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74篇
  免费   764篇
  国内免费   6469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73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492篇
  2020年   494篇
  2019年   465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443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913篇
  2013年   697篇
  2012年   918篇
  2011年   1064篇
  2010年   1079篇
  2009年   1156篇
  2008年   1389篇
  2007年   1055篇
  2006年   1028篇
  2005年   1038篇
  2004年   1129篇
  2003年   1017篇
  2002年   953篇
  2001年   883篇
  2000年   697篇
  1999年   608篇
  1998年   495篇
  1997年   439篇
  1996年   412篇
  1995年   374篇
  1994年   325篇
  1993年   255篇
  1992年   226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68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6篇
  1963年   4篇
  195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该校动物医学院的王金苹、赵俊龙、江涛等7位科学工作者利用PCR技术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中扩增出SAGI部分基因片段,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KG,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的分子量为56ku。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对virB2基因编码蛋白进行分析,为virB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多种生物学软件以及网站对VirB2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预测,VirB2蛋白序列通过基因推导获得并由生物公司合成,然后通过免疫动物实验制备鼠抗VirB2蛋白多克隆抗体,同时设计进行VirB2蛋白细胞毒试验(MTT法)。结果virB2基因编码蛋白属于疏水性蛋白,为鞭毛样结构,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结论对VirB2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预测,证明VirB2蛋白在H.pylori相关的致病性特别是引起胃黏膜炎症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够为研究H.pylori致病机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15.
《生物技术世界》2008,(2):91-91
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在藻类体内发现了6个生物钟基因,这项成果可能有助于科学家研究生物钟的进化。  相似文献   
16.
达建  王建文  陈巧风 《遗传》1989,11(3):34-34
本文报告了一个短指(趾)节病家系的调查结果。该家系属于Bell氏的遗传性短指(趾)病中的C 型,即第二、三、五指的中指节过短型畸形。经家系调查母系正常,父系四代共调查到147人中,共发现 典型病例6人(男女各3人),经系谱资料分析,其遗传方式符合常染体外显不完全型的显性遗传规律。 关键词:短指(趾)节病,家系调查,常染体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7.
18.
萨利多胺是一种镇静剂,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在欧洲出售。后来人们发现,很多孕妇服用了萨利多胺后产下严重畸形的胎儿。之后萨利多胺被广泛禁止使用,这是一起著名的名誉扫地的药物事故。然而,萨利多胺作为镇静剂药效很好,它还是一些其他疾病的特效药,可以说它唯一的副作用就是致使胎儿畸形——而且基本上  相似文献   
19.
接种不同大豆根瘤菌株的根瘤放氢和吸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测定和比较了七株大豆根瘤菌与三个大豆品种共生时的放氢和固氮效率。证明了大多数菌株接种不同寄主,其根瘤的放氢、吸氢和固氮效率的差异均明显。但USDA110在三个品种上所结根瘤不放氢或极少放氢;它的固氮量最高。根瘤的能量利用率与植株的氮积累及产量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将欧洲流行的口蹄疫病毒O1-K亚型的主要表面抗原VP,克隆插入痘苗病毒的TK基因中,并在动物细胞中表达。所用痘苗病毒载体为我国长期用于防治天花的痘苗病毒效果安全的天坛株,所用O1K亚型VPl克隆为Hofschneider,P.H.教授惠赠的pFMDV-1034。首先将pFMDv一1034中的VP1基因片段插入中间质粒pBCB06的BamHI/Hind I位点,该质粒含痘苗病毒WR株的P7.5;启动子和多克隆位点,其两侧序列为TK基因(由D.Boyle博士赠)。或插八pBcB08的Hind I位点,该质粒与pBcB06。之区别仅在于启动子为PL11、多克隆位点种类不同。将杂合的中间质粒转化已由天坛株痘苗病毒TK+侵染过的143BTK-细胞,通过体内同源重组而获得有VP,基因插八的重组痘苗病毒。在BUDR存在时不能侵染143BTK-细胞的病毒可视为TK-表型病毒即含VP1基因的痘苗重组病毒,再经pFMDV—1034BamHI-Hind I片段为探针进行杂交确证。其中所得两株重组痘苗病毒V.V10344H、V.V103408在143B TK-细胞中繁殖并用ELIsA方法测表达,其P/N值最高分别为9.50和8.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