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3篇
  免费   969篇
  国内免费   49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81.
目的:探讨腺苷受体激动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成年Wistar大鼠56只,利用Langendorff装置制成大鼠离体心脏MIRI模型。随机分为四组(n=14):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MIRI组)、腺苷受体激动剂组(NECA组)和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组(TUDCA组)。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四组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心肌肌醇依赖酶1α(IRE1α)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ERS中IRE1-XBP1信号通路标志蛋白IRE1α、X盒结合蛋白1s(XBP1s)的表达水平;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Sham组肌丝排列规则致密,嵴排列整齐,外膜和肌节形态完整;MIRI组大部分肌丝断裂,肌节挛缩变形,嵴排列稀疏结构破坏,间隙增宽,可见线粒体空泡变性;NECA组及TUDCA组较MIRI组损伤减轻,内质网轻度扩张或者正常,肌丝排列较整齐。免疫组化结果发现,Sham组心肌纤维呈细长圆柱形,形态正常,少量结缔组织存在,基本无IRE1α阳性染色;MIRI组细胞排列紊乱,有许多断裂的细胞出现,IRE1α阳性染色区域显著增加,而NECA和TUDCA组细胞病理的变化较轻,相对于MIRI组,IRE1α阳性染色部位明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MIRI组的IRE1α和XBP1s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与MIRI组相比,TUDCA组及NECA组IRE1α和XBP1s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TUNEL结果显示,MIRI组细胞凋亡明显,Sham组基本没有发生心肌细胞凋亡,MIRI组较NECA组及TUDCA组的凋亡细胞数更多。结论:NECA可通过抑制IRE1-XBP1信号通路来减轻ERS反应,达到保护心肌组织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3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受试者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比较两组右房横径(RA)、右室前后径(RV)、肺动脉平均压(MPAP)、射血分数(EF)、舒张晚期A波峰值流速与舒张早期E波峰值流速的比值(A/E)和右心室Tei指数。同时比较实验组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右心扩大阳性率和右心扩大伴心衰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RA、RV以及MPAP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EF明显降低,而A/E值、Tei指数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右心扩大阳性率和右心扩大伴心衰阳性率均高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P0.05)。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有效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功能,而且操作简单方便,诊断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983.
目的:研究益气宁心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ST2蛋白(s ST2)、脂联素(APN)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每次10 mg,每天1次,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宁心汤治疗,每天1剂,于早晚服用,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GDF-15、s ST2、APN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50%(37/40)vs72.50%(29/40)](P0.05);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53.56±6.24)mm vs(57.40±6.72)mm,(41.26±4.95)mm vs(46.28±4.86)mm](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57.91±5.93)%vs(50.27±5.90)%](P0.05);血清GDF-15、s ST2、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820.81±73.14)ng/L vs(1192.86±93.62)ng/L,(4.28±1.02)ng/mL vs(20.69±3.48)ng/mL,(13.47±2.18)mg/L vs(16.05±3.63)mg/L](P0.05);APACHE-Ⅱ、CP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3.90±3.28)分vs(20.37±4.97)分,(3.24±0.92)分vs(5.38±1.01)分](P0.05)。结论:益气宁心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心心功能,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GDF-15、s ST2、APN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84.
目的:探讨肾脏肿瘤患者CT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35例肾脏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受试者实施CT灌注成像,获取等效血容量(Equiv BV)、表面渗透性(Ps)、血流量(BF)等CT灌注参数,并检测两组受试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肾功能生化指标,对比两组受试者上述指标检测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T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T灌注参数Equiv BV、Ps、BF均降低,肾功能生化指标BUN、Scr、TC、TG水平均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T灌注参数Equiv BV、Ps、BF与肾功能生化指标TC、BUN均呈负相关(P0.05),与Scr、TG无相关性(P0.05)。结论:肾脏肿瘤患者的CT灌注参数Equiv BV、Ps、BF均较低,BUN、Scr、TC、TG水平均较高,且CT灌注参数与BUN、TC水平呈负相关性,可作为评估肾脏肿瘤患者肾功能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985.
目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小鼠急慢性结肠炎模型,并探讨小鼠结肠上皮组织分离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将40只8周龄C57小鼠随机分为急性和慢性结肠炎模型DSS组和急慢和性结肠炎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给予C57小鼠3%DSS自由饮水7天,蒸馏水3天;慢性结肠炎模型:给予C57小鼠2.5%DSS水5天,换蒸馏水自由饮水7天,再给予2.5%DSS水5天后换蒸馏水水7天,重复3个循环,共36天,对照组蒸馏水自由饮水。期间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鼠体重、便隐血、大便性状并评分。造模完成后对结肠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有无组织学炎性损伤。小鼠肠上皮分离采用运用机械涡旋的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小鼠体重减轻明显(P0.001)、便隐血阳性、大便性状发生改变,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0.01)。小鼠慢性结肠炎模型小鼠体重随着DSS和蒸馏水的交替出现下降和上升的变化趋势,HE染色提示急性和慢性小鼠结肠炎模型结肠上皮发生急性和慢性的炎症伤;分离得到的肠上皮组织样本提取总蛋白证实蛋白未发生降解,Actin和GAPDH内参条带清晰。结论:小鼠急性和慢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成功,本实验采用的小鼠结肠上皮分离方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8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沙利度胺对大鼠慢性坐骨神经缩窄(chronic sciatic nerve constriction,CCI)的镇痛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S组、C组、L组、M组及H组,S组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四组建立CCI模型,术后分别用20 mg/kg、50mg/kg、100 mg/kg沙利度胺处理L组、M组、H组。于术后第1、2、3、4周测量和比较各组大鼠机械性痛阈与热痛阈,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分析沙利度胺浓度与TNFR mRNA相对表达的相关性。结果:S组术前术后的机械性痛阈与热痛阈均无明显改变(P0.05),其余四组术后痛阈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C组术后第4周时机械性痛阈明显升高(P0.05),而术后其他时间点的机械性痛阈与热痛阈无明显差异(P0.05);L组、M组、H组术后机械性痛阈、热痛阈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组机械性痛阈与热痛阈对比S组明显降低(P=0.000),亦显著低于L组(P=0.000);而不同剂量组机械性痛阈、热痛阈相比,H组高于M组(P=0.000),M组高于L组(P=0.000)。相对于C组,L组、M组、H组术后第4周TNFR1 mRNA及蛋白相对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中H组下降最为明显,M组次之。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沙利度胺浓度的增加与TNFR1表达水平的升高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497,P=0.036)。结论:沙利度胺可能通过影响TNFR表达水平对大鼠慢性坐骨神经缩窄发挥镇痛效应,其镇痛效应随剂量增加而加强,有望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辅助镇痛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87.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利迭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羟基端糖肽(copeptin)、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AECOPD患者并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加以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利迭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致力前后血清SAA、TGF-β1、copeptin、sICAM-1、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选择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AA、TGF-β1、copeptin、sICAM-1、PaCO_2、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O_2、FEV1、FVC均叫治疗前明显上升,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舒利迭吸入对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SAA、TGF-β1、copeptin、sICAM-1水平,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988.
目的:研究四肢骨折矫形术后患者慢性手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以2014年12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四肢骨折矫形术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于术后6个月分析慢性手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术前疼痛程度、二次手术、麻醉方式、术后镇痛、术后引流、合并骨质疏松、骨折类型以及骨折部位等资料,并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内有96名患者术后发生慢性手术后疼痛,发生率为32.00%(96/3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手术后疼痛患者与术前疼痛程度、是否二次手术、麻醉方式、术后有无镇痛、是否合并骨质疏松、骨折类型、骨折部位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术后是否引流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重度疼痛、二次手术、麻醉方式为非全麻、术后无镇痛、合并骨质疏松、开放性骨折以及下肢骨折均是四肢骨折矫形术后发生慢性手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四肢骨折矫形术后患者慢性手术后疼痛的发生率较高,术前重度疼痛、二次手术、麻醉方式为非全麻、术后无镇痛、合并骨质疏松、开放性骨折以及下肢骨折均增加了慢性手术后疼痛的发生风险,临床应根据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89.
著: 《生物信息学》2018,25(9):66-73
绿色屋顶是雨洪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低影响开发(LID)措施。由于气候变化和城市快速发展,LID雨洪管理策略对于当下全球的城市设计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经济蓬勃发展历来又饱受洪水灾害的中国。气候变化导致降水事件及雨水径流峰值流速难以准确预测。面对建筑布局日益稠密、不透水下垫面日益增多的中国城市,设计师们需要随时做好应对城市雨洪问题的准备。2015年提出的“海绵城市”战略为在城市尺度下应用和监测绿色屋顶效益提供了机会。目前业内大多数国际性绿色屋顶的研究应用都局限于小型控制实验区,借海绵城市建设之东风有机会将应用实验扩展到城市规模。中国雨洪管理智慧的历史可以追溯至5 000年前,现今中国正处于成为大尺度绿色屋顶实践世界领先者的机遇期。因此,LID应是城市设计的驱动力量而非事后补救措施。景观设计师不仅能够从场地、城市和区域3个层面上对场地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全面解读,而且对需要实施LID的其他因素也有全面认知。为探究中国雨洪管理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景观设计师如何参与LID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0.
目的:探讨中药通窍活血汤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老年痴呆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叶酸(F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脑病科神经内科进行诊治的79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每次60 mg,每天2次;观察组联合口服中药通窍活血汤治疗,每天服用1剂,早晚分2次温服,每次200 mL。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以及血清Hcy、CRP、FA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31%(36/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P0.05)。两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BI、MMSE评分、血清F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Hcy、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通窍活血汤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老年痴呆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可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精神状态以及血清Hcy、CRP、FA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