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鉴于生长素结合蛋白(Auxin Binding Protein,ABP)能与生长素特异性结合,因而探讨研究其直接用于生长素信号转导机理和生物传感器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方法:通过RT-PCR获得拟南芥生长素结合蛋白1(Auxin bing protein 1,ABP1)的全长CDS,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成功构建pGEX4T-1-ABP1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PCR及DNA测序鉴定后,将阳性质粒转化表达受体菌BL21(DE3)。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后,取样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成功表达出一个分子量约为43 kD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并利用GST亲和柱纯化方式得到了ABPl。结论:通过原核表达并经GST柱纯化后获得ABP1,为生长素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开辟新的途径。同时为进一步研究ABP1与生长素的信号转导机制和生长素在生物传感测定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
DREB(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转录因子通过调控下游多个抗逆相关基因的表达,能有效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将构建的植物高效表达载体GmDREB::pCAMBIA1304,借助优化的floral-dip法,转入模式植物拟南芥,并经潮霉素Hygromycine(40-50mg·L^-1)抗性筛选得到22棵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再进行PCR和GUS检测获得19颗阳性苗,阳性率为86.3%。对T1代种子进行抗性分离比例统计,有4个株系的分离比例接近3:1,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说明外源基因GmDREB在这些株系的染色体中可能是单拷贝插入。继续对上述4个株系的后代进行抗性筛选.现已得到2个纯合的转基因株系。导入的报告基因GUS组织染色检测表明,转入大豆DREB基因在拟南芥的根系和子叶中均有大量表达,并在叶脉中表达。  相似文献   
93.
植物GH3基因是一种典型的植物生长素原初反应基因,此类基因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GH3基因在植物生长素信号途径、光信号途径以及植物的防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GH3蛋白具有植物生长素氨基酸化合成酶活性,这有助于维持植物生长素的动态平衡。该文介绍拟南芥等植物中GH3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概况和最新进展,为植物GH3基因家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根据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3c的保守序列,搜索小麦EST,由拼接的序列设计引物,从普通小麦‘川麦107'幼苗总RNA中克隆出1102bp的小麦eIF3c1基因片段命名为WeIF3c1.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两个拟南芥、水稻、甜樱桃、人类、线虫、老鼠等物种的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3c相比较同源性分别为69、61%、85%、72%、38%、36%和38%.  相似文献   
95.
11种非必需氨基酸对离体植物生长的胁迫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1种非必需氨基酸对小麦、水稻等植物离体胚植株以及拟南芥、白菜等植物种子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L-半胱氨酸、L-酪氨酸和L-丝氨酸在浓度达到3mmol·L“时开始抑制植株生长,而L-谷氨酸、L-谷氨酰胺、L-甘氨酸和L-天冬氨酸4种氨基酸在5—7mmol·L^-1时才有轻微抑制作用;L-胱氨酸、L-天冬酰胺和L-丙氨酸3种氨基酸,在5.7mmol·L^-1内没有抑制作用。脯氨酸的3种异构体在9mmol·L^-1浓度下没有抑制作用发生,且还表现出有约1个生长级别(3.4cm左右)的生长促进作用。丝氨酸和丙氨酸的D-异构体在3mmol·L^-1浓度即有强烈的生长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非必需氨基酸胁迫植物的途径有多态性,这些多态性对研究植物氨基酸代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从烟草品种k326中克隆到2个干旱应答元件结合蛋白类(DREB-Like)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NtDREBI和NtDREB1A.序列分析发现,NtDREBI和NtDREB1A编码的蛋白质具有典型的AP2/EREBP转录因子家族EREBP亚族A类特征.酵母单杂交结果显示,NtDREBI具有激活功能, 而NtDREB1A不能激活下游基因,但可以与DRE元件结合.将NtDREBI、NtDREB1A与其它AP2/EREBP类转录因子序列比对,发现在C末端第148位氨基酸有显著差别.采用定点突变方法进一步研究表明,DREB1A类转录因子的第148位氨基酸残基与其邻近氨基酸残基的相互作用对调控转录激活功能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7.
以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突变体crylcry2为实验材料,用舍有激活标记质粒DSK1015的农杆菌浸花进行转化,构建了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库.通过筛选和观察分析,获得了一些开花时间比crylcry2明显延迟或明显提早的突变体.采用IPCR(inverse PCR)和TAIL-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等方法,鉴定了这些突变体T-DNA插入位点的基因组旁邻序列,并采用半定量RT-PCR对插入位点两侧基因的mRNA水平进行了分析,初步鉴定了与开花相关的候选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深入研究隐花素调节光周期开花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
通过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与遗传分析,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筛选到一株隐性单基因控制的网状突变体E-210。该突变体植株生长缓慢,叶脉呈绿色,叶肉呈黄色。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野生型植株和突变植株在叶绿体结构上差异不大,猜测该突变体E-210基因与叶绿体的发育可能没有直接关系,而很可能同叶绿素或叶绿体的生物合成有关。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将该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定位在第5条染色体上的MRB17和MBG8-5的分子标记之间,精确到87.130kb。对MRB17和MBG8-5的分子标记之间的22个基因进行了分析,预测突变体E-210基因可能是At5g54770,编码THI1,即噻唑合成酶。  相似文献   
99.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例, 建立了一种克隆small RNA 分子的技术平台, 为今后开展small RNA 分子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用抗病信号分子水杨酸(SA) 处理拟南芥叶片后, 进行small RNA 分子群体的分离与接头连接、PCR 扩增、T - 载体克隆与检测、测序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一系列实验, 成功地克隆了一些small RNAs, 并对其表达和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
不同培养条件对拟南芥根细胞膜片钳记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沙培养法、蛭石培养法、土培养法、水培养法和MS培养基等不同的方法培养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分析了不同培养方法对根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别分离根的原生质体.在膜片钳记录中对不同来源的根原生质体状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土培养法分离的原生质体最适于膜片钳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