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41.
森林生态效益的线性联立方程组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郎奎建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8):1323-1328
在森林生态效益似乎不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众多生态效益中的相互依存和从属关系,引入内生变量Y1、Y2作为另一个生态方程的自变量,构造联立方程组模型.该模型比较深入地刻画了在森林生态效益因变量集中,以森林涵养水源效益为主导。与其它生态效益间的支配关系.从森林生态效益自身规律出发。构造联立方程组结构参数矩阵B和T,根据其中隐含的参数间约束条件,生成线性限制方程HA=L。是确保本森林生态效益联立方程组模型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对森林生态效益因变量与自变量非线性关系的分析,为森林生态效益联立方程组模型的构造奠定科学基础.本模型是过度可识别且误差结构矩阵不是对角矩阵的联立方程组模型.用三步最小二乘估计法的Matlab程序,得森林涵养水源、森林固土、森林保肥和森林防风固沙效益联立方程组模型,平均精度可达80%以上.由此估计出全国2000年的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效益量为4227×10^8t;森林固土效益量为3.9×10^8t;森林保肥效益量为4.7×10^8t;森林防风固沙量为22.8×10^8t.  相似文献   
342.
放牧与围栏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比较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采用静态箱式法,比较分析了内蒙古典型羊草草原放牧与围栏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围栏和放牧样地的土壤呼吸作用日动态均呈单峰型曲线,高峰值一般出现在13:00~15:00,围栏样地土壤呼吸作用日动态与地表温度相关性最好,而放牧样地与地下5cm温度相关性最好.在整个观测期内,6、7月份是植物生长的旺盛期,围栏样地土壤呼吸作用明显大于放牧样地约2.7倍;到植物生长后期的8、9月份,二者差异不大,与地下生物量的变化相似,可能与牲畜的采食对不同物候期的植物影响不同及周围环境因子的改变有关,说明人类活动的干扰不一定增加土壤呼吸作用.围栏样地和放牧样地土壤呼吸作用季节动态都与0~10cm的土壤含水量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分别是0.853和0.741,而围栏样地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作用季节动态的相关性大于放牧样地;围栏和放牧样地不同层次土温、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作用日、季动态的关系均表现出浅层的相关性普遍大于深层.  相似文献   
343.
汪诗平 《生态学报》2001,21(2):237-243
用显微技术法分别在放牧率为1.33.4.00和6.67只/hm^2下对内蒙古细毛羊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草场的植物种类组成及其相对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不同牧草的可利用性不同,其食性选择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重牧条件下,原先为随意采食的冷蒿和厌食的寸草苔则升级为“喜食”的植物,星毛委陵菜的选择性指数也有较大提高;且星毛委陵菜成为主要的食物资源,占全部食物的80%以上,这说明放牧率的增大和绵羊选择性的采食是草场植物种类组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食物的选择性主要与草地牧草的相对生物量、高度和频度显著相关;当草地植物多样性指数较高时,放牧绵羊的食物选择性较大。不同放牧率条件下,在以冷蒿和小禾草为主的退化草原上.草地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放牧率的增大而显著降低,但食物多样性指数以放牧率4.00只/hm^2的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344.
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冷蒿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以8年(1989-1997年定位的放牧试验数据为基础,较全面分析了不同放牧率对冷蒿(Artemisia frigida)草原植物多样性和草场异质性的影响,并从内蒙古细毛羊选择性采食和植物适应策略的角度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进行冷蒿小禾草草原的物种丰富度调查是,100m的样线法是可行的;在探讨放牧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时,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放牧率大小的变化更敏感。经过连续8年的放牧,不同放牧率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随放牧率的增大而下降,群落优势度却随放牧率增大而增大,;内蒙古细毛羊的选择性采食和较高放牧率和互作是导致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及群落优势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冷蒿、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寸草苔(Carex duriusula)在不同放牧率下的种群消长决定了冷蒿草原的放牧演退规律和植物多样性大小;尽管内蒙古细毛羊较喜食糙隐子草,但其种群在所有放牧率下均是多度最大的3个种群之一。  相似文献   
345.
通过在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为期4年的刈割(留茬1 cm、3 cm及不刈割)、施肥(尿素7.5 g·m-2·a-1+磷酸二铵1.8 g·m-2·a-1、不施肥)和浇水(20.1 kg·m-2·a-1、不浇水)控制实验, 对该生态系统中功能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及其与初级生产力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刈割和施肥显著影响植物性状和生产力, 而浇水作用微弱。刈割对物种多样性无影响, 但对不同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同; 施肥降低了物种多样性和以所有性状(除植株高度外)量化的功能多样性; 浇水仅对物种丰富度有微弱影响。各功能多样性的平均值能更好地反映群落物种间的功能差异。功能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呈正相关或不相关, 且二者与初级生产力的关系可表现为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 说明三者间的关系是性状依赖的, 并受生境资源状况和刈割扰动的影响。植物功能性状对群落初级生产力有更加直接的影响。在考虑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时, 应更加注重对植物功能属性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6.
辽西半干旱区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姜萍  郭芳  罗跃初  魏晶  孙晓伟  吴钢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2):2905-2909
从森林生态系统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角度对辽西半干旱区5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人工林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油松纯林、油松-沙棘混交林、沙棘林、小叶杨纯林和小叶杨-沙棘混交林6—9月的月平均地表径流系数分别为荒山(对照)的10.1%、6.5%、2.3%、8.6%和5.3%,土壤侵蚀量分别为荒山的2.65%、0.96%、0.15%、2.32%和0.69%.5种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沙棘林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最小,水土保持功能最佳.  相似文献   
347.
放牧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三种草原,较系统地研究了放牧对微生物量碳(MB-C)和易分解碳(Lab-C)两种碳素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由放牧22年后,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土壤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分别下降了27.9%和12.8%;土壤易分解碳分别下降了22.0%和12.6%,自由放牧没有改变羊草草原土壤活性碳的季节变化形式。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0~5 cm表层和5~15 cm下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分别下降了38.2%和12.2%。大针茅草原季节波动出现高峰的时间较羊草草原推后,基本在8月下旬,并且与地上生物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01)。土壤活性碳在表征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土壤的动态变化时,要敏感于土壤总有机碳。冷蒿-小禾草草原(Artemisia frigida-short bunchgrasses steppe)连续放牧11年恢复2年后,土壤各碳素组分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随着放牧率的增加,MB-C/Org-C比值和Lab-C/Org-C比值逐渐降低,表现为轻牧>中牧>重牧,这说明,在表征放牧对冷蒿-小禾草草原土壤的影响指示上,MB-C/Org-C和Lab-C/Org-C要比MB-C和Lab-C敏感。  相似文献   
348.
草原植物碳水化合物对环境胁迫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碳水化合物是植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特别是根部碳水化合物在支持植物再生、耐受外界环境胁迫、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放牧、氮肥、盐胁迫、干旱、低温胁迫和低氧胁迫对草原植物碳水化合物的影响以及改进的碳水化合物测定方法,最后提出根部可溶性糖组分与植物根系生理生态功能的关系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349.
冷蒿草原土壤可萌发种子库特征及其对放牧的响应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1)采用萌发试验法对内蒙古冷蒿(Artemisia frigida)草原土壤种子特征及其在不同放牧压力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2)冷蒿草原可萌发种子库由4种多年生禾草,11种种多年生杂草及3种1年生植物所组成。(3)每样中的可萌发种子是变化于45到305之间,平均102/样。多年生禾草、多年生杂类草及1年生植物的土壤中种子量分别占总可萌发种子库的46.57%、51.96%和1.57%。多年和禾 草  相似文献   
350.
沙地草场放牧试验植物群落的TWINSPAN数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长期严格沙地草场放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样方调查和TWINSPAN数量分析,揭示了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群在放牧压力下的变化趋势,主要结论是:1)不同的放牧压力使试验地的群落发生分化,形成差异明显的类群,而相同的放牧强度又使群落趋同,使群落的组成和物种的生态适应特性趋于一致。2)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中多年生成分减少,一年生杂类草增多,排列出了不同植物种组与放牧强度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