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研究了在脉冲污染环境中,捕食者具有阶段结构的捕食食饵Gompertz模型的动力学性质,获得了捕食者灭绝周期解全局吸引和系统持续生存的条件.  相似文献   
32.
讨论了一类捕食者具有三个阶段结构和Beddington型功能性反应,食饵可以在两个斑块间扩散的非自治捕食者-食饵系统.运用Liapunov函数方法,得到了该系统一致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对于该模型的周期系统,讨论了存在唯一、全局渐近稳定的周期解的条件.  相似文献   
33.
34.
人乳头瘤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类通过性传播的环状双链DNA病毒,与宫颈癌、阴道癌、头颈部癌症、阴茎癌和肛门癌等许多癌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该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危险的致癌因素.HPV持续感染宿主在于它能够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现就近年来关于HPV的免疫逃逸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5.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4 CD25 是调节性T细胞中功能最重要的一类.它是一类具有特殊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它能够抑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参与肿瘤免疫的调节,同时在感染和移植免疫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这一亚群具有免疫调节和免疫抑制的特性,新近发现它亦与爱滋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HIV进入人体后,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抑制了机体的免疫效应但它也同时被感染,最终由于细胞毒的作用而死亡.由于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减少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抑制作用,HIV持续的过度活化使得T细胞逐渐耗竭说明在HIV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Treg细胞可能都发挥了免疫抑制作用,但是却对HIV感染与爱滋病发病的进程产生了不同的效应.此外,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还与HIV病毒的持续存在密切相关.本文就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与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之间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6.
通过林间接种式放菌及其后一周年的野外调查,从林间采集到30种寄主昆虫及从土壤、落叶和气流中分离到119株球孢白僵菌.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它们属于32个不同酯酶型,呈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释放菌株所属的酯酶型02包括从11种昆虫上分离出的18个菌株,表明林间释放的菌株已成功地在不同寄主昆虫种群中宿存下来,并以常发的地方病状态存在于松毛虫及松灰象甲等12种昆虫种群之中;当林间目标寄主缺乏时,其它寄主可将食物链维系下去.其它酯酶型分别包括1~23个菌株.一周年内的寄主转移动态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在松林生态系统中不同寄主间可转移寄生.每个酯酶型中的菌株对松毛虫的毒力相差很大,表明球孢白僵菌在松林中的延续和扩散流行不是1条路线,每个酯酶型至少代表食物网上的1条支链.有些环节的寄主连接了不同的酯酶型,使松林中食物网变得十分复杂,另外。从土壤、枯枝落叶层、林冠层和空气中分离到的球孢白僵菌分属于不同的酯酶型,表明松林中还存在着复杂的腐生食物链,有利于松毛虫及其它害虫的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37.
为了获得印度北部赣达(Ganga)盆地河流中野生卡特拉鲃种群的年龄结构和重要生长参数,对该鱼的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鳞片取自商业捕捞和实验室饲养的样品。根据研究分析,该鱼最大年龄可达8龄;巴吉拉蒂河(Bhagirathi R.)的种群平均体长为521.51 mm,退算体长为288.9 -1132.3 mm;旁遮普邦(Punjab)Satluj河种群平均体长为641.6 mm,退算体长为335.4 -1096.08 mm。2龄时,种群线性生长率(Cl)和体重增加率(Cw)表现出迅速下降的趋势。其它生长参数值(Clt)也呈现快速下降。退算体长差异(ANOVA)分析显示,生活在赣达盆地不同流域中的种群, 1^+-4^+龄组的长度差异较明显(P〈0.05) ,高龄组(5^+-8^+)差异不显著。根据本项研究结果,提出了对印度北部赣达盆地相关河流中生活的野生卡特拉鲃种群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8.
关于一类非自治阶段结构捕食系统的持久性与周期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一类非自治阶段结构捕食系统的渐近性质,得到在适当的条件下系统的持久性,对应周期系统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唯一性以及全局渐近稳定性。  相似文献   
39.
择伐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义明 《生态学报》2002,22(12):2194-2201
择伐是生态林业持续利用的一种途径 ,即以达到在经济上是可持续的 ,保持稳定的木材产量 ,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择伐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林业持续性研究的一个焦点。择伐因不同地区和不同森林类型以及择伐木的树种、大小、生长状况、分布格局、择伐的强度等不同 ,对不同动物类群的影响可能不同。大多数研究认为 ,在采伐迹地中 ,分布范围广或广适应种的物种多样性或丰富度将增加 ,而适应于原始林的专化种或狭生种的物种多样性或丰富度将下降。在自然干扰频繁的地区 ,择伐对动物多样性影响相对较小。在热带原始林 ,动物多样性受择伐影响大 ,而在温带森林 ,动物多样性受影响小。轻度的择伐对动物多样性影响小 ,因而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协调。采伐时 ,动物的食物树种、枯死木和为动物提供洞穴的树应得到保护。大多数研究仅比较了择伐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而对择伐对动物多样性影响的生态学机制探讨较少。我国这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重点包括了解择伐对动物多样性影响的生态学机理、择伐对动物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过程、非指示类群的影响以及枯死木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40.
王为东  单保庆  尹澄清 《生态学报》2002,22(12):2154-2162
以人工持续(5d)降雨模拟方式研究了贡嘎山物眉冷杉林原生土壤地表覆被层破坏后土壤中矿质元素与营养盐的迁移输出动态与规律。模拟降雨采用当地最为常见的小到中雨雨型(5.7-26mm/h),壤中流以垂直入渗为主,并滞后于降雨0.2-4.2h,通过0模拟实验发现,降雨总量和降雨事件的持续时间对壤中流产生量的影响比单位时间降雨强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在持续降雨影响下,主要离子(Mg^2 ,Ca^2 ,Cl^-,SO4^2-和Na^ K^ )和营养盐(NH4^ -N,NO3^--N和活性磷酸盐)在短期内急剧流失,模拟降雨的第1天,壤中流结束时离子浓度仅为初始时浓度的29%,营养盐浓度为初始浓度的21%-55%。至第3天,上述离子和营养盐输出浓度趋于恒定,约为首日降雨壤中流初始浓度的1%-15%,在主要矿质元素流失后,原生土壤内过程转为有机质控制的HCO3^-输出过程,伴随着土壤矿质养分的输出,土壤缓冲能力下降,壤中流pH值由6.1降为5.2,研究结果表明,贡嘎山区峨眉冷杉林原生土壤系统十分脆弱,养分易于流失,对人类活动的敏感性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