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6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47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1.
对我国52种微茎类吸虫的18项成虫形态学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卵巢位置、子宫延伸位置等7项性状对第一主成分贡献较大,提示描述器官位置的指标是重要的分类依据。52个虫种在前三个主成分上的排序图显示应将其划分成4个亚科。  相似文献   
12.
合掌消的甾体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掌消(Cynanchum amplexicaule)系萝藦科(Asclepiadaceae)鹅绒藤属植物。该植物全株药用,民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其化学成分未见报道。由于其形态特征与中药白薇极为相似,很多地方混用作白薇或其代用品。我们曾报道了白薇中的C_(21)甾体甙类成分,本文报道合掌消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3.
在围产期中母牛、胎犊和新生犊的新陈代谢和激素调节有许多特点,研究这些问题对保证母牛和牛犊健康、预防围产期疾病、提高生产性能有重要意义,并可从比较医学角度为人类围产医学提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动物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主成分分析法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植物药百合、动物药海马、中成药二妙丸为研究对象.取百合的23个样品,海马的20个样品,二妙丸与加味药的17个样品进行紫外色谱或光谱分析,对所得的数量化指标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压缩出两个用以区分样品间异同的综合性指标──二元主成分,在二元主成分平面图上实现了对动植物药、中成药的鉴别与分类.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杜仲叶资源利用现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保健功效,介绍了杜仲茶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阐明了杜仲茶的开发为叶资源利用开辟了重要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广东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廖文波  张宏达   《广西植物》1994,14(4):307-320
广东种子植物区系共有219科1434属4986种。其中:①热带区系成分占有较大的比例,约占非世界属的62.3%,表明广东区系受到热带区系的强烈渗透,次之为亚热带(至亚热带山地)成分约占32.2%,及中国特有分布占5.6%;②以单型属(72属),单种属(585属)和寡种属(562属)占绝对优势,共占85.0%,充分显示了广东区系的古老性和过渡性特点;③从区系组成和植被结构的特征成分来看,以华夏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包括:亚热带分布,亚热带山地分布,中国特有分布,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及一些亚洲热带分布中以亚热带为主的属:④在这些属中有东亚特有属132属,中国特有属75属以及华南—西南—中南半岛特有属68属等;这些属的存在毫无疑问地说明,广东区系是华夏植物区系的核心地区之一,同时也显示了热带区系与亚热带区系有着不可分隔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7.
分别制备了兔抗人M蛋白(B成分)抗血清和兔抗人C成分[1]抗血清。用蛋白A-胶体金作标记物,对经LowicrylK4M低温包埋的人骨骼肌超薄切片中M蛋白和分子量140000的C成分进行免疫电镜定位。发现M蛋白分布于整个M线,而C成分虽然也集中于M线以内,但主要分布于M线内的边缘区域。  相似文献   
18.
19.
张莉方  徐宁莉  陶瑾  胡蕾  张国强 《微生物学报》2023,63(10):4000-4015
【目的】为选育出高度耐酸性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突变菌株,研究其胁迫耐受性能及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能力。【方法】以酒酒球菌SD-2a为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技术,筛选高耐酸性酒酒球菌突变菌株,并探究其乙醇耐受性及在模拟酒和葡萄酒条件下的MLF能力。【结果】经过ARTP诱变处理后,利用pH 3.0的胁迫传代培养和分离纯化等,获得了5株β-葡萄糖苷酶活性较好的耐酸突变菌株,且在高乙醇浓度下表现出了较好的耐乙醇性。其中突变菌株ARTP-2在模拟酒中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l-苹果酸累积降解量最高,且其在葡萄酒中l-苹果酸降解速率快于出发菌株,在第18天完成MLF,发酵后的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接种SD-2a的酒样。【结论】突变菌株ARTP-2具有良好的胁迫耐受性和MLF能力,对葡萄酒的香气起到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优质的MLF商业发酵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田英  许喆  王娅丽  何建龙  王占军 《生态学报》2023,43(4):1515-1525
沙化土地土壤贫瘠、生产力低,人工植被恢复是重要的土壤改良措施。为研究宁夏银川平原沙地不同人工林栽植对土壤的影响,以银川腹部沙地银川植物园沙化土壤恢复区的2017年3月种植的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和欧李(Cerasus humilis)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以邻近的长期撂荒地为对照,对土壤质量进行了研究。2020年7—8月采集土样并测定了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等20个指标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总数据集,方差分析筛选出差异显著性的9个指标作为重要数据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Norm值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MDS),利用线性和非线性两种评分方法计算土壤质量指数(SQI)。结果表明:与长期撂荒地相比,银川平原沙化土壤恢复区人工文冠果、欧李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较好,土壤砂粒百分比减少、粉粒和黏粒百分比有所增加,pH降低;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主要养分指标提高,蔗糖酶、脲酶、纤维素酶等主要生物酶活性也高于撂荒地,筛选出的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价MDS指标为土壤粉粒百分比和全磷。2种评价方法下,文冠果和欧李人工恢复林地的SQI高于撂荒地,但提高不显著(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