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9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169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陈鹏  宋佳  郭璞  冀瑞卿 《菌物学报》2023,42(1):297-311
蜜环菌属Armillaria真菌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由于蜜环菌的生长发育过程较复杂,还未完全实现商业化栽培,野生资源的供应受到季节性和地域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采自东北地区蜜环菌属的3个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物的形态特征及分子标记确定菌株JG19016为奥氏蜜环菌A. ostoyae,菌株JG19017为高卢蜜环菌A. gallica,菌株JG19018为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奥氏蜜环菌JG19016最适生长温度为25 ℃,高卢蜜环菌JG19017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2 ℃,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 JG19018则在22-25 ℃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个菌株最适pH为5-6。奥氏蜜环菌JG19016对葡萄糖和蔗糖利用率较好,高卢蜜环菌JG19017对葡萄糖利用率较好,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 JG19018对葡萄糖和淀粉利用率较好;蛋白胨对3个菌株促进作用最强,为最适氮源。培养基中加入VB1,对3个菌株的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奥氏蜜环菌JG19016菌丝生长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蛋白胨3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5 g,VB1 10 mg,琼脂20 g,水1 L。在木屑基质中培养,其配方的最优碳氮比为38:1,最佳木屑粗细比为3:1以上。出菇条件探索结果显示,菌丝及菌索长满菌袋(17 mm×33 mm×5 mm丝聚乙烯袋)需要50-60 d,之后在18 ℃、60%湿度和12 h散射光的环境中,10 d左右可观察到原基产生。增加菇房湿度到90%-95%,2-3 d可观察到1-3 cm的幼子实体,7 d左右菌柄和菌盖完全分化,10 d左右观察到菌盖展开。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珍稀濒危植物细果秤锤树(Sinojackia microcarpa)开花特征和有性繁殖,对其花部形态特征、开花动态、花粉胚珠比(P/O)、柱头可授性、花粉活力、套袋试验、访花昆虫及访花频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细果秤锤树的杂交指数(OCI)为4,单花期5~7 d,种群花期可持续20 d左右。花粉与胚珠比为4 093.21±498.56。开花后第3天的花粉活力最高(76.21%),而开花后第7天时花粉活力较低(18.37%)。细果秤锤树柱头最适可授期在开花后第2天。(2)套袋试验表明,细果秤锤树存在部分自交不亲和性,同时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传粉昆虫是其完成生殖过程所必需的,且异株授粉能够提高其坐果率和结籽率。细果秤锤树的访花昆虫有3目5科7种,主要访花昆虫有黄胸木蜂(Xylocopa appendiculata)、熊蜂(Bombus sp.)、胡蜂(Vespa sp.)、中华蜜蜂(Apis cerana)、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其中熊蜂平均访花频率最高,达(8.67±0.21) 次·h-1。对该物种开花生物学特征与繁育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探究其濒危机制,为后续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3.
野生猕猴声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冯敏  江海声 《兽类学报》1996,16(1):7-13
本文通过在华南四省区对四个野生种群猕猴声行为的观察和现场录音,对它们的叫声声学特性,行为模式和其它个体对其相应的行为反应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并得出11种不同的声行为,这些声行为有相互不同的声学特性,不同的行为模式并引起其它个体相应的行为反应,从而起着通讯的作用。叫声在猕猴的声行为通讯中,一些借助视觉提示,至少以不同的刺激度来“表示”某一类事物,并得到个体间的“共识”有些甚至无需视觉提示而单独传递  相似文献   
84.
以Wistar大鼠肝为材料,确立了一个简便的纯化鼠肝DNA甲基化酶的程序,包括:细胞的超声破碎,去内源核酸,硫酸铵盐析,磷酸纤维素亲和层析,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及Sephadex G-150凝胶过滤,用不同浓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孔梯度凝胶电泳检测,纯化后的酶已达电泳均一,且酶的比活力提高112倍,以聚丙烯酰胺孔梯度凝胶电泳测得天然酶的分子量为365kD,以SDS-聚然酰胺凝  相似文献   
85.
人工栽培条件下三叶木通座果及果实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栽培三叶木通为试材,研究了其座果及果实生长的特性。结果表明:人工栽培条件下,三叶木通座果(雌花)率可以提高到13.5%,是野生三叶木通的2 100%;以先年第1、2次攀援茎第3 ̄30节位结果为主;3月底开花,花期30d左右。花后第20 ̄50d(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花序、雌花及幼果(子房)大量脱落,出现明显的脱落高峰。三叶木通果实纵向生长呈双S曲线布,生长期150d左右,可划分成5个时期:受精结实  相似文献   
86.
12个树种草种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杂交水稻青优159和广西四号及其亲本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蛋白复合物及诱导荧光动力学特性。这二个杂交水稻的光合速率分别高于其亲本,其超亲优势分别为18.72%和18.2%,平均优势分别为29.6%和26.2%。杂交水稻功能叶片的叶绿素-蛋白复合物在650nm和675nm处光密度扫描峰面积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并与光合速率之间的较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叶绿素诱导荧光动力学特征参数F  相似文献   
88.
自生状态的苜蓿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nifHDK操纵子的启动子P1能被微氧诱导而呈高水平表达,而fixABCX操纵子的启动子P2则呈微弱的表达.P1和 P2的 DNA顺序从转录起始点到上游-160处具有 85%的同源性,但从转录起始点到翻译起始点的核苷酸顺序则完全不同.用P1转录起始点下游从+17到+61核苷酸的DNA片段(DS)取代P2区的相应的DNA顺序,在自生状态微氧诱导条件下能提高P2的表达水平,在大肠杆菌中有NifA存在时P2亦呈高水平表达,说明P1和P2区的DS顺序是决定P1和P2自生状态微氧诱导条件下表达或异源表达差异的根本原因.在共生状态下P2的表达不依赖启动子下游顺序.采用引物延伸法测定 P2的转录起始点,发现 P2区当引入 P1区的 DS后不改变它的转录起始点.由于P2不论有DS的插入与否均不影响其在根瘤菌共生状态的正常表达,因此P2在自生状态的根瘤菌中与共生状态时的表达调节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9.
湖南省冷水江市大嵊山大气污染与马尾松衰亡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对湖南省冷水江市大嵊山大气污染与马尾松衰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气综合污染指数在3个研究点上分别为1.00(对照)、1.76和2.23。而以林分密度、林分非衰亡率、针叶长度、针叶干重、马尾松平均高、平均胸径等因子计算出的林分外貌综合得分从173.9下降到143.5和132.5。在一年四季,马尾松针叶中叶绿素含量也是清洁区显著高于污染区,而叶绿素a/b值则是污染区的高,峰值较正常的提前。马尾松在受到大气污染作用后,针叶中营养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氮。根据树干解析发现大气污染对马尾松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但并不表现出同步效应,对高生长的抑制有一个滞后现象,时间在2~3年。另外,大气污染对马尾松的结果影响很大,污染区的马尾松单株拥有球果数仅为清洁的25%,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马尾松材积与相关影响因子进行关联度分析发现,材积与综合污染指数的倒数有很好的关联性,关联度达到了0.773。  相似文献   
90.
 广东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乔木树种荷木和黧蒴幼苗生长于自然光照和人工调节CO2浓度为500±50μl·L-1或空气CO2(350μl·L-1)的气罩中3个月。高CO2浓度下生长的黧蒴和荷木植株总干物质量分别增加26.6%和16.6%,根部增加量最大,地上部分所占的比例降低,根冠比上升,基径增大而株高降低。高CO2浓度下生长的叶片密度及比叶重增加,叶肉细胞间隙体积减少。单位干重的黧蒴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全碳、磷、钾含量在高CO2浓度下稍为下降,果糖、葡萄糖、蔗糖、全氮、镁含量及N/C比明显降低。而全钙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