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0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郑重 《生态学杂志》1989,8(4):35-39
随着化学生态学(chemical ecology)和行为生态学(behavioral ecology)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信息素(pheromone)研究进展较快,发表的论文与日俱增,但研究的进度很不平衡——脊椎动物以哺乳类研究较多,而无脊椎动物则以昆虫类研究较多。后者是可以理解的,一因昆虫的种类多、数量大,易于取材;二因昆虫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特别是有害昆虫的防治(利用性信息素作为诱捕剂),对农业丰收与森林保护关系极大。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甲壳动物的信息素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论文也日益增多。但和昆虫比较起来,它仍处于萌芽状态。作者深信,随着虾、蟹类养殖业和捕捞业的蓬勃发展,这类高等甲壳动物的  相似文献   
23.
本文报告了25%烧伤后注射免疫抑制剂(地寨米松磷酸钠)大鼠7种肠道细菌的定量、内脏及血液的细菌培养和肠壁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单纯烧伤组(B组)和单纯注射免疫抑制剂组(Ⅰ组)动物肠壁的病理改变较轻,肠道菌群改变不明显,其肠道细菌易位率也很低。烧伤后注射免疫抑制剂的动物(BⅠ组)肠壁病变严重,肠道菌群改变明显。其中,肠杆菌在回肠、盲肠,结肠内容物中的菌量均明显升高;回肠内容物中拟杆菌的菌量明显减少;该组动物肠道细菌易位率也明显增高,达60%。此外,BⅠ组、Ⅰ组部分动物发生了由棒状杆菌及由棒状扦菌和肠杆菌混合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根据不同肠段肠壁病变严重程度、菌群变化的部位以及不同部位肠管生理功能的不同,我们推测,回肠以上肠段是肠道细菌易位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24.
显微放射自显影技术已经在生物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常规制片一系列操作中出现有各种溶液的取代更替,从而难以对一些水溶性放射性化合物在组织和细胞内的定位予以确切鉴定,同时放射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25.
26.
夏育陆 《生态学报》1989,9(2):174-181
本文从天敌与猎物的种群内禀增长力,天敌对猎物不同密度的功能反应及数值反应三个方面来评价和比较纽氏钝绥螨、尼氏钝绥螨时其猎物——枯全爪螨的控制作用。在五种温度下,两种捕食螨的种群内禀增长力都大于桔全爪螨。它们对猎物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尼氏钝绥螨的捕食量大于纽氏钝绥螨,在25℃时两种捕食螨捕食量最大,应用Rogers的模型能较好地对试验结果进行模拟。尼氏钝绥螨对桔全爪不同虫态的取食不存在选择效应,纽氏钝绥螨则嗜食若螨和幼螨。两种捕食螨对桔全爪螨的数值反应表明,仅供给桔全爪螨雌成螨作为食物,对两种捕食螨都不利,尤其对尼氏钝绥螨更为明显。综上所述,两种捕食螨能比较有效地控制桔全爪螨种群,当猎物密度较高时,尼氏钝绥螨控制效果优于纽氏钝绥螨,但纽氏钝绥螨控制效果优于纽氏钝绥螨,但纽氏钝绥螨田间种群数量比尼氏钝绥螨稳定。柑桔园中存在其它补充食物时对这两种捕食敌有利。  相似文献   
27.
紫茎泽兰个体生物及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9,自引:4,他引:55  
紫茎泽兰为滇南六十年代出现的一种荒山害草。为控制其危害,我们开展了从种子生态学到繁殖特性等一系列的基础研究工作,目的在于掌握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中提出有效的防除措施。 本文报道了紫茎泽兰的生长发育规律,影响生长的主要生态因素,光合特性,不同年龄级杂革的有性繁殖能力,种子在土层中的分布与萌发,以及无性繁殖特性等。  相似文献   
28.
云南中华姬鼠的生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7—1985年对中华姬鼠的生态作了观察。在云南分布县占32.31%,以滇西山地地区分布数量比例最高,占21.47%。分布海拔最高4100米,以2000—3000米地区捕获率较高。混交林地区为最适的栖息环境。据1204只统计,性比52.66%。仅于4—9月有怀孕鼠,年均怀孕率14.85%,胎仔数2—6仔。全年捕鼠率出现8月高峰和3、10月小峰,1月最低。食性以绿色植物为主。洞栖。以夜间活动为主。体外寄生蚤类16种,恙螨12种及革螨6种。  相似文献   
29.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放射自显影(SEM-ARG)技术研究鸡胚肝凝集素的专一性。该凝集素经乳糖尿素液抽提和离心分离后,再用DE-52纤维素柱和蓝色葡聚糖柱进一步纯化。纯化后的鸡胚肝凝集素用 125Ⅰ标记。以标记的 125Ⅰ-凝集素为探针再标记来自不同组织的细胞。标记的细胞经过放射自显影,用扫描电镜对细胞表面凝集素受体的位点进行直接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鸡胚肝凝集素对细胞的凝集作用具有相对的专一性。  相似文献   
30.
小鼠骨髓细胞经7d培养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巨核细胞及不同大小的巨核细胞集落。通过计数每个集落中的细胞数,可确定相应祖细胞的有丝分裂能力。结果表明,具有不同有丝分裂能力的祖细胞的体外增殖动力学有所不同。祖细胞的数量与其有丝分裂次数呈负相关(r=-0.986)。进行0、1、2和3次有丝分裂的祖细胞的阿糖胞苷自杀率分别为48.9,58.7,48.0和41.2%;放射敏感性的D_O值(Gy)分别为1.71,1.24,1.03和0.77,D_O值的大小与有丝分裂次数呈负相关(r=-0.958)。经3Gy全身照射后CFU-Meg与CFU-GM的恢复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