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长鞘卷叶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长鞘卷叶甲Leptispa longipennis(Gestro)是为害绿竹等丛生竹的新害虫,该虫在福建永定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卷起的竹叶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交尾产卵,卵期10无;5月中旬开始化蛹,蛹期8无:5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以幼虫及成虫在卷起的竹叶内取食及繁殖。在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了该虫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在7月份新羽化成虫在卷起的竹叶内取食盛期喷洒灭多粉、1605粉荆;初孵化幼虫喷洒白僵菌粉剂、25%灭幼脲粉剂、灭多粉粉荆、1605粉剂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2.
小黑瓢虫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rtae(Horn))是粉虱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本对小黑瓢虫从英国引种后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用福州地区新的猎物寄主高氏瘤粉虱(Aleurotubercutatus takahashii David&Subramaniam)进行饲养繁殖,已成功地在室内定殖和繁衍。小黑瓢虫成虫寿命长达90—130天.可捕食粉虱卵、若虫、成虫各虫态,且捕食量大,活动能力强,是高氏瘤粉虱的有效天敌,具有很好的保护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黑紫蛱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紫蛱蝶Sasainia funebris(Leech)一年发生1代,11月份以四龄幼虫在寄主植物枝条上越冬.翌年4月越冬幼虫眠起.6月化蛹,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各虫态历期:卵6.5—7天,幼虫共6龄,计300天左右,蛹12—13天,成虫10—13天。同时,还记述了该蝶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天敌情况等。  相似文献   
64.
为明确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不同日龄的虫体经低温储存后的存活差异并获取最佳的储存虫龄和时间。分别选择羽化后0、3、7、14、21和28 d的成虫和化蛹1、2、3和4 d的蛹在8℃进行低温储存试验,确定不同储存时间(7、14、21、28、35和45 d)后虫体的存活率或羽化率。结果显示:不同日龄(0~21 d)的瓢虫成虫,存活率与储存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日龄>7 d的瓢虫成虫,经低温储存21 d后,存活率为80%左右,储存28 d后,存活率仍大于70%。日龄>14 d的瓢虫成虫储存45 d后还有60%以上存活。不同日龄的蛹最终羽化率不同,1~2 d蛹在储存21 d后羽化率为70%左右,高于3~4 d蛹的50.00%和13.33%。结果表明,七星瓢虫成虫羽化14 d后在低温下储存期最长可达45 d,可在长期储存时使用。储存期不高于28 d时,可选用羽化7 d的成虫。储存期低于21 d时,可选用羽化7 d的成虫或1~2 d蛹,其中1~2 d蛹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65.
【目的】滞育诱导期进行短光照处理可影响昆虫耐寒性。为明确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 (Tjeder)耐寒性的影响, 针对中华通草蛉滞育解除过程及非滞育虫态的耐寒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方法】测定了中华通草蛉自然越冬成虫的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 SCP)以及长光周期(15L∶9D)和短光周期(9L∶15D)条件下自然越冬成虫在滞育解除过程中在-12℃下的死亡率, 并测定了室内长、 短两种光周期下实验种群2龄和3龄幼虫的过冷却点(SCP)、 结冰点(freezing point, FP)以及-7℃下的死亡率。【结果】中华通草蛉12月份的自然越冬成虫SCP集中在-10~-14℃之间。SCP低于-12℃的个体占43.70%, 且-12℃处理1 d死亡率为62.00%。-12℃处理1 d条件下的长、 短光周期处理自然越冬成虫, 除处理0 d外, 长光周期处理死亡率均高于短光周期处理的, 且在处理15 (P=0.012), 20 (P=0.01)和25 d (P=0.001)差异显著。中华通草蛉试验种群相同龄期幼虫在短光周期下的SCP和FP均高于长光周期下, 但差异不显著(P>0.05); 但在-7℃下, 2龄幼虫短光周期下的低温死亡率为67.00%±4.04%, 显著低于长光周期下的低温死亡率(78.00%±1.33%)(P=0.011), 3龄幼虫短光周期条件下低温死亡率为24.33%±1.33%, 显著低于长光周期下的低温死亡率(53.00%±3.46%)(P=0.002)。【结论】中华通草蛉为结冰敏感型, 诱导滞育的短光照处理可提高其幼虫期及滞育解除过程中成虫的耐寒能力。  相似文献   
66.
本文采用D.T.Suzuki的方法,研究了黑果蝇Drosophila virilis Sturt dlts品系的温度敏感时期和致死时期的相互关系。选择了31℃为限制温度,25℃为许可温度。对于成虫盘缺损的研究用了12个小时为一个脉冲或24个小时为一个脉冲的热处理,用扫描电镜技术辅助对成虫形态缺损的研究。对于成虫盘缺失和重复的关系主要在48小时为一个脉冲的热处理盘中进行,对dlts基因的表达采用了遗传嵌合性的研究,其结果如下:1两个不连续的温度敏感时态对致死的影响是在第1龄幼虫、第2龄幼虫、第3龄幼虫和进入蛹期后的10个小时。温度敏感时态和致死时态并不一致,而是先于致死时态几个小时。2温度敏感时态对成虫形态的影响是:触角的重复和复眼的缺失发生在第2龄和第3龄幼虫期。足关节融合及跗节和腿节的缩短发生在第3龄幼虫期,翅脉硬化主要发生在第3龄幼虫期即将结束进入前蛹期的这段时间。第3龄幼虫期是成虫盘发生缺陷比较集中的时期,可以明显见到足、复眼、翅和刚毛的缺陷,同源异型突变体也在这个时期发生。同源突变体的变化主要是足、触角片段及刚毛和触角片段的相互转移。3每一个成虫盘缺陷部有自己明显的特征,根据它们成虫盘的形态缺陷和热处理的时间性,所有的成虫盘缺陷变化都可以分为这样三类:缺失,重复,缺失和重复并存。4遗传镶嵌测试表明:dlts基因是自主表达的,且具有一定的时间、环境和组织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7.
本文采用D.T.Suzuki的方法,研究了黑果蝇Drosophila virilis Sturt dlts品系的温度敏感时期和致死时期的相互关系.选择了31℃为限制温度,25℃为许可温度.对于成虫盘缺损的研究用了12个小时为一个脉冲或24个小时为一个脉冲的热处理,用扫描电镜技术辅助对成虫形态缺损的研究.对于成虫盘缺失和重复的关系主要在48小时为一个脉冲的热处理盘中进行,对dlts基因的表达采用了遗传嵌合性的研究,其结果如下:1. 两个不连续的温度敏感时态对致死的影响是在第1龄幼虫、第2龄幼虫、第3龄幼虫和进入蛹期后的10个小时.温度敏感时态和致死时态并不一致,而是先于致死时态几个小时.2. 温度敏感时态对成虫形态的影响是:触角的重复和复眼的缺失发生在第2龄和第3龄幼虫期.足关节融合及跗节和腿节的缩短发生在第3龄幼虫期,翅脉硬化主要发生在第3龄幼虫期即将结束进入前蛹期的这段时间.第3龄幼虫期是成虫盘发生缺陷比较集中的时期,可以明显见到足、复眼、翅和刚毛的缺陷,同源异型突变体也在这个时期发生.同源突变体的变化主要是足、触角片段及刚毛和触角片段的相互转移.3. 每一个成虫盘缺陷部有自己明显的特征,根据它们成虫盘的形态缺陷和热处理的时间性,所有的成虫盘缺陷变化都可以分为这样三类:缺失,重复,缺失和重复并存.4. 遗传镶嵌测试表明:dlts基因是自主表达的,且具有一定的时间、环境和组织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8.
艾蒿精油对家蝇的忌避及熏蒸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健  李雅  雷朝亮 《昆虫知识》2005,42(1):51-53
应用“Y”型嗅觉仪对家蝇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艾蒿(Artemisia vulgars L.)精油20μL和25μL剂量对家蝇Musca domestica rieina有很强的忌避活性,平均忌避活力分别为86%和88%,显著高于5和10μL剂量。植物精油对家蝇成虫具有很好的熏蒸活性。随着精油浓度的升高和熏蒸时间的延长,试虫的死亡率显著增加。艾蒿精油浓度为20μL/mL时,家蝇成虫的死亡率在24h后即达到100%;对照在24,48,72和96h时家蝇成虫的死亡率分别为0,0,5%和11%。  相似文献   
69.
日本血吸虫虫卵、童虫和雌雄成虫膜蛋白的双向电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吸虫寄生生活复杂,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转换,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交替,由其感染引起的血吸虫病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陈贤义等,2002).研究表明,血吸虫不仅能利用宿主的免疫信号分子伪装自己获得宿主的免疫兼容(Salzet et al.,2000),而且还在血吸虫中克隆到宿主信号分子的受体(Ahmed et al.,2001).  相似文献   
70.
双斑长跗跳甲Longitarsus bimaculatus Baly成虫取食美国白蜡(Fraxinus americana L.)叶片,受害叶焦枯脱落;幼虫钻入根内取食,以须根受害最重。描述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并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观察成、幼虫的行为习性,对成虫的活动、取食、交配等行为作了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