体DNA GATC序列中的腺嘌呤。运用染色体步移法获得dam基因上游的3251 bp DNA,发现该区域含有3个基因,其与dam在染色体上的相对排列顺序为:莽草酸激酶-脱氢奎尼酸合成酶-damX-dam。对dam上游DNA序列研究发现位于翻译起点ATG上游的78bp、112bp和477bpDNA片段皆具有启动子活性,但前者的活性明显高于后二者。  相似文献   
999.
深海六放海绵大骨针的结构与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海绵动物(多孔动物)中,六放海绵和寻常海绵为硅质骨骼.生活在深海(1 000 m)中的六放海绵是最古老的海绵动物,其中间单根海绵和春氏单根海绵有长达3 m的骨针,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硅结构.利用电子显微技术观测, 这些直径达8 mm的巨大根须骨针具有同心层状结构,其横截面显示明显的构造分界:中间为含有轴丝的轴管,外围是一50-150 μm厚的轴筒,最外面为区状区(300-500层,每层厚度3-5 μm).生物化学研究显示其主要的蛋白质为35 kD大分子,另外,还检测到23-24 kD 多肽,可能是硅蛋白相关蛋白.依据现有的红血球凝聚活性,从骨针提取物中也检测到了凝集素.由电子探针获得其化学成分主要为Si,K和Na.此外,骨针的光传输实验表明,该巨大根须骨针用作光纤可传输600 nm至1 400 nm范围的光,而滤掉小于600 nm的光(类似高通滤波器)和大于1 400 nm 的红外光(类似低通滤波器).另外,从六放海绵的空囊泡沫海绵中分离出一个基因并确证了其推导的编码蛋白序列,该蛋白编码一个光裂合酶相关蛋白,蛋白相似性比较结果显示属于光裂合酶相关蛋白中多细胞动物隐色素一类.基于以上数据给出了六放海绵硅质骨针形成的示意图.另外,由单根海绵骨针可作为波导传输光/电和/或化学信号,推断在海绵动物中有类似神经系统的网络系统[动物学报 53(3):557-569,2007].  相似文献   
1000.
拟双角斯氏线虫共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东北地区采集的拟双角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eratophorum)肠道内分离到1株具有较强生物活性功能的致病杆菌菌株CB43。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结果表明,CB43菌株与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的基本特性相似;对寄主线虫的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代谢物对细菌和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符合线虫共生菌的基本特性和功能。16S rRNA序列及根据16S rR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CB43菌株与Xenorhabdus budapestensis序列同源性最高,形成一个类群。但CB43菌株不能产生吲哚,在麦芽糖、海藻糖、D-葡萄糖酸和乙酸利用等生化特征与X.budapestensis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菌株的生态差异造成的。根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CB43菌株属于Xenorhabdus budapesten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