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0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3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91.
本研究旨在探讨摄入槲皮素搭配跑台干预对阿霉素抗肿瘤的效果增强作用和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缓解作用,为开发减轻化疗后癌症患者毒副作用的辅助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将60只SPF小鼠随机分配对照组(C组, n=15)、阿霉素组(D组, n=15),槲皮素组(不运动+阿霉素+槲皮素; QD, n=15)、运动组(运动+阿霉素;简称SD组, n=15)、槲皮素+运动组(运动+槲皮素+阿霉素; SQD, n=15)。SD组和SDQ组加入12周跑台运动训练,QD组和SDQ组摄入槲皮素。SD组、QD组和SDQ组在进行实验开始后第5天开始,每天从腹腔注射方式对小鼠进行DOX给药,连续15 d。C组小鼠在同一周期内每日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8周干预结束后,使用心脏超声波分析小鼠的心脏功能。一方面,QD组、SD组、SDQ组PWs高于D组(p0.05);另一方面,SDQ组PWd高于D组(p0.05)。D组MV小于C组,大于D组和SD组(p0.05)。D组AV小于C组,大于QD组、D组和SD组(p0.05)。SDQ组FS大于D组(p0.05)。本研究认为槲皮素搭配运动对于对阿霉素诱发的心毒性(心脏形态变化和心脏功能变化)具有一定预防作用。这一结果为槲皮素作为新辅助化疗的联合用药提供了理论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活体观察、蛋白银染色及电镜技术对蟹累枝虫(Epistylis eriocheiri)的形态学、表膜下纤维及超微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研究发现:(1)光镜下该种群体双叉分支,活体时虫体表膜柔软,完全伸展时呈长筒状;大核马蹄形,呈横位;伸缩泡单个,斜卧口围缘下方。口围缘纤维上连细密的环状纤维,下接两端较为粗壮,中间细长的纵长纤维,构成了连续的表膜下纤维系。(2)电镜下该种表面具沟、嵴、横纹结构,沟嵴相互交错;口围纤毛花瓣状;虫体表膜层呈齿状,具嵴状突起、泡间微管、表膜孔,胞质层包括内含胞器单一的致密原生质层和富含胞器的疏松原生质层。研究对该种的上述特征在虫体的收缩机制及与其他相似种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3.
郭英兰 《菌物学报》2011,30(5):671-673
报道寄生在山猪菜Merremia umbellata subsp. orientalis上假尾孢属Pseudocercospora的1个新种,鱼黄草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merremiae sp. nov.。文中提供了新种的拉丁文描述、形态描述、图及讨论。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994.
宽瓣头细蛾Epicephala lativalvaris Li, Wang & Zhang是最近发现在黑面神Breynia fruticosa和喙果黑面神B. rostrata上专性传粉的昆虫。通过野外观察宽瓣头细蛾的访花行为、 室内饲养宽瓣头细蛾幼虫及解剖黑面神和喙果黑面神果实, 首次对其个体发育过程中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和生活史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 宽瓣头细蛾的生活史因气候的不同而出现差异, 其在福建厦门1年发生4~5代, 有4个羽化主要高峰期, 分别为5月上旬至中旬、 6月中旬至下旬、 8月及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11月中下旬有少数成虫羽化, 12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以卵或蛹越冬; 而在海南鹦哥岭1年发生6代, 无越冬现象。成虫分别主动为黑面神或喙果黑面神传粉并将卵产于子房内, 幼虫以寄主植物种子为食, 需要消耗果实内全部6粒种子才能发育成熟, 但每个种群内留有20.37%~77.63%完好的果实, 以维持互利关系的稳定。两种植物的结实率近似, 但宽瓣头细蛾对喙果黑面神的果实危害率是黑面神的2.05倍。结果说明, 在宽瓣头细蛾 黑面神和喙果黑面神专性传粉互利共生关系中, 两种寄主植物所获得的利益近似, 但喙果黑面神为宽瓣头细蛾提供了更多的回报。研究结果为头细蛾属其他种类生物学特性的了解提供了借鉴, 并为探讨宽瓣头细蛾 黑面神和喙果黑面神专性传粉互利共生关系稳定性的维持机制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罗晶  庄文颖 《菌物学报》2012,31(5):784-788
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保存的菌寄生属标本进行了分类学方面的清理和订正,鉴定出9个种,其中大孢菌寄生H. marcrosporus、丝层菌寄生H. subiculosus和侧毛斑菌寄生H. tegillum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996.
进境美国加州脐橙中丁香疫霉Phytophthora syringae的截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新鲜脐橙样品中发现多个腐烂病果,通过分离培养得到3个疑似丁香疫霉Phytophthora syringae菌株,对3个菌株进行形态学研究、致病性测定和分子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病菌在V8A培养基上菌落稀疏、平铺,呈星状,菌丝紧贴培养基生长或埋于基质内生长;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菊花花瓣状,菌丝致密,乳白色;游动孢子囊和菌丝膨大体在无菌水和土壤浸出液中黑暗条件下48h后产生;菌株为同宗配合,卵孢子在带有新鲜脐橙果实组织或杜鹃叶片的V8A培养基中大量产生;创伤接种脐橙果实,7d后接种脐橙出现典型的褐腐症状;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测序,Blastn分析表明序列与GenBank中P. syringae序列相似性为99%。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将分离获得的3株菌鉴定为丁香疫霉Phytophthora syringae,系国内首次截获的一种植物检疫性真菌病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观察伯氏嗜木螨Caloglyphus berlesei生活史各发育阶段外部形态和超微形态特征。【方法】 采集中华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培养床上的培养料, 分离伯氏嗜木螨。将分离获得的伯氏嗜木螨双蒸水洗涤后, 一部分用于制备常规玻片标本, 光镜下直接观察; 另一部分用2.5%戊二醛溶液固定, 70%酒精再次洗涤, 临界点干燥, 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发育阶段(包括卵、 幼螨、 若螨及成螨)的超微形态特征。【结果】 电镜下伯氏嗜木螨各发育阶段的足、 刚毛和外生殖器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均清晰可辨。幼螨足3对, 足上无叶状刚毛, 基节干发达; 若螨足4对, 出现第4背毛, 生殖区发育不全; 休眠体足爪和前跗节发达, 出现叶状毛、 胫节毛及膝节毛等结构, 生殖板骨化明显, 其两侧有吸盘和刚毛各1对。吸盘板上共有4对成对的吸盘、 1个单吸盘和2对类圆形微凸。成螨生殖感觉器骨化且呈心形, 雄雌成螨生殖感觉器的刚毛数量上有明显差异。【结论】 对伯氏嗜木螨形态和超微形态特征的观察有助于对其进一步科学分类和进行生活史研究, 并可为控制伯氏嗜木螨及其引起的过敏性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高血压对大鼠心肌PPAR-γ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模型,Wistar-Kyoto大鼠(WKY)为正常对照,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水平,在高血压肥厚心肌中的变化及其意义.4周龄(4w)、16周龄(16w) SHR及WKY称量体重(BM)后取心脏,分别测量左心室(LV)、室间隔(IS)、右心室(RV)湿重(WM),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心肌细胞PPAR-γ表达;应用蛋白质印迹和RT-PCR技术,检测 4w、16w SHR LV、IS、RV PPAR-γ蛋白质和mRNA水平.发现4w SHR LVWM/BM、ISWM/BM、RVWM/BM与同龄WKY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PPAR-γ的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亦相似(P>0.05);16w SHR LVWM/BM和ISWM/BM较同龄WKY明显增高(P<0.01),而PPAR-γ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16w SHR RVWM/BM与16wWKY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PPAR-γ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mRNA水平较WKY略减弱(P<0.05).实验结果提示,长期压力负荷过重导致SHR LV和IS心肌代偿性肥厚,肥厚心肌中PPAR-γ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推测心肌细胞PPAR-γ表达受抑制,可能参与了高血压心室重塑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999.
黑鸢消化系统形态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周菊萍  郭延蜀  米志平  胡锦矗 《四川动物》2004,23(4):346-348,F003
对黑鸢消化系统的形态学作了初步的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黑鸢舌尖钝圆,舌根分叉,叉粘膜上具有尖端指向后方的栉状突;食管宽而扁,无明显可见的嗉囊;肌胃无明显的类角质膜;肠道长是体长2.3倍,小肠较发达,K1275mm,古肠道总长的93.6%,具有不发达的双侧盲肠:胰腺短而厚、并与蛇雌、毛脚鸢的消化系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00.
黎斌  任毅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3):417-417
太白红杉 Larix chinensis Beiss. 亦称太白落叶松 ,为松科落叶松属 Larix Mill. 植物 ,为秦岭特有种之一 .乔木 ,高可达 2 0 m.树皮灰色或灰褐色 ,薄片状剥裂 .小枝下垂 ,一年生小枝常呈淡黄褐色 .叶倒披针状线形 ,扁平柔软 ,长 1 .5~ 2 .5 cm,在长枝上呈螺旋状散生 ,在短枝上簇生 ,叶表面中脉凸起 ,两侧各有 1~ 2条气孔带 .雌雄同株 ,球花单生于短枝顶端 ;雄球花球形至长圆形 ,黄色 ;雌球花近圆形或长圆形 ,每珠鳞具 2枚胚珠 ,苞鳞显著 ,淡紫红色或紫绿色 .球果卵状长圆形 ,长 3~ 4.5 cm,初红色 ,后渐变为紫蓝色或灰褐色 ,成熟后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