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1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177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51.
[目的]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艾草Artemisia argyi和窃衣Torilis scabra都有吸引或驱避昆虫的作用.然而还未见有研究报道艾草和窃衣以及它们的挥发物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 MED隐种成虫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检测能否利用艾草和窃衣及其挥发物对烟粉虱MED隐种成虫实施绿色防控.[方法]通过...  相似文献   
952.
在伊朗, 麦扁盾蝽Eurygaster integriceps是小麦和大麦上的主要害虫。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类具有较强活性的杀虫剂, 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应用触杀和熏蒸两种生测方法测定了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和啶虫咪)对麦扁盾蝽3龄若虫和成虫的毒效。触杀法生测结果显示, 各杀虫剂对麦扁盾蝽没有强烈的触杀活性, 但是在高浓度下(5 000 mg/L a. i.), 可见较高的死亡率。熏蒸法生测结果显示, 所有杀虫剂对麦扁盾蝽的若虫和成虫均有较好的毒性。结果提示应用熏蒸方法可能是治理这一重要害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53.
微卫星标记分析中国梨木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梨木虱Caco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是梨树主要害虫之一。为了从分子水平评估中国梨木虱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和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本文应用7对微卫星DNA引物对中国16个地区中国梨木虱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各位点有效等位基因为2.2927~10.0610, 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在0.5073~0.8735之间。16个种群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876, 遗传距离在0.0951~1.0139之间, Nei氏期望杂合度为0.4771~0.7892, Shannon信息指数在0.8396~1.9989之间, 群体分化率FST为11.61%, 基因流平均值为2.2236。结果表明, 7个微卫星位点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 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低, 基因交流程度较高, 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的个体间。研究结果为制定针对中国梨木虱的有效防治策略提供部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54.
烟粉虱生物型对浅黄恩蚜小蜂寄主选择及个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寄生蜂在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替代B型烟粉虱的过程中是否起作用, 我们在实验室条件(温度27±1℃, 光周期16L∶8D, 相对湿度RH 70%~80%)下, 观察了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寄生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的行为, 研究了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的选择性、 烟粉虱生物型对浅黄恩蚜小蜂取食数量及个体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 浅黄恩蚜小蜂体外检测时间在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间差异不显著, 而寄生Q型烟粉虱若虫时的体内检测和产卵时间(190.2±14.6 s)显著高于寄生B型时所用时间(140.0±7.5 s)。在非选择条件下, 浅黄恩蚜小蜂寄生B型烟粉虱若虫的数量(8.1±0.5头)及总产卵量(9.3±0.6粒)显著高于仅提供Q型烟粉虱的寄生数量(6.3±0.5头)及总产卵量(7.0±0.6粒); 而被寄生若虫单头着卵量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选择性条件下, 该蜂寄生B型烟粉虱若虫量(3.1±0.4头)、总产卵量(3.8±0.5粒)及被寄生若虫单头着卵量(1.2±0.1粒)都显著高于寄生Q型烟粉虱时的情况(1.8±0.3头、1.8±0.4粒、0.7±0.1粒)。被寄生蜂取食的B型与Q型烟粉虱数量间差异不显著, 但对于同一生物型而言, 交配过的雌蜂能够取食更多的烟粉虱若虫。以B型烟粉虱为寄主时, 浅黄恩蚜小蜂雌蜂卵-黑蛹(7.2±0.1 d)、黑蛹-羽化(5.2±0.1 d)的发育时间与以Q型烟粉虱若虫为寄主时的相应发育时间(7.3±0.1 d, 5.6±0.1 d)间无显著性差异。以B型烟粉虱为寄主时寄生蜂的羽化率(73.55%±1.42%)与以Q型烟粉虱为寄主时的羽化率(68.42%±13.01%)间差异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 虽然浅黄恩蚜小蜂发育时间、 羽化率在烟粉虱2种生物型间无显著差异, 但该小蜂倾向于B型烟粉虱若虫作为寄主, 而且, 以B型烟粉虱若虫为寄主时, 小蜂的产卵量和寄生若虫数量均增加。但田间浅黄恩蚜小蜂的存在是否有助于Q型烟粉虱成为B型和Q型混合种群的优势种群, 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55.
东莨菪内酯对朱砂叶螨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雍小菊  张永强  丁伟 《昆虫学报》2011,54(12):1377-1383
为明确东莨菪内酯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 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 为其作为植物源杀螨剂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在室内采用叶碟饲养的方法, 并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东莨菪内酯亚致死剂量对朱砂叶螨F0代和F1代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东莨菪内酯LC40, LC30和LC20剂量处理朱砂叶螨雌成螨后, 可刺激F0代雌成螨产卵, 使产卵量分别增加了73.82%, 186.97%和70.18%, 而对成螨寿命、 产卵期和雌雄性比没有影响; F1代的卵期、 幼螨期和若螨期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而成螨期和雌成螨寿命均低于对照; 对F1代繁殖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产卵期缩短、 产卵量减少和雌性比下降; 子代种群的净生殖率(R0)由50.5976最低降至33.9910, 世代平均历期(T)和种群倍增时间(Dt)均低于对照, 各处理后的朱砂叶螨种群均存在适合度缺陷。这些结果表明, 在亚致死剂量下, 东莨菪内酯能够降低朱砂叶螨种群的发育和繁殖速率, 这对东莨菪内酯在有害生物防治上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56.
褐飞虱EST资源的微卫星信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娣  侯茂林 《昆虫学报》2010,53(3):239-247
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是开发微卫星标记的一个重要的资源。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ål) EST序列的公布为开发EST-SSRs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NCBI公共数据库中的37 398条褐飞虱ESTs序列进行EST-SSRs特征分析,得到全长为7 619 324 kb的无冗余EST 9 852条。按照3个不同的查找标准在这些序列中搜索SSR。查找结果显示:褐飞虱EST-SSRs主要重复基元以1~3碱基为主,占总EST-SSR的95%以上。在单碱基重复基元中,A/T是占优势的重复基元,在二相重复类型中,AG/CT重复基元出现的频率最多,而AAG/CTT是三相重复中占绝对优势的重复基元。在褐飞虱EST-SSRs中未查找到GC重复基元。以100 bp为参照,在3种查找标准下含有SSR的EST序列中两端侧翼序列均≥100 bp的序列分别为738,89和42个。通过分析褐飞虱EST-SSRs标记可以为褐飞虱和近缘种的SSR标记的开发提供信息,同时通过分析褐飞虱EST-SSRs的分布频率和分布特征可以为昆虫EST-SSRs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57.
前期研究发现, 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在烟草植株上对烟蚜Myzus persicae具有明显的种间竞争优势。为明确两种害虫的生理适应性差异对其种间竞争的影响, 用生化分析法研究了两种成虫取食B型烟粉虱为害的烟草植株后其体内主要保护酶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B型烟粉虱取食其前侵染的烟草植株6, 12, 24, 48和72 h后, 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取食12和24 h后变化不明显, 但在取食6, 48和72 h后也显著增加(P<0.05), B型烟粉虱体内的这3种酶活性的最高值较对照最高分别增加达1.62, 2.71和2.57倍。烟蚜取食B型烟粉虱前侵染的烟草植株在多数取食时间段内, 其体内PPO和SOD的活性仅略有增加, 但在取食12 h后SOD的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POD活性除在取食24 h后显著高于对照外, 在取食其他时间后均受到显著的抑制(P<0.05)。B型烟粉虱取食其前侵染的烟草植株不同时间后, 其体内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显著增加, 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的1.54倍和1.33倍; 烟蚜取食烟草植株6 h后, 其体内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 但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 这两种酶活性被显著抑制, 其最低值分别为对照的0.39和0.72倍。结果提示: 与烟蚜相比, B型烟粉虱取食经B型烟粉虱前侵染的烟草后其体内保护酶和消化酶的活性提高是其具有较高适应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58.
完达山东部林区野猪种群数量和栖息地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 年11 月18 日至2009 年3 月20 日,为了调查黑龙江省完达山东部林区野猪种群数量和栖息地特征,我们采用随机布设样线的方法在东方红林业局境内13 个林场共布设大样方40 个,样线200 条。调查结果表明,东方红林业局境内野猪分布平均密度为0.175 头/ km2 , 种群数量为546 ~ 680 头;野猪主要分布在河口、奇源、青山、五林洞、独木河、海音山和东林7 个林场,位于海拔300 ~ 800 m 的范围内。1989 年调查的野猪平均密度为0.372 头/ km2 ,种群数量为1302 ; 2002 年调查的野猪平均密度为0. 342 头/ km2 , 种群数量为1 198 头。近年来野猪种群密度降低,种群数量呈加速下降趋势。对野猪栖息地特征分析表明,野猪喜欢选择中坡位、阳坡、坡度小于5°、地表植被盖度大于30% 、隐蔽度和郁闭度在25% ~ 50% 之间的生境。阔叶林、灌丛是野猪的主要栖息地。非法捕猎、森林采伐、坚果采摘和东北虎的捕食是造成野猪种群数量减少、栖息地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9.
本文对陕西凤翔孙家南头秦墓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人骨中C和N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 人骨样品均可用于食谱分析; 由δ13C和δ15N值综合分析可知, 春秋战国时期陕西凤翔地区秦先民是以C4类植物为主食、辅以少量肉食的杂食性食谱; 经济模式可能为农业与畜牧兼营, 以种植黍、粟类等旱地作物的农业形式为主, 并辅以驯养牲畜; 根据墓主与殉人的δ13C和δ15N值对比分析, 推测殉人可能是与墓主饮食方式较为相近的姬妾或仆从之类的人;春 秋中期至战国晚期秦先民的食物结构较为稳定, C4植物比例与δ15N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当时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0.
高盐胁迫对罗布麻生长及离子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采用网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100~400 mmol·L-1)胁迫30 d对罗布麻植株生物量积累、生长速率、根系活力、盐分和矿质离子吸收、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1 NaCl处理30 d,罗布麻植株鲜质量和生长速率显著下降,但对其干质量没有影响;随着盐度的增加,罗布麻植株干质量、鲜质量和生长速率均显著降低.100~200 mmol·L-1 NaCl胁迫下,罗布麻根系活力明显高于对照;300~400 mmol·L-1 NaCl盐胁迫下,其活力显著降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罗布麻根、茎和叶片Na+含量逐渐增加、K+含量缓慢降低;叶片Ca2+、Mg2+含量明显降低,茎部Ca2+和根部Mg2+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盐胁迫明显降低了罗布麻根、茎和叶片K+/Na+、Ca2+/Na+和Mg2+/Na+的比率,植株选择性吸收和运输K+、Ca2+的能力显著提高.罗布麻植株很强的拒盐能力,以及对K+、Ca2+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是其具有高盐适应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