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2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94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从北京西郊清华园附近田间豇豆上采集的豇豆单孢锈菌(Uormyces vignal Barcl)夏孢子。萌发后提取双链RNA,电泳分析可测出300—8000碱基对的三组双链RNA。从萌发的孢子中通过差迷离心提取病毒样颗粒,可获得二种类型的病毒样颗粒,一种直径为35—40nm的等轴颗粒。另一种为长短不等的棒状颗粒,用提纯物提取核酸电泳分析与直接从孢子中提取的双链RNA有相同的核酸带,从而证明这些双链RNA存在于病毒样颗粒中。  相似文献   
83.
本文报道了新疆腔菌纲座囊菌目刺球座属(Lasiobotrys)、穴壳属(Dothiora)和普氏腔孢属(Plowrightia)的六种子囊菌,即:忍冬刺球座菌(L.loniccrae)、花楸穴壳菌 (D.sorbi)及其无性阶段花楸疡壳孢(Dothichiza sorbi)、茶蔗子普氏腔孢菌(P.ribesia)、小檗普氏腔孢菌(P.berberidiJ)、沙棘普氏腔孢菌(P.hippophaeos)及雕刻普氏腔孢菌(P.insculpta)。这三个属的真菌在我国均未报道过,为我国新纪录属(种)。标本均采于新疆,保存于新疆八一农学院植保系真菌标本室(HMAAC)。  相似文献   
84.
本文报道了分离自我国部分省区的捕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蘑菇堆肥线虫(Aphelenchoides composticla)、小杆线虫(Rhabditis sp.)和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的节丛孢属菌18个种,其中2个新种,7个我国新记录种。新种是贵州节丛孢Arthrobotrys guizhouensis K. Q. Zhang sp. Nov.和秀丽节丛孢 A. venusta K. Q. Zhangsp.Nov.。此外,文中还列出了节丛孢属18个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85.
本文报道对从国内外收集到的生于十字花科植物上的3种链格孢属真菌21个菌株进行的10种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这10种酶分别是:酯酶(EST)、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谷氨酸脱氢酶(GDH)、甘露醇脱氢酶(MADH)、乙醇脱氢酶(ADH)、黄嘌呤脱氢酶(XDH)、过氧化物岐化酶(SOD)。对同工酶酶谱资料的聚类分析,在较高的相似性水平上将21个菌株归为3大类群,每一类群所包括的菌株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完全一致,各菌株的归类关系与其寄主植物、地理来源无关。表明同工酶凝胶电泳在Alternaria种级分类中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可以明确地将不同菌株鉴定到种级水平。  相似文献   
86.
本实验用胆固醇粉喂家兔,造成实验性高脂血症,活体观察球结膜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及血管周围状态等15项指标,并用球结膜微循环综合定量评价方法计算了综合积分值。处死后取球结膜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高脂血症家兔球结膜微循环有明显改变,主要为微血管形态异常、血流减慢、红细胞聚集、白微栓、静脉壁上有白色斑块等改变。球结膜微循环综合积分值明显增加,高于实验前。球结膜组织学检查发现上皮层下有泡沫细胞、血管壁增厚、有空泡、静脉内有血栓。虹膜睫状体内除有多数泡沫细胞外,还有胆固醇的菱形结晶。上述改变表明,高脂血症兔球结膜微循环有明显改变。血液有高凝、高聚倾向。黑茶中的茶色素有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等作用,口服黑茶可改善高脂血症兔球结膜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87.
利用大鼠颅骨开窗观察软脑膜微循环的方法研究了内皮素(ET-1)10-10-10-7mol/L对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以及失血性休克时软脑膜对ET-1的反应性。并用10-7mol/L造成失血性休克后脑血管痉挛的模型,观察尼莫地平、川芎嗪、654-2对内皮素引起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10-9、10-8和10-7mol/L3种浓度ET-1可使软脑膜小动脉、细动脉强烈收缩,收缩率分别为27.7%、46.8%、78.5%,其收缩强度与ET-1的浓度有关。对静脉的作用不明显。10-10mol/LET-1可使细动脉轻度扩张。出血性休克时,软脑膜血流明显减慢,小动脉、细动脉管径对ET-1的收缩作用更敏感,脑组织血流明显减少。尼莫地平具有较好的拮抗ET-1引起软脑膜动脉的收缩和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川芎嗪也能拮抗ET-1引起软脑膜动脉的收缩,但作用较尼莫地平弱。654-2不能缓解ET-1对软脑膜动脉的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88.
应用园二色谱测定了粪产碱菌谷氨酰胺合成酶(GS)各构象,结果表明在Glu培养下a螺旋为28%,β折叠为22%,无规则卷曲占50%;而在NH4^+培养下,三者相应为20%,20%,60%。荧光光谱及付立叶红外光谱也证明,两种培养条件下GS的构象存在着差异。不同氮源对粪产碱菌GS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高浓度NH4^+培养下GS合成受到阻遇,而Glu或低浓度NH4^+则对GS合成无明显的影响。NH4^+培  相似文献   
89.
90.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碱菌(Alcaligenes sp)119.能将苯丙酮酸一步转化成L-苯内氨酸。酶反应的最适pH为8 5.该酶在pH8 9之间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37-15℃.金属离子Fe2+、Mn2+等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该菌株培养在由葡萄糖、蛋白胨,牛肉膏等组成的培养基中,可获得最高转化率L-天冬氨酸为酶反应的最佳氨基供体。当苯丙酮酸浓度为0.2mol/L时,细胞在37℃下反应16小时.可产L-苯内氨酸30.lg/L.其克分丁转化率为92.7%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提纯产物.总收率在69%以上。产物经熔点、比旋光度、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纸上层析鉴定.证实是L-苯丙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