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对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ARP)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行放疗的宫颈癌ARP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常规治疗,n=90)和B组(A组的基础上接受中药灌肠,n=90)。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放射损伤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IL-1β、IL-8、TNF-α水平变化情况,并对比不同放射性直肠炎分级患者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结果: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黏液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稀便或便秘、肛门灼痛坠痛、口干口苦、尿赤等证候积分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的放射损伤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放射性直肠炎分级III级、Ⅱ级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高于I级,且III级高于Ⅱ级(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宫颈癌ARP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可能与改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2.
锶-89在模拟水稻田中的动力学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探索了89Sr在水稻-田水-土壤系统中的消长与分配,并建立了其行为规律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田表水中89Sr-Sr含量迅速地降低,1d后由原始量的8.5ug/g降为4.0ug/g,以后逐渐降低,至试验结束(28d)时为0.7ug/g,表土中89Sr-Sr含量声速地增大,1d后即由0达12.4ug/g,试验结束时为20.9ug/g,水稻地上部,1d后由0[达8.8ug/g,以后也呈增加趋势,结束时达21.7ug/g,水稻根由1d的9.5ug/g达试试验结束时的39.6ug/g,田表水,表土及不稻植株中89Sr-Sr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相应为:CW=0.965e^-0.028t 7.635e^-0.470t,C=35.142(e^-0.028t-e^-0.470t),Cz=35.182-23.481e^-0.028t-11.701e^-0.470t。其次,在收获期,糙米中89Sr-Sr含量为1.6ug/g,稻壳为9.4ug/g,稻草为39.7ug/g,稻根为41.8ug/g,还测定了89Sr-Sr在收获期土壤中的铅垂 分布,表明,58.2%的89Sr-Sr滞留于表层2cm,并且其滞留量随土壤深度按指数规律衰减:C=20.356e^-0.467x(r=-0.9433)。  相似文献   
53.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测定人血清铁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一种新型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人血清铁蛋白含量。方法灵敏度达2ng/ml;测量范围5—1500ng/m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7.1±0.8%和10.0±1.3%(x±SD);回收率为98.4±7.4%。测定值与RIA法测定值比较,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54.
通过向蚕豆叶片饲喂~(14)CO_2,应用液闪和显微放射性自显影技术表明标记同化物经叶脉和果荚韧皮部筛管快速运输至蚕豆种皮。种皮吸收营养、生长,后期逐步降解、供养子叶。种皮内的两类维管束系统同时输送营养并卸出到种皮内侧的质外体空间里。种皮里的反向维管束韧皮部卸出以共质体方式为主。并提供养分供种皮生长,而大部分的同化物由正向完整维管束韧皮部的筛分子一传递细胞进行质外体方式卸出。膨大中的子叶在早期即已成为生理上十分活跃的库。它对标记同化物的摄入随时间进程而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安全的SD大鼠急性放射性皮炎模型。方法:将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电子线照射组(60 Gy,45 Gy,30 Gy),X线照射组(45 Gy,30 Gy,15 Gy),每组4只。选择臀背部皮肤,去毛后照射。放疗后第一天起开始观察动物皮肤表现,采用Douglas and Fowler评分方法记录每只动物皮炎情况,并定期测量动物体重,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并记录死亡情况。于放疗后第28天处死动物,取照射区域皮肤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CD3,CD11c,CD68,IV型胶原),以通过光镜分析射线照射后皮肤组织变化情况、真皮层内炎症细胞浸润类型及胶原形成情况。结果:至放疗后第28天X线照射组动物出现大量死亡,电子线照射组动物均存活,电子线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炎反应,镜下可见局部组织不同程度的表皮层坏死、炎症细胞浸润、毛囊及附属器减少等表现,以电子线照射60 Gy及45 Gy组表现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放射线照射可使真皮层内以CD68为表面标志的巨噬细胞浸润增加,并促进以IV型胶原为标志胶原细胞形成。结论:电子线60 Gy及45 Gy照射SD大鼠臀背部皮肤可建立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性放射性皮炎动物模型,其临床表现及病理表现可用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6.
以异羟基洋地黄毒甙(digoxigenin)标记的rRNA为探针与多聚甲醛固定的植物根尖振动切片原位杂交。结合免疫荧光检测分析了豌豆(Pisum sativum)间期细胞核内核仁组织者区的数目、分布和排列。研究结果发现豌豆根尖分生组织间期细胞核内有1—6个被探针分子强烈标记的位点。这些位点呈大小不等(0.24-1.98μm~3)的斑点状,分布在核仁的周边,并且与核仁相连。探针标记位点在核仁周边的排列方式随标记位点的数目不同而异。在具有四个标记位点的细胞核内,它们呈四面体,梯形或平行四边形排列。在显示原位杂交阳性的细胞核中,59.5%显示4个标记位点,少于或多于4个标记位点的细胞分别占35.7%和4.76%。探针标记位点的数目与标记位点本身的大小无明显联系,而与核仁的体积大体上呈负相关趋势。文章讨论了这些被rRNA探针标记的位点与核仁组织区及核仁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
从58株来自国内温泉的嗜热细菌中分离到一株菌,它所产生的耐热碱性磷酸酯酶在95℃中保温60min后仍保留原来活力的75%.测定了酶的一系列性质,包括酶作用的最适pH、最适离子强度、最适温度,以及酶的热稳定性、米氏常数、活化能等等,还研究了一些无机离子、氨基酸以及表面活性剂对酶活的影响.DNA杂交方面的初步实验结果表明用该酶标记的核酸作为非放射性探针可用于在高温下进行的杂交反应.  相似文献   
58.
放射怀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鸡视网膜多巴胺D1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射性配体「^3H」SCH23390建立鸡视网膜多巴胺D1受体的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法,并测定不同试验组鸡视网膜多巴胺D1受体的Bmax值有显性差异,KD值无明显差异,同时探讨了干,湿滤膜片对放射性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影响试验结果的其它因素,实验表明湿滤膜片测量效果优于干滤膜片,膜受体即使贮存在-20℃条件下亦只能一周,否则影响受体的活性。  相似文献   
59.
兰进  李京淑 《真菌学报》1996,15(3):197-200
用^3H-葡萄糖对紫萁小菇进行氚标记,然后用标记的紫萁小菇伴播天麻种子,发现标记姑在侵入天麻胚柄状细胞后,菌丝即被溶解,消化,未被侵染的大型细胞中有标记化合物的踪迹,随着胚的发育,在胚顶端分生细胞中也有大量标记物的显影银粒云集,表明同化的标记化合物由细胞壁进入并通过胞间连丝进行运输,直观证明了紫萁小菇为天麻种子萌发提供了营养。  相似文献   
60.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破坏性的纤维化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炎性细胞浸润、上皮间充质转变、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活化、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最终导致肺实质性的破坏。其具体机制不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逆转这种疾病或阻止其发展。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信号传导通路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通过介导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殖等参与PF的形成过程。本文就p38MAPK在PF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