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1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2774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351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51.
土壤测试表明供试土壤已富P.大田试验结果表明,P肥投入提高了土壤树脂P和田面水总P水平,且两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但施P后的20d内,有机无机配施P肥对土壤有效P的贡献大于单施化肥P.在施P第7d时,有机无机配施P的田面水总P水平是单施化肥P的3.4倍,是施P量2倍的处理Ⅲ的2.8倍.与有机肥配施的处理,其田表水P素流失潜能较单施化肥大.经33d后,P肥结构对田面水P素的影响不明显.两次水稻季节性排水而导致的P素净流失负荷和P素表观流失率变幅分别为-0.038~0.076kg·hm-2和0.034~0.100%.从减少水稻田排水P素流失角度考虑,可以认为,施P或土层被搅动后1周内是控制P素流失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952.
戴传超  余伯阳  袁生  李霞  陆玲 《菌物学报》2001,20(2):201-206
为了获得高产量的长链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用十八碳脂肪酸和十六碳脂肪酸的比值考察碳链延长,用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比值考察ω-3脱饱和;探讨了八种因子对脂肪酸链长和ω-3脱饱和的影响。有利于碳链延长的条件为:麦芽糖10g/L、(NH4)2SO4 3g/L、起始pH为4.0、50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接种20%(V/V)、20℃培养6d。有利于ω-3脂肪酸生成的条件为:蔗糖30g/L、NH4Cl 3g/L、培养基起始pH为4.0、50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接种20%(V/V)、10℃培养10d。  相似文献   
953.
合成成骨生长肽的体内外成骨活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相似文献   
954.
细胞内线粒体呼吸链过程中的电子漏和神经细胞代谢的酶类如单胺氧化酶(MAO)等可产生活性氧物质(ROS)如H_2O_2等。ROS对细胞有毒性作用,导致细胞死亡,在许多疾病特别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用H_2o_2诱导N-2a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利用光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了诱导的N-2a细胞的死亡,结果表明其死亡形式不同于典型的细胞凋亡,而类似于Ⅱ型神经细胞编程性死亡,死亡细胞染色质呈团块状凝集,细胞核膜仍保持完整。DNA不降解形成ladder,且不需要caspase-3,1的活性,但是H_2O_2诱导的Neuro-2a细胞死亡可以被Bcl-X_L,抑制。我们的结果可以说明,ROS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是导致Ⅱ型神经细胞编程性死亡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955.
本文以间隔时间(4h和36h)相互交叉的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36-4-4 SISPH和4-36-36-36SISPH)为模型,分析了ACP、AKP、HSC70/HSP68和PCNA的活性和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40 kD的ACP和AKP活性在两种模型中都随着肝切除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160 kD的AKP和ACP则与此相反;PCNA在4-36-36-36 SISPH中比在36-4-4SISPH中表达更多,而HSC70/HSP68的表达则与此相反.可见,连续部分肝切除的次数和方式能影响ACP、AKP、HSC70/HSP70和PCNA的活性和含量,并讨论了其可能的机理和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956.
以嫁接与压条方法,培育出了连翘属一栽培新种  相似文献   
957.
从杭州、兰州两地各一例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阳性血清中提取病毒DNA,采取PCR技术扩增出前表面抗原(preS)基因片段,重组到质粒载体上,对该基因进行了全序列测定[GenBank索取号CpreS-HZAF325674;preS-LZAF325675].克隆的HBVpreS基因杭州分离物(preS-HZ)和兰州分离物(preS-LZ)全长522个核苷酸,编码174个氨基酸.preS-HZ与已发表的HBVadr亚型上海分离物[8]、北京分离物[9]、日本分离物[5]、HBVadw亚型[10]和ayw亚型[11]pre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7%、96.2%、97.3%、88.7%和84.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0%、94.9%、97.1%、85.1%和85.4%;preS-LZ与相应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4%、96.2%、96.9%、88.7%、83.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9%、94.9%、96.0%、85.1%、84.1%.分子进化分析(DNASTAR,1999)表明,克隆的两例HBVpreS基因属于adr亚型.preS-LZ与preS-HZ之间有两个核苷酸变异(对应两个氨基酸变异),相对于以上报道的序列二者含有四个特异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在免疫保护区内二者具有较好的保守性,可用于表达乙肝重组亚单位疫苗.  相似文献   
958.
丙型肝炎病毒是与输血有关的非甲非乙肝病毒[1];是全世界输血后获得性肝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并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有关.由于主要通过输血的传播,会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尤其输血事业带来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959.
深化静电(磁)场生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二十年来,我国对静电磁场的生物效应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如何将这一研究深入下去,如何探究电磁场的生物效应的内部机理,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此问题作出点滴探讨。  相似文献   
960.
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解螺旋酶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single-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HaSNPV)基因组中EcoRI-N片段进行序列分析,获得了完整的解螺旋酶基因(hel),其开放阅读框大小为3 762bp,编码一个分子量为146kD的蛋白质.在hel起始密码子ATG上游50位有强晚期启动子转录起始信号ATAAG,在-112位和-189位存在两个TATA box,但未发现早期转录信号CAGT.其在终止密码子下游第12位有一PolyA终止信号AATAAA.在其它真核或原核解螺旋酶中存在的7个保守基元(I、Ia、Ⅱ、Ⅲ、Ⅳ、Ⅴ、Ⅵ),只有5个(I、Ia、Ⅱ、Ⅲ、Ⅳ)在杆状病毒中保守.同源性比较发现,HaSNPV解螺旋酶的氨基酸序列与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exigue MNPV,SeMNPV)的解螺旋酶具有最高的同源性(66%),与Xestia c-nigrum颗粒体病毒(XcGV)解螺旋酶的同源性最低(43%).HaSNPV解螺旋酶基因是第一个报道的单粒包埋核多角体病毒的解螺旋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