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恒定磁场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生长和毒力的影响.方法:通过0-100 Gs的恒定磁场下对苏云金芽孢杆菌G-02、HD-1菌株的发酵,测定其生长和毒力的变化.结果:G-02、HD-1菌株分别在磁场强度43Gs和14Gs条件下发酵48h后的芽孢量和毒力达到最高,芽孢增长比分别为1.26和2.0,毒力增效比分别为1.27和1.25,苏云金芽孢杆菌G-02适宜的磁场强度为43-50Gs,HD-1菌株为7-29Gs.结论:低磁场强度对两种菌株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强度磁场会对其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极低频磁场对大鼠急性和慢性关节炎模型的影响。方法:大鼠足内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建立急性关节炎模型,磁场分别暴露6h和8h,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慢性关节炎模型,磁场暴露7d,每天6h,观察炎症肿胀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情况。结果:急性和慢性关节炎大鼠经过不同时间的磁场暴露后,踝关节和足垫肿胀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急性模型暴露6h和慢性模型血清和关节液的细胞因子均无改变,急性模型暴露8h血清IL-6,关节浸液IL-6和TNF-α均比对照组降低,其余指标无变化,但是有下降的趋势。结论:极低频磁场对急性和慢性关节炎肿胀有抑制作用,每天暴露8h可以部分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但其详细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3.
本试验用0.45T的稳定磁场处理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的若虫和成虫,在温度为(35±2)℃、光周期为(L∶D=10∶14)、光照度12000lx、相对湿度64%的光照培养箱中饲养,历时38d,发现该磁场对东亚飞蝗体表色素的变化有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草绿色、乳黄色和浅白色等几种颜色,对开发昆虫宠物市场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74.
恒磁场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平行对照实验,探讨恒磁场对不同种类手术后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征集志愿者260例,结合手术种类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拆线、普通敷贴,磁场组采用0.2T恒磁敷贴.1月后,对两组问以及磁场组不同手术种类的创伤愈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恒磁场能提高术后的伤口愈合速度和质量(P<0.01),不同手术种类的患者其疗效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恒磁场在临床术后伤口护理中具有适应症广、使用方便的特点,为临床上磁疗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5.
磁场对微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磁场的生物学效应是磁场和生物体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与两者的参数密切相关的.磁场参数包括磁场类型,场强大小,作用时间等,这些参数是影响磁场生物学效应的主要因素.磁生物学是研究不同的外加磁场对不同种类和不同层次生物结构单元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电磁场对生物膜的离子转运能力的影响会导致机体一些生化和生理过程的变化,从而影响与生物电活动相关的各种过程.本文概述了近年磁场对微循环影响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6.
VP1蛋白是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感染免疫的主要蛋白,含有病毒的若干中和表位.本研究设计和合成了由Asia Ⅰ型FMDV VP1蛋白136~160aa和198~211aa两个表位组成的重复串联表位的编码基因,并克隆了羊IgG重链恒定区编码基因.利用BamH I、EcoR I和Xho I位点将2个基因片段依次克隆到pPROExHTb载体,构建成重组质粒pPRO-FshIgG,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以IPTG诱导表达得到融合蛋白FshIgG.100μg FshIgG蛋白免疫豚鼠后刺激豚鼠产生了高效价的FMDV中和抗体,而且使这些免疫豚鼠在用200 ID_(50)剂量FMDV攻击时得到了完全保护.由此证明,羊IgG重链恒定区蛋白能够作为FMDV表位肽的载体,而融合蛋白FshIgG可成为一种口蹄疫表位疫苗候选物用于口蹄疫的预防.  相似文献   
77.
低频交变磁场对肿瘤细胞作用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低频交变磁场对细胞作用的理论机理和实验结果。交变磁场和交变磁场感应的电场对运动离子产生电场力,加速离子的运行。基于该理论分析,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假定的理论,实验采用两种肿瘤细胞系(HL-60 and SK-Hep-1)。将肿瘤细胞暴露于50Hz,20mT连续正弦磁场4天,每24小时检测上清液Na^+和K^+浓度。结果发现,照射组和对照组的Na^+和K^+浓度有显著变化,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相符。  相似文献   
78.
磁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磁场作用于生物体后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这种观点已被多年来的许多实验所证实。早在1896年,磁场对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就已被报道。后来,磁场抗炎,促进骨生成,促进血管神经再生等作用相继被发现。近几十年来,关于磁场对生物体的作用,从流行病学调查到实验室研究也都有了一定进展。如今,磁场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已成为物理医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磁场生物学效应研究的热点与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9.
稳恒磁场抑制肿瘤增殖的实验研究与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模型处理最简单的稳恒磁场,其与肿瘤作用的研究是最具理论和实际意义的。分别介绍了稳恒磁场作用于微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对肿瘤的间接抑制和杀伤作用,磁场影响自由基代谢和细胞膜及细胞内结构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回顾了磁场干扰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对肿瘤的影响,并介绍了稳恒磁场联合抗癌药物在治癌中的应用现状;最后结合实验的进展情况,分析探讨了稳恒磁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物理机理,对肿瘤磁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0.
磁场对黄粉虫生长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张桂银  孙婷婷 《昆虫知识》1994,31(3):177-178
地球是个大磁体,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受其影响。我们探讨了磁场作用对黄粉虫TenebriomolitorL.这一资源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室内进行。从1991年4月25日黄粉史前蛹期开始至1991年9月22日下一代黄粉虫幼虫期结束。1.1方法:处理组将“SC—B型康乐磁”(北京延庆磁疗器械厂产品)放在20×20×5cm的铁盒中。磁铁磁场强度中心为90Oe,靠中心409Oe,中间370Oe,外缘100Oe。把黄粉虫放入有小孔的塑料瓶内,放在康乐磁上面。对照组不放康乐磁,其它条件相同。1.2观察:化蛹重复22次,放22头;羽化重复11次,各放虫一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