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6篇
  免费   444篇
  国内免费   2073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608篇
  2011年   589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1039篇
  2007年   421篇
  2006年   509篇
  2005年   562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3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7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21.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目标在于人类基因组全部DNA的核苷酸顺序的测定,及在此基础上的对所有基因的编码及其生化功能的研究。全基因组DNA的完全的物理图谱构成,包括全基因组DNA的大片段克隆,及覆盖完整基因组的克隆重叠排序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首要步骤。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用荧光标记的鬼笔碱染色,对离体的黄蝉和姜花的生殖细胞内肌动蛋白微丝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两种植物的生殖细胞内部都存在一个微丝网络.黄蝉生殖细胞的比姜花的简单,微丝束较粗。但姜花生殖细胞的网络微丝束比黄蝉的更紧密地环绕着核。用免疫荧光技术在黄蝉生殖细胞的分裂前期和中期,可以观察到一些微丝束的存在,但在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内的肌动蛋白则变为颗粒状。  相似文献   
125.
126.
微生物分子生态技术:16S rRNA/DNA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以 1 6SrRNA/DNA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种群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是使相关的科研人员能够对 1 6SrRNA/DNA技术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并可以开展初步的实验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DNA指纹技术、 1 6SrDNA文库的建立、DNA测序及微生物分类鉴定 (即系统发育树分析 )、基因探针设计和测试、荧光原位杂交和核酸印迹杂交等。  相似文献   
127.
植物气孔复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孔指植物表皮上的开口,是植物进行光合、呼吸和蒸腾作用时,吸收和排泄气体的重要通道。在一般的教科书中,它泛指这一通道的整体,即表皮上的开口和围绕开口的特化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气孔发生在植物的所有气生部分,其中以叶片上的数量最多。在有些种类中,它出现在叶子的上下两个表面,但在多数植物中只出现在叶子的下表面。气孔孔口直径和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量)在不同条件下变化较大,是进行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特征。 近年来,我们曾分别使用了离析—透明法和植物叶片的复型方法。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现就这几种方法的制作过程和效果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8.
干旱和盐胁迫诱导甜菜叶中的甜菜碱醛脱氢酶的积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双向免疫扩散方法测定表明,甜菜叶片的甜菜碱醛脱氢酶能与菠菜的甜菜碱醛脱氢酶抗体发生交叉反应。渗透势-0.65 ̄-2.6MPa的甘露醇溶液或200~300mmol/L的NaCl溶液,诱导甜茶叶片甜菜碱醛脱氢酶积累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9.
第四纪甲虫的研究在国外已开展多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而在我国几乎为一空白。第四纪甲虫研究方法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野外采样,实验室分离,标本保存,标本鉴定,结果分析。第四纪甲虫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重建古气候、恢复昆虫地理史和第四纪考古。  相似文献   
130.
中国人促红细胞生成素cDNA的克隆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技术。以中国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次全基因组为模板,进行了基因修补和重组.克隆出EPO cDNA全序列。同时发现中国人EPO cDNA与国外的克隆比较有一个核苷酸的差异,导致第62位氨基酸是丝氨酸.不是亮氨酸。将人EPO cDNA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SV2-dhfr中的不同克隆位点,构建了6种不同的转移载体质粒,即psV2 dhfr/F1,pSV2/F2,pSV2 dbfT/F3,pSV2 dhfr/F4,pSV2-dhfr/G1和psV2 dhfr/G3。将它们分别转染导人COS-7细胞,结果表明6种转移载体质粒转染的细胞上清液都有明显的EPO活性。人EPO cDNA基因转移载体质粒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人次全EPO基因组转移载体质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