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是生产性能优良的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亚种.本研究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揭示3种微小RNA(microRNA,miRNA) ame-miR-13b,ame-miR-100和ame-miR-bantam调控蛹期变态发育的分子机理.[方法]通过...  相似文献   
102.
通过解剖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意大利工蜂Apismellifera ligusticaL.前胃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前胃包括前胃瓣和前胃管两部分。前胃瓣是由4个瓣片环围而成,球形,在蜜囊中,每个瓣片的长度约为0.8mm,前端为三角形结构,可以运动,边长约为0.35mm,三角形的前缘有较长的毛形结构。在每个三角形顶端各有一个直径约为50μm瘤形突起。前胃瓣最大孔径为0.89~1.00mm,具有调整和控制食物进入中肠的功能。前胃管是一直径0.01~0.02mm的较为柔软的管道,插入中肠5mm,该结构可防止中肠食物的倒流。前胃瓣上有7种毛状结构,分布在前胃瓣的不同部位,该结构的功能是分离和过滤、捕捉和感觉功能。本研究为理解工蜂前胃在消化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以及昆虫形态学和昆虫分类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5):617-622
以紫花苜蓿 Medicago sativa (L.)、冷蒿 Artemisia frigida Willd.Sp.Pl.以及二者1:1混合饲喂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 (L.)一龄蝗蝻,冷蒿饲喂不能完成其生活史,两种食料混合饲喂的发育进度要快于紫花苜蓿饲喂的个体。以三种食料分别饲喂意大利蝗成虫,研究其生长及生殖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取食紫花苜蓿和取食混合食料相比,取食冷蒿抑制了意大利蝗成虫体长、体重、雌雄成虫寿命、交配率和单雌产卵量,导致交配期提前,雌虫死亡率升高,而对卵囊内卵粒数无影响。与取食紫花苜蓿相比,取食混合食料促进了卵囊内卵粒数的增加,其余指标没有显著变化。这些结果表明两种牧草的隔离种植对减轻意大利蝗为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4.
《生物磁学》2013,(27):I0004-I0004
日前,意大利40个血液病研究中心和德国27个类似机构合作,以150多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各一半的病人分别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和化疗。结果显示,靶向药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生存率高于结合药物的化疗。  相似文献   
105.
《生物磁学》2013,(26):I0004-I0004
一个意大利研究团队日前宣布。他们尝试在骨髓中部分再造胰腺功能获得成功。这将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在胰腺切除手术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最新出版的学术期刊《糖尿病》刊登了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106.
徐怀秀  马淼 《生态学报》2021,41(16):6644-6653
意大利苍耳已经开始入侵乌拉尔甘草农田,然而对其入侵后果目前知之甚少。通过研究意大利苍耳与乌拉尔甘草的种间竞争关系,以期为意大利苍耳对乌拉尔甘草农田生态系统的入侵能力及入侵后果的评估提供试验依据。模拟了甘草农田的土壤水肥条件,采用取代试验法,设置意大利苍耳与乌拉尔甘草的单种种植和混种种植2种种植模式,待意大利苍耳生育期结束后进行收获,分别比较了该两种植物的个体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在单种种植与混种种植两种处理间的差异,并比较单种和混种模式下乌拉尔甘草的地下器官中甘草酸含量的差别,通过计算相对产量、相对竞争强度和竞争攻击系数来比较该两种植物种间竞争能力的相对强弱。结果表明:与单种模式相比,混种模式下意大利苍耳个体生长的形态学性状和有性繁殖能力均有显著增加,其株高、冠幅和种子数量较单种处理分别增加了13%、27%和56%。而乌拉尔甘草的个体生长及克隆繁殖能力均显著降低,其根瘤的形成也受到显著的抑制,混种处理的乌拉尔甘草的株高、冠幅、根总长度、根总表面积、根平均直径以及根瘤数量比单种处理分别下降了35%、45%、55%、63%、19%和76%。单种处理下每株甘草根状茎的平均条数为3条,而与意大利苍耳混种后,其根状茎的发育被完全抑制。与单种处理相比,混种处理中的意大利苍耳生物量积累均显著的增加了,其中根、茎、叶、果实及总生物量与单种模式相比分别增加了84%、73%、84%、73%和77%,而混种模式却极显著降低了乌拉尔甘草生物量和地下器官甘草酸含量的积累,使其根、茎、叶、总生物量以及甘草酸含量与单种模式相比分别下降了72%、80%、65%、71%和63%。混种模式中的意大利苍耳相对产量(RYa)大于1,而乌拉尔甘草相对产量(RYb)小于1,表明意大利苍耳受到邻株同种其他个体的种内竞争压力大于来自邻株乌拉尔甘草的种间竞争压力,而乌拉尔甘草受到邻株同种其他个体的种内竞争压力则小于来自邻株意大利苍耳的种间竞争压力。混种模式中的意大利苍耳相对竞争强度(RCIa)小于0,其竞争攻击系数(Aq)大于0,而乌拉尔甘草的相对竞争强度(RCIb)则在0-1之间,其竞争攻击系数(Ab)小于0,表明在该两种植物的混生群落中,乌拉尔甘草的竞争能力弱于意大利苍耳。总体来看,在二者混生的群落中,意大利苍耳在竞争中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对乌拉尔甘草的产量和品质均造成强烈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首次研究意大利蝗卵巢发育级别及变化,探讨卵巢发育与温度的关系。【方法】利用室外罩养、室内恒温饲养。【结果】意大利蝗卵巢发育分为5个主级(Ⅰ级、Ⅱ级、Ⅲ级、Ⅵ级、Ⅴ级),其中Ⅱ级细分为初期、末期2个亚级,Ⅲ级细分为初期、中期、后期、末期4个亚级。卵巢发育过程显示:卵巢长度前期增长平缓,中后期增长迅速,而卵巢宽度增长较为缓慢,卵巢面积呈幂指数增长。交尾行为集中在Ⅲ级末期(70%)、Ⅳ级(30%)。在设置的26、29、32、35℃恒温条件下,卵巢发育可循环1~2次;卵巢第1次、第2次发育历期均呈极显著的负线性关系(P<0.01);同一温度条件下,卵巢的第一次发育历期均长于第2次发育历期,第1次产卵量均高于第2次产卵量。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卵巢发育可循环1~5次,其产卵量均高于所设置的恒温条件下的产卵量。【结论】意大利蝗卵巢发育主要集中于中后期;恒温23℃不适宜卵巢发育,26~35℃是卵巢发育的适宜温度,其中以32℃为最适发育温度。  相似文献   
108.
苹果传粉昆虫种类及其访花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4):720-725
为了解苹果花期的传粉昆虫,更好地利用昆虫为苹果授粉,本文对山西运城临猗、临汾隰县苹果的传粉昆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苹果传粉昆虫共计23种,隶属于4目、14科,主要传粉昆虫依次为膜翅目的蜜蜂科、条蜂科、切叶蜂科、地蜂科和双翅目的食蚜蝇科。其中,意大利蜜蜂和毛附黑条蜂为主要传粉昆虫。日活动规律观察表明,蜜蜂属于双峰型,条蜂属于单峰型;条蜂出巢温度(温度为16.4℃)低于蜜蜂的出巢温度(18.8℃),11∶00-12∶00和15∶00-16∶00为蜜蜂访花高峰,条蜂访花高峰在10∶00-11∶00。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以吡虫啉为例,旨在探讨不同环境温度下亚致死浓度农药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急性毒性、免疫基因和解毒酶系活性的影响.通过人工饲喂法确定不同温度(25和35℃)下吡虫啉对1日龄蜜蜂的经口急性毒性,并根据毒力曲线计算得到25℃环境的LC10为4.032 mg/L.人工饲喂蜜蜂2μL该浓度吡虫啉,分别放置于25℃和35℃环境24 h.比较两种温度环境中农药对蜜蜂的急性毒性,测定免疫基因表达、解毒酶和乙酰胆碱脂酶活性.25℃和35℃环境中吡虫啉对蜜蜂经口性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1.074 mg/L和8.948 mg/L;对比25℃环境,35℃环境与吡虫啉产生协同效应,显著增加农药急性致死性(P<0.05).LC10吡虫啉能够抑制蜜蜂Abaecin、Apisimin、Defensin 1和Defensin 2的表达,其中Abaecin和Apidaecin抑制效果显著(P<0.05);对解毒酶系酶活性测定发现,细胞色素450和羧酸酯酶活性在25℃和35℃环境均出现激活升高(P<0.05),且25℃环境中CYP450激活效果显著高于其在35℃中(P<0.05).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在农药处理后显著降低(P<0.05),但在不同温度中无显著变化(P>0.05).初步发现环境因子会与农药产生协同效应影响农药的急性致死毒性,其结果可能具有一般普遍性,这为蜜蜂安全性保护和农药安全使用评价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意大利蜜蜂磷酸果糖激酶(amPFK)基因的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amPFK在生殖和发育中的功能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amPFK基因,并对其氨基酸序列和蛋白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RT-qPCR检测了amPFK基因在意大利蜜蜂不同品级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克隆获得了意大利蜜蜂amPFK的全长cDNA序列,其中开放阅读框(ORF)2 486 bp,编码75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amPFK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可能存在两个磷酸果糖激酶结构域;amPFK蛋白主要由α-螺旋构成,是一个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具有1个可能的互作蛋白Vha44。表达模式显示,amPFK基因在意大利蜜蜂不同品级、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雄蜂、蜂王不同时期amPFK的表达量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羽化成虫后表达量最高;不同品级的幼虫第一日龄amPFK的表达量明显较高,而且羽化成虫后蜂王和雄蜂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工蜂。【结论】意大利蜜蜂amPFK在蜂王、雄蜂的幼虫初期和成虫期的高表达量可能与其胚后发育初期和生殖发育中细胞增殖的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