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不同放牧率下糙隐子草种群补偿性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Trin.)Keng)是研究草原植物在放牧利用条件下补偿性生长及其机制的较理想的实验植物,通过对该草生产力的形成及其构成的研究表明,在适牧条件下,糙隐子草种群明显地存在超补偿性生长。适牧可以刺激糙隐子草个体地上净光合效率,而地下净光合效率不受影响;但在高强度牧食下,糙隐子草个体则通过降低地下简略主的生产来达到地上较低的补偿性生产。糙隐子草种群的超补偿性生长主要是形成小株丛和高密度的种群结构以适应较贫瘠的生境条件。因此,糙隐子草与食草动物的关系,在适牧条件下可能是互惠的,即既可提高牧草的光合效率和利用效率,又可提高动物的生产;而在重牧和条件下,可能是交换的,对牧草是以降低地下生产而获得地上生产的;对食草动物,也只能是暂时较高比例的利用牧草。这种“互惠”和“交换”的关系较好地支持了放牧优化假设。  相似文献   
292.
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沿水分梯度分布的灰脉苔草(Carex appendiculata)、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 6个草地群落为对象, 研究了围封禁牧与放牧样地中144个共有植物种的高度、丛幅面积、茎、叶和株(丛)生物量、茎叶比等性状。结果表明: 1)在个体水平上, 放牧样地中植物的生殖枝高度、营养枝高度、丛幅面积、单株(丛)生物量、茎、叶生物量和茎叶比均显著低于围封禁牧样地, 植物在放牧干扰下表现出明显的小型化现象; 2)在群落水平上, 放牧亦显著降低了群落总生物量和茎、叶生物量; 3)过度放牧显著改变了物种的资源分配策略, 使生物量向叶的分配比例增加, 向茎的分配比例减少。资源优先向同化器官分配可能是植物对长期放牧干扰的一种重要适应对策; 4)轻度放牧对物种的资源分配没有显著影响, 单株(丛)生物量和群落茎、叶及总生物量均表现出增加趋势, 这与过度放牧的影响正好相反。过度放牧引起的植物个体小型化改变了生态系统中物种的资源分配策略, 进而对生态系统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3.
日本国立草地研究所位于日本中部的西那须地区,为了提示草地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碳循环与气象因素与人为干扰之间的关系的规律,在其所辖人工草地的放牧试验场内,自1974a至1994a间,进行了不同放牧条件的长期实验。对该人工草地在21a间的地上枯死量(包括立枯部和地面凋落物)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放牧处理(不同放牧强度和施肥量)对其影响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地上立枯部分和凋落物的量随季节和年度变化很大,并与地上部现存生物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放牧压力、季节和年度等变化因素对地上立枯部分和凋落物的量有着极强的影响(p<0.01),而施肥量的影响则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94.
汪诗平 《生态学报》2000,20(6):951-957
在围栏封育4a的1mh^2放牧样地内,放牧4只内蒙古细毛羊,分别于6、7和9月份用显微技术法进行了绵羊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放牧率较低食物资源比较丰富的条件下,绵羊的食性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6月份,由于禾草在群落中的相对生物最较小,故在食物中的比例相应较小,为31%;而在7月份,则上升到45%,部分替代了冷蒿在食物中的比例;同时,在禾草中,羊草、冰草主要在春季或初夏(7月份以前)被利用,随着  相似文献   
295.
缙云山片断常绿阔叶林小气候边缘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缙云山5个片断常绿阔叶林和1个连续常绿阔叶林林缘附近的小气候要素水平梯度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片断阔叶林斑块边缘均存在明显的小气候边缘效应.林缘与林内最高和最低气温、光合有效辐射、最小相对湿度均为干季高于或大于雨季,而地表最高温度则为雨季高于干季;各阔叶林斑块的小气候边缘效应以最大斑块波及林内的深度最浅、最小斑块波及林内的深度最深.  相似文献   
296.
高永恒  陈槐  罗鹏  吴宁  王根绪 《生态科学》2007,26(3):193-198
研究了川西北高山草甸两个优势物种垂穗鹅冠草(Roegneria nutans)和四川嵩草(Kobresia setchwanensis)凋落物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分解及其碳氮损失率。经过一年的分解,放牧不同程度地加速了两种凋落物的分解。垂穗鹅冠草凋落物在不放牧、轻牧、中牧和重牧草地的失重率分别为26.0、27.2、29.6和32.8%;川嵩草凋落物的失重率分别为44.0,46.2,50.4和56.2%。不放牧、轻牧、中牧和重牧草地垂穗鹅冠草凋落物碳的损失率分别为26.1%、27.5%、29.4%和32.9%,氮的损失率分别为13.6%、14.4%、17.3%和19.1%;川嵩草凋落物碳的损失率分别为41.9%、44.3%、48.5%和54.4%,氮的损失率分别为39.4%、41.4%、46.4%和52.8%。研究表明,增加的放牧强度加快了两种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加速了凋落物中碳氮的释放;同时也表明,川嵩草凋落物的分解速率要快与垂穗鹅冠草凋落物。  相似文献   
297.
在长期严格的沙地草场放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及多种计算和分析,揭示了在放牧条件下植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的动态演变规律及物种丧失的机制,主要结论是:(1)在不同稳定的牧压下群落外貌特征及组分发生明显的分异。(2)持续强度放牧使物种消失,α多样性下降,为理解现代物种消亡和灭绝机制提供了部分依据,现代物种的消亡和灭绝正是由于人们对于生境的破坏引起的,生境破坏引起局部地区物种的消失,这种局部消失的不断累加就可能引起物种的消亡和绝灭。(3)放牧试验对物种组成和β多样性的影响表现在时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98.
中国东北样带草地群落放牧干扰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牧干扰是草地群落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中国东北样带9个草地群落放牧干扰植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中牧或重牧阶段Shannon指数达最大值,形成中牧(重牧)>重牧(中牧)>轻牧>过牧的规律。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与多样性的相关分析表明,均匀度变化对多样性变化具有更大的贡献率,而丰富度呈下降趋势,即轻牧(中牧)>中牧(轻牧)>重牧>过牧。生活型功能群多样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中国东北样带草地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是: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碱化草原,并且群落物种丰富度对多样性有更大贡献率。  相似文献   
299.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及啮齿动物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7  
刘伟  周立  王溪 《生态学报》1999,19(3):376-382
从栖息地结构特征决定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植被组成,种的多样性以及不同被牧处理间相似性系数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小哺乳动物对植被变化的反应,得到如下结论:(1)在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植被组成中,优良牧草的比例随牧草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杂类草的比例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2)植物种的多样性指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升  相似文献   
300.
不同放牧压力下草地微气象的变化与草地荒漠化的发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过度放牧是我国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之一。作者在内蒙古奈曼进行了草地放牧试验,目的在于探明荒漠化的发生机制。试验分为4个小区,即无牧区,轻牧区,中牧区和重牧区。每个小区的牧羊数分别为0,3,6和9。从1991至1994年,在试验区进行了微气象观测,并运用波文化热量平衡法和空气动力学梯度法分析了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