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3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28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新发椎体骨折风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和经济条件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n=54,采用非手术治疗)和PKP组(n=55,采用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疼痛程度、椎体指标、生活质量、新发椎体骨折风险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KP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以及治疗12个月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逐渐降低(P0.05),PKP组治疗1周后、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保守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P0.05),PKP组治疗1周后、治疗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逐渐降低(P0.05);PKP组治疗1周后、治疗12个月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标准生理组分(PCS)、标准心理组分(M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PKP组PCS、MCS评分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新发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缓解患者早期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伤椎后凸畸形,且不会增加新发椎体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与传统单侧胸腔镜技术对比,探讨经剑突肋缘下三孔式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6月因重症肌无力就诊于我院行胸腔镜下胸腺切除的115例患者。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单侧胸腔镜组47例和剑突肋缘下三孔式胸腔镜组68例,收集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胸腺瘤、病程、随访时间、术前Osserman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转入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及末次随访时的愈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胸腺瘤情况、病程、随访时间和术前Osserman评分均没有差异(P0.05)。三孔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或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膈神经麻痹、胸腔积液、伤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孔组患者在术后3天内和出院时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的有效率、术前、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生活质量评分(MGQOL-15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孔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女性MGQOL-15评分改善量(11.2±3.3分)高于男性(7.4±2.7分)(P0.001)。Osserman评分3分和4分的患者MGQOL-15评分改善量(10.7±3.7分)显著高于Osserman评分2分的患者(5.0±1.9分)(P0.001)。结论:经剑突肋缘下三孔式胸腔镜下切除胸腺治疗重症肌无力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轻,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女性术后获益较男性更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OSAHS风险与静脉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No SAS评分对55例静脉麻醉手术患者进行OSAHS风险评估,并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NoSAS 8分)和OSAHS组32例(No SAS≥8分),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第一天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计算每位患者手术前后Mo CA评分的差值△Mo CA(术前MoCA-术后MoCA),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MoCA评分及△MoCA。结果:OSAHS组术前MoCA评分(25.83±1.80)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MoCA评分(28.05±1.31)(P0.05)。OSAHS组术后MoCA评分(25.13±1.64)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术后Mo CA评分(26.73±1.17)明显低于术前(P0.05)。OSAHS组△MoCA(0.39±1.03)明显低于对照组(1.32±1.08),主要表现为视空间与执行功能[(0.09±0.29) vs.(0.30±0.32)]、注意力[(0.09±0.60) vs.(0.47±0.70)]和延时回忆力[(0.17±0.39) vs.(0.47±0.51)]两方面(P0.05)。结论:OSAHS高风险患者静脉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较OSAHS低风险人群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4.
重组细菌载体疫苗因其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粘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特点,已经被广泛用作递送保护性抗原和核酸疫苗的载体来预防某些传染病。但是重组到细菌载体疫苗中的保护性抗原和核酸难以穿越细菌细胞壁释放到宿主细胞内发挥作用,残留在动物或畜禽产品中的疫苗菌株还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疫苗菌株的传播。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构建一种细菌自动裂解系统,使疫苗菌株能够在体外培养时正常生长而在体内环境中自动裂解死亡。目前主要应用的细菌裂解系统包括:基于调控延迟肽聚糖合成的裂解系统、基于噬菌体裂解蛋白调控的裂解系统、基于毒素-抗毒素系统(Toxin-antitoxin system)的裂解系统。此外,一种潜在的基于细菌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的裂解系统也有望成为构建自动裂解菌株的新方法。文中将着重对这几种裂解系统的调控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活性物质ET-1、IL-6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对7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级(23例)、B级(22例)和C级(25例)三组,并采用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RIA)方法检测ET-1和IL-6水平,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炎后肝硬化组ET-1和IL-6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1),且A、B、C三组中的ET-1和IL-6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T-1和IL-6水平可反映肝炎后肝硬化肝脏损害程度,可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以Tusscher提出的人体心室单细胞计算模型为基础,用计算机建模仿真的方法,构建一个心室壁组织的二维网格模型。通过修改细胞的离子通道参数,仿真了正常生理条件下和Brugada症状下三类心室细胞的动作电位和心电图波形。结果显示:Brugada症状下的心电图波形有明显的J波出现,ST-段抬高甚至T波倒置。这与临床医学上的报道基本符合,本研究为用计算机仿真建模研究Brugada综合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是一种多基因调控的遗传性疾病。雌激素受体β亚型基因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侯选基因。此文采用病例对照设计(78名股骨颈PMO病人和122名对照以及108名腰椎PMO病人和92名对照)研究中国人(汉族)雌激素受体β基因(ESR2)第5内含子C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PMO的相关性。以CA重复序列平均数22次为界将重复序列基因分为短基因(<22)和长基因(≥22),分别以S和L表示。股骨颈及腰椎(L2-4)部位,病例组中LL基因型和L等位基因者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L、LL及SL LL基因型者较SS基因型者患PMO风险显著增高(P<0.05);调整年龄、绝经时间、绝经年龄及体质指数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SR2(CA)n多态性仍然与股骨颈(OR4.923,95%CI1.986~12.203,P=0.001)及L2-4(OR2.267,95%CI1.121~4.598,P=0.023)PMO显著相关。结果显示:ESR2基因C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股骨颈和L2-4部位PMO独立关联,L等位基因显性影响PMO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8.
研究了白凤桃果实贮藏过程中光照条件对果实成熟的影响。在7月12日(未熟期)和7月16日(硬熟期)采收果实,分别贮藏在光条件(白色荧光灯照明,果顶部光强为80μmol m~(-2)s~(-1))和暗条件中,室温均为25℃。硬熟期采收果实贮藏在光条件下,达到完熟期时,乙烯生成量较低。果肉的硬度在各个采收期,各种贮藏条件下均没有差别。光条件贮藏果实中花青苷含量较高。未熟期采收果实贮藏在光条件下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较多。光条件贮藏果实中天冬酰胺的下降比暗贮藏果实中更多。各时期采收的果实中,在光下贮藏时,果肉和果皮γ-癸内酯和γ-十二内酯的含量都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表明,白凤桃果实采收后在光下贮藏,可以明显改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9.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市人民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3μg/kg?h)、B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5 μg/kg?h)和C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7 μg/kg?h),各32例。观察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免疫功能、镇静镇痛情况、血清神经细胞因子,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术后24 h、术后72 h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A组(P<0.05)。B组、C组术后24 h、术后72 h的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C组术后24 h、术后72 h的CD3+、CD4+/CD8+高于A组(P<0.05)。B组、C组术后24 h、术后72 h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低于A组(P<0.05)。C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A组、B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5 μg/kg?h、0.7 μg/kg?h维持,可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促进患者免疫功能和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改善,但0.7 μg/kg?h剂量的右美托咪定使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110.
摘要 目的:对比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后路微创重建钢板内固定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盆后环骨折的疗效及对血清应激因子和疼痛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盆后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50,后路微创重建钢板内固定)和B组(n=50,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情况、Majeed功能评分、血清应激因子和疼痛相关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B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年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短于A组,但X线暴露时间长于A组(P<0.05)。B组术后1年Majeed功能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7 d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A组,皮质醇(Cor) 、肾上腺素(E)水平低于A组(P<0.05)。B组术后7 d 5-羟色胺(5-HT)、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低于A组(P<0.05)。A组、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后路微创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盆后环骨折患者相比,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减轻、应激反应轻等诸多优势,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