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9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目的探讨Pluronic L64-电脉冲(L/E)体系介导的单链胰岛素类似物基因在骨骼肌组织的传递表达对1型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和影响。方法将胰岛素基因中的C肽区域换成(GGGGS)_3,克隆到pcDNA3.1(+)质粒中,构建载体pcDNA-INS。使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雄性BALB/c小鼠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分为L/E联合pcDNA3.1(+)空质粒治疗的L/E-pcDNA3.1(+)组、仅使用pcDNA-INS裸质粒治疗的pcDNA-INS组和L/E联合pcDNA-INS裸质粒治疗的L/E-pcDNA-INS组。模型小鼠在胫骨前肌注射相关质粒进行治疗,且根据治疗方案在注射1 h后进行Pluronic L64-电脉冲处理,并以生理盐水处理的正常小鼠(NC)组作为对照。记录各组小鼠的血糖、体质量、血清胰岛素含量、生存率、免疫组化、外形特征及组织病理等指标。结果 (1)pcDNA-INS质粒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无误;(2)与NC组相比,模型小鼠血糖显著上升,体质量显著下降(P0.05),且胰岛遭到严重破坏;(3)L/E-pcDNA-INS组的血糖水平和血清胰岛素含量显著缓解,与NC组较为接近,pcDNA-INS组的血糖缓解和胰岛素补偿远不及L/E-pcDNA-INS组(P0.05),且与NC组之间的差异一直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E-pcDNA-INS组的胰腺胰岛素表达较少,但肌肉胰岛素表达量较高,且该组生存率较高,与NC组均为100%(12/12),L/E-pcDNA-INS组的病理结果和外形特征与NC组小鼠最为接近,L/E-pcDNA3.1(+)组与pcDNA-INS组在不同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发生,且鼠毛疏少粗糙,体形较小。结论 Pluronic L64-电脉冲体系与单链胰岛素类似物基因联合治疗1型糖尿病的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影响,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程度在前列腺癌治疗过程中动态变化及胰岛素抵抗程度与前列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前列腺癌惠者50名。平均年龄72岁。将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前列腺癌根治术组、手术去势组、药物去势组;根据有无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无复发转移组。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葡萄糖,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 FINS)水平。运用HOMA模型中的胰岛素抵抗计算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IRI)。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前列腺癌患者在手术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与手术前胰岛素抵抗指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前列腺癌根治组的IRI值和手术去势组与药物去势组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手术去势组和药物去势组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前列腺癌治疗后无复发转移组的IRI值明显低于复发转移组,两组间IRI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与肿瘤治疗经过、效果有关。胰岛素抵抗指数有助于前列腺癌患者判断治疗效果,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4.
胰岛素抵抗(IR)是许多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与脂肪代谢紊乱非常密切,研究发现它在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胰岛素抵抗与脂肪肝的研究中关于瘦素及瘦素抵抗在胰岛素抵抗及脂肪肝的关系中的作用是研究比较多的,本文主要介绍了胰岛素抵抗、脂肪肝的发生机制及瘦素、瘦素抵抗在其中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5.
胰岛素受体底物家族与Ⅱ型糖尿病关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受体底物分子(IRS)是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键物质,在维持细胞生长,分裂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的家族成员有四个(IRS-1、IRS-2、IRS-3、IRS-4)。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生与之密切相关:胰岛素信号通路与其他信号通路发生交叉发生干扰,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引发Ⅱ型糖尿病;IRS蛋白的结构、表达水平异常导致胰岛素信号的中断或减弱,并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四种IRS分子表达的不平衡,致使胰岛素分泌调节的稳态被破坏也可能是糖尿病发病的原因之一。Fox蛋白家族是动物细胞内的一类转录因子,与细胞代谢密切相关。Fox蛋白靶点有可能作为研究治疗糖尿病方法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6.
脂联素是近年新发现的脂肪组织特异性的细胞因子,其mRNA是脂肪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基因转录产物,该因子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个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而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中国汉族人群1,098例为对象,其中304例冠心病(CHD)患者,389例糖尿病患者(T2DM),及405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采用PCR-RFLP技术对脂联素基因-4522C/T进行基因分型,并分别对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等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脂联素基因-4522C/T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CHD组与对照组、T2DM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经分组分析发现,T2DM合并肥胖患者BMI≥25kg/m2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4和P=0.034;TT基因型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高于携带有C等位基因的T2DM患者,P=0.0069。本研究提示脂联素基因-4522C/T与中国汉族人群T2DM合并肥胖的发生及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是引发糖尿病患者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候选基因,而与冠心病的发生无关联。  相似文献   
97.
摘要:为了研究人类胰岛素B链第26位的酪氨酸对胰岛素和受体之间的结合的影响,包括单独的氨基酸替换或化合物替换的不同的胰岛素类似物被合成,其中化合物替代的类似物的B链C末端都减少了4个氨基酸。在对它们与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进行研究中,结果发现它们与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没有丢失, HisB26类似物和N-MeHisB26类似物的结合能力与胰岛素相比改变不大,分别是胰岛素的72 %和107 %。N-MeGluB26类似物,AadB26类似物和Phe (4-carboxy) B26类似物的结合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分别是130 %, 234 %和160 %。  相似文献   
98.
糖尿病是继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治疗需要每日注射或持续输注外源性胰岛素,以调节体内血糖达到正常水平。然而目前胰岛素的治疗手段受到低血糖风险的限制。以生物材料为载体构建递送系统可提高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基于智能胰岛素递送系统的研究开发对提高胰岛素给药的可控性是必要的。对近年来胰岛素的不同给药方法进行综述,阐述智能胰岛素递送系统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不同给药方法下智能胰岛素递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水平与血脂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09例CHD患者(CHD组),根据冠心病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4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5例),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20分,42例)、中度病变组(21~40分,44例)和重度病变组(>40分,23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正常的53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SFRP5、FGF21、IGF-I、血脂水平,分析血清SFRP5、FGF21、IGF-I与血脂和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类型、不同冠脉病变程度CHD患者的血清SFRP5、FGF21、IGF-I、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TC、TG、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FRP5、FGF21、IGF-I水平的差异比较中,UA组低于SAP组,AMI组又低于UA组,中度病变组低于轻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又低于中度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C、LDL-C水平的差异比较中,UA组高于SAP组,AMI组又高于UA组,中度病变组高于轻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又高于中度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P组、UA组、AMI组之间两两比较以及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之间两两比较的血清TG、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FRP5、FGF21、IGF-I水平与TC、LDL-C、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SFRP5、FGF21、IGF-I水平均降低,且与血脂水平增高以及CHD病变程度加重均有关。  相似文献   
100.
摘要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肥胖患者血清维生素D、铁蛋白、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8月到2021年11月,选择在本院妇科诊治的PCOS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PCOS肥胖组(n=30,体重指数<28 kg/m2)和PCOS非肥胖组(n=35,体重指数<28 kg/m2)。检测与计算两组清维生素D、铁蛋白、sICAM-1、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的血清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与泌乳素(PR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睾酮(T)水平高于非肥胖组(P<0.05)。肥胖组的血清铁蛋白、sICAM-1水平高于非肥胖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非肥胖组(P<0.05)。肥胖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水平(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非肥胖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肥胖组(P<0.05)。在PCOS肥胖患者中,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D、铁蛋白、sICAM-1与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指标都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PCOS肥胖患者与非肥胖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铁蛋白、sICAM-1、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存在差异,血清维生素D、铁蛋白、sICAM-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指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