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对难治性肺炎患者炎症介质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难治性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炎症介质和肺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00%(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P0.05)。治疗后,两组肺泡灌洗液中的内毒素、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的更为明显(P0.05);两组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对难治性肺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炎症介质水平,并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静脉推注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老年患者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支气管镜检查适应症的240例老年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仅采用2%利多卡因进行雾化吸入局部麻醉,实验组患者术前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推注2 mg咪达唑仑。检测两组患者麻醉后支气管镜检查前(T1)、支气管镜检查后5 min(T2)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支气管镜检查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检查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T1时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与T2时HR和S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R、SBP检查前后有明显波动(P0.05),而实验组检查前后各生命体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67%(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83%(P0.05)。结论:咪达唑仑静脉推注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相比于单独应用利多卡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满意度高而不良反应少,适用于临床上老年患者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23.
报道1例经支气管镜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联合氩气刀技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部小孢根霉感染。患者,男,13岁,诊断为肝炎相关性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高热、咳嗽、咳痰、气促,影像学表现为双肺感染性病变、部分实变,伴双侧胸腔积液,双下肺部分膨胀不全。经病理及二代基因测序证实为小孢根霉感染,通过支气管镜于右主支气管、右下基底段精准灌注两性霉素B治疗共16次,成功治愈。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间来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常规治疗)和研究组(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常规治疗、肺泡灌洗),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加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对比两组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和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变化。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呼吸做功(WOB)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Th17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百分比、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Treg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百分比、白介素-10(IL-10)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社会/家庭状况、生理状况、与医生的关系、功能状况、附加的关注情况、情感状况等领域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可促进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呼吸功能改善,调节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失衡,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规律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全肺切除术后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唐都医院胸外科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开胸全肺切除术,且术后并发心衰的患者184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96例)和对照组(88例),前者除常规心衰治疗外,每天至少1次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必要时可根据痰量增加吸痰次数;后者仅采用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常规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心指数、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同时测定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72 h的血浆脑钠肽浓度。结果:治疗后1 h,对照组患者的心指数由(2.7±0.2)L/min·m2升高至(3.1±0.3)L/min·m2,呼吸频率由(35.4±2.9)次/分降至(21.3±2.5)次/分,Pa O2由(57.4±3.9)mm Hg升至(60.3±3.4)mm Hg,Sa O2由(83.5±7.1)%升至(86.3±3.7)%;研究组患者的心指数由(2.8±0.1)L/min·m2升高至(3.5±0.2)L/min·m2,呼吸频率由(34.2±3.1)次/分降至(19.2±2.2)次/分,Pa O2由(56.5±4.8)mm Hg升至(66.2±7.1)mm Hg,Sa O2由(84.5±6.5)%升至(91.6±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以上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内,79.2%的研究组患者咳嗽、咳痰及肺部湿罗音基本缓解,对照组患者以上症状、体征的缓解率为4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研究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576.3±77.6 vs894.6±86.5,P0.01)。结论:支气管镜吸痰有助于改善全肺切除术后心衰患者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吸痰、灌洗和注药治疗难治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 例确诊的难治性肺炎患者被随机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8 例。对照组采用针对性和经验性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经支气管镜局部吸痰、灌 洗和注药。比较两组治疗情况、通气功能和血气指标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病灶好转时间仅为 (12.45± 3.25)d 和(19.32± 3.86)d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和病灶好转时间(P<0.05),而住院费用仅为(30721.00± 1004.00)元,显著 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体温、CRP、WBC、RR 和HR 水平分别下降到(36.74± 0.40)℃、(34.9± 3.0) mg/L、(9.49± 1.20) × 109/L 、(21± 5) 次/min 和(84± 8) 次/min,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2.08% (P<0.05),细菌培养阳性率85.42%,显著高于细菌培养阳性率29.17%(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纤 维支气管镜局部吸痰、灌洗和注药治疗难治性肺炎,能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7.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辅助纤维支气管镜灌注联合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纤维支气管镜灌注联合化疗)和研究组(n=34,康复新液辅助纤维支气管镜灌注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肺功能、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12个月后、治疗20个月后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γ-干扰素(IFN-γ)、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CD8+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康复新液辅助纤维支气管镜灌注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疗效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缓解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也是作为呼吸专科医师所必须掌握的一项临床技能。但是在对该项技术熟练之前,不能允许在病人身体直接操作,这样对呼吸专科医师的临床培训造成了较大困难。近年来,我院采用了美国模拟电子内镜教学系统进行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通过该系统的训练,培训学员能对支气管镜的操作流程、操作技巧和手法,镜下气管,各叶、段支气管走行和解剖形态,病变的定位和镜下形态,以及如何对病变进行活检、支气管灌洗和出现并发症时怎样处理等,均有较为深刻的体会,并可获得多次反复练习的机会,培训所需时间也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高仿真模拟支气管镜模拟技术在呼吸科专科医师支气管镜操作训练中的作用.方法:对20名呼吸科医生(支气管镜检查术的初学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美国生产的Simbionix GI Mentor Simulator高仿真模拟支气管镜操作系统进行培训.由2名熟练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术的呼吸科医生进行指导,比较培训前后在高仿真模拟支气管镜操作的速度、灵活性和准确性方面差异.结果:20名初学者均完成了支气管镜的操作培训.在模拟训练后,操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和速度都明显提高.与训练前相比视野清晰可见时间由(30.0±2.0)%增加到(75.0±5.0)%:段支气管检查到达由(74.0±5.1)%提高到(89.3±4.0)%;通过咽喉及声门时间由(00.01.28±00.00.54)h缩短到(00.00.36± 00.00.09)h,操作用时由(00.07.27± 00.01.23)h缩短到(00.06.24± 00.00.54)h.误入食道次数由(6.0±2.0)缩短到(2.0±0.5),培训前机器给予自动评分为(30.8±6.6)分,培训后(70.8±6.6)分.结论:高仿真模拟支气管镜在初学气管镜呼吸专科医师培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在周围型肺癌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到2014年9月在我院临床确诊的40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CEA、NSE和CYFRA21-1的浓度及分析TBLB检测结果,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病灶直径大小时各项检测指标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所有肺癌患者中,血清CEA、NSE、CYFRA21-1和TBL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74%,35.07%,41.79%和60.70%。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89.05%,明显分别高于四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均P0.05)。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及其他类型肺癌组四项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四项单独检测(均P0.05)。病灶直径为2 cm、2-6 cm和6 cm时,四项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四项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血清CEA、NSE、CYFRA21-1联合TBLB检测周围型肺癌较单项检测,阳性检出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