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边疆晖  吴雁  刘季科 《兽类学报》2004,24(3):235-241
本研究了根田鼠母体捕食应激对其雌性子代雄性化的效应。母体捕食应激使雌性子代在鼻端探究、生殖区探究、试图探究和爬跨及尾随等性行为中花费的时间最多,阴道开口时间显延迟,生殖器与肛门间距离显增大,而母体食物限制和断乳应激子代则未明显呈现上述特征。母体捕食应激使其雌性子代显地降低对雄性个体的性吸引力。因此,母体捕食应激使雌性子代在性行为、形态特征及性吸引力方面呈现雄性化效应,主要归结于捕食应激引起母体内分泌的改变所致;此效应仅产生于胚胎性分化的特定关键时期。全结果检验了田鼠类母体捕食应激对其雌性子代性分化有显影响的假设。  相似文献   
92.
为探讨天敌应激下脑不对称性对小鼠HPA轴活性及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伸爪取食法将Balb/c小鼠分为左利、右利、双利组,分别暴露在鼠类天敌——猫急性应激(45 min,1次)、慢性应激(45 min/次,每天1次,连续14天)刺激后,分别用EIA法、硝酸还原酶法、ELISA法测定了血浆皮质酮、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IL-1β水平. a.血浆皮质酮水平:急性应激下,右利、双利组小鼠血浆皮质酮升高,右利组更为显著,左利组呈下降趋势,右利、双利组显著高于左利组及相应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应激下,右利、双利组显著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左利、双利组也显著高于急性应激下相应组(P<0.05).b.NO水平:急性应激下,左利组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NO无显著变化,右利、双利组呈升高趋势,右利显著高于左利(P<0.05);慢性应激中,三组NO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5).c.IL-1β水平:急性应激下,左利组IL-1β水平显著低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应激下,左利、双利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利组则显著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小鼠在暴露于天敌——猫应激下,脑不对称可影响HPA轴活性及巨噬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3.
北极的春季:迁徙鸟类抵达的生物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旦鸟类抵达北极区,迁徙鸟类必须调整其生理和行为以适应不可预知的雪盖、天气、食物资源和天敌胁迫。换言之,他们必须抵抗环境干扰(压力)以便尽早迁徙到苔原上的巢区并建立领域。然后,一旦外界环境有利时,它们就立即开始繁殖。这些鸟类的繁殖有一部分是利用低雪盖区域的微生境以及雪融较快的苔原斑块(特别是在柳树Salix sp.附近)。在北极地区,地面温度在日照若干小时后急剧上升,同时无脊椎动物开始活动。风速在地面柳枝和生草丛苔原10cm下几乎减弱为零。这些条件结合在一起提供了理想的避难所,对于早春迁徙到此的雀形目鸟类尤其如此。然而,如果环境调节变得更为恶劣,这些鸟类会离开。因为与南方越冬地相比,春季北极区条件具有潜在的严酷性,所以鸟类对于应激时的肾上腺皮质反应有所调整。雄鸟到达北极地区时对于剧烈应激刺激下的肾上腺酮的分泌有所提高,并且伴随着对于负反馈敏感性的下降和肾上腺皮质层细胞对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反应的变化。同时,肾上腺酮结合蛋白(CBG)的水平也有所提高,以至于肾上腺酮的作用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得到缓冲。基因组受体水平的调节,尤其是在脑和肝脏中糖皮质类固醇类似受体与肾上腺酮的低亲合性,以及肾上腺酮的非基因组水平的作用,可能是很重要的。换言之,与抵达生物学有关的激素一行为系统是高度可变的[动物学报50(6):948-960,2004]。  相似文献   
94.
为了探讨HSF2 mRNA在热应激和超生理剂量睾酮诱导恒河猴生精细胞凋亡中的表达变化,我们建立了手术诱导单侧隐睾和注射大剂量11酸睾酮(TU)恒河猴动物模型,应用3′末端标记分析(TUNEL)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睾丸细胞的凋亡信号和HSF2的表达变化。TUNEL结果显示热应激和超生理剂量睾酮能够诱导生精细胞出现凋亡信号,它分别于处理后第5天和第30天达到最强,表明热应激和睾酮干扰精子发生可能是通过生精细胞凋亡的方式来实现的。HSF2 mRNA水平在生精细胞凋亡早期(凋亡信号达到最强以前)略有降低,而在凋亡高峰期之后其表达急剧下降。Hsf2基因与我们以前研究的Hsp70-2基因的表达具有时间上的相关性,表明HSF2蛋白可能调控Hsp70-2基因的表达,而且HSF2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影响精子的发生以及抑制生精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5.
GABA对热应激仔鸡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将一周龄的“882”肉仔鸡 ,随机分为 2组。让对照组仔鸡饮用蒸馏水 ,让试验组饮用 0 0 5 %的氨酪酸 (GABA)蒸馏水。 2组每天置于 32℃的箱中热处理 1 5h ,试验 4周。结果表明GABA对热应激肉仔鸡有一定的影响 :试验组仔鸡的呼吸频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红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仔鸡增重是对照组鸡的 117 86 % (P <0 0 5 )。  相似文献   
96.
为探讨烫伤引起病理性应激时大鼠肾胞液醛固酮结合活性的变化及可能的调节机制 ,以 [3H] 醛固酮为配体 ,用放射性配基 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了正常对照组、轻度烫伤组和重度烫伤组大鼠肾胞液醛固酮结合活性的结合容量 (Rt)和表观解离常数 (Kd) ;采用体内注射TNF α、IL 1β中和抗体和α 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 (α melanocyte stimulatinghormone,α MSH)和合成肽KPV (Ac D Lys L Pro D Val)等措施调节其改变。结果发现 ,肾胞液存在两种不同结合容量、不同亲和力的醛固酮结合活性受体。与正常对照组的Rt (Rt1:4 1 6± 7 2fmol/mgpro ;Rt2 :3 17 6± 70 0fmol/mgpro)相比 ,轻烫组的Rt(Rt1:4 1 4± 5 0fmol/mgpro ;Rt2 :3 14 8± 4 5 7fmol/mgpro)无显著差异 (P >0 0 5 ;P >0 0 5 ) ;重烫组的Rt(Rt1:2 2 4± 5 4fmol/mgpro ;Rt2 :196 3± 3 2 5fmol/mgpro)则显著下降(P <0 0 1;P <0 0 1)。体内注射TNF α与IL 1β中和抗体、α MSH及KPV均能明显提高重烫组Rt值。结果提示 ,重度烫伤大鼠肾胞浆醛固酮结合活性降低 ,TNF α、IL 1β中和抗体、α MSH及KPV均可防止重度烫伤引起病理性应激时醛固酮结合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97.
莫永炎  姜勇  陈瑗 《生命的化学》2001,21(2):161-162
Alzheimer病 (AD)患者的神经病学特征是脑组织萎缩 ,出现大量的淀粉样斑块 (amyloidplaques ;亦称老年斑 ,senileplaques ,SP)和神经纤维缠结 (neu rofibritarytangles)沉积。AD病人痴呆的程度与淀粉样斑块的发展呈正相关。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是 β 淀粉样肽 ( β amyloidpeptide ,又称 β amyloidprotein ,Aβ) ,其分子量约为 4 .2kD ,由 39~ 4 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Aβ来自一种跨膜糖蛋白———β 淀粉样质前体蛋白 (amyloid pr…  相似文献   
98.
植物对镉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荆红梅  郑海雷  赵中秋  张春光 《生态学报》2001,21(12):2125-2130
总结了近年来植物对一重要环境污染物镉的反应研究报道。探讨了镉对植物的各种毒性效应,并论述植物对镉胁迫采取的相应防御机制,如络合(PC、MT)、应激(应激乙烯、应激蛋白),及额外防御机制,如细胞壁固定化、原生质膜排除,区域化、过氧化物酶等。  相似文献   
99.
Cu^2+、Zn^2+诱导稀有Ju鲫应激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稀有Ju鲫为材料,研究了应激蛋白质作为生物学指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无可观察效应浓度下,经5d亚慢性胁迫暴露,以Cu^2 为胁迫因子,稀有Ju鲫被诱导出约54KDa的应激蛋白质;以Zn^2 为胁迫因子,稀有Ju鲫被诱导出约94KDa,67KDa和40KDa的应激蛋白质。应激蛋白质有可能成为一种生物学指标运用于生态风险性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100.
Cu~(2 )、Zn~(2 )诱导稀有鮈鲫应激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稀有鮈鲫为材料,研究了应激蛋白质作为生物学指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无可观察效应浓度下,经5d亚慢性胁迫暴露,以Cu2+为胁迫因子,稀有鮈鲫被诱导出约54KDa的应激蛋白质;以Zn2+为胁迫因子,稀有鮈鲫被诱导出约94KDa,67KDa和40KDa的应激蛋白质。应激蛋白质有可能成为一种生物学指标运用于生态风险性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